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财务会计论文

传统财务会计面临新经济挑战

2015-08-24 15: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环境如会计主体、核算重点、核算期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的商业经营模式的诞生使财务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加快。本文主要论述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虚拟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经济的兴起所导致的财务环境的变化,网络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背景。

  [关键词] 知识经济 虚拟企业 电子商务

  一、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要求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市场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广阔市场。加入世贸组织后,非关税壁垒的正常贸易机制,既为我国厂商进入国际市场打开了通道,也撤除了为保护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还十分落后的国内厂商而设的屏障,使国内厂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根本机制。市场竞争要求厂商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所谓先机,就是厂商要在第一时间里,获得信息、提供产品、提供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各种优质服务。从获得信息到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获取和甄别信息——制定财务计划——组织生产经营——售后服务——财务结算等各个环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行为链。这个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较为薄弱,或者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某一经营活动失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渗透到这个商业链的各个环节,如在信息收集阶段,不仅要了解市场需求,还要收集同类产品的价格信息及其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的财务信息等等;又如在生产经营阶段,财务管理要加强生产成本控制和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的控制等。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与市场竞争,向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它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参与管理、控制和决策。因此,财务会计必须向管理会计转型,这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需要。

  二、经济一体化使财务会计的空间变得更大

  近十几年来,在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机制作用下,各国相继推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生产经营和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如电讯业、银行和保险业、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全球性特征尤为明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如下特征:国际金融网络使国际商务在时间上连续,价格上联动,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额会迅速增长,竞争更加激烈,风险也加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变得更大,常常出现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会计计算;而且,由于风险的增加,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需要把如何规避风险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来抓。

  三、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会计核算重点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多元转移

  知识经济是知识和经验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它一方面是指知识和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增加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知识经济可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的质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它和货币资本一样,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货币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知识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信息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出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的新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如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课题,会计的核算重点也要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有形和无形资产等多元化转移。

  四、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使会计主体由传统意义上的“实”的企业扩展为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经济生活中。所谓虚拟企业,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H.J.Bulliger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通过网络,应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互惠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的关系也就解除了。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虚拟企业的出现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由于虚拟企业充分地利用了网络技术,所以也有人把虚拟企业叫做网络企业,实际上虚拟企业的概念要比网络企业更为宽泛,网络企业只是虚拟企业的一种形式。

  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的概念变得模糊,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变得不那么确定,既实也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由以下两个条件来确定:一是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二是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共同之点是实际边界清楚的“单位、个人、集团或机构”,而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来确定会计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依据已有些不适应了。现在的会计主体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且也是由某一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美国会计学者瓦尔曼指出:“虚拟企业使企业的空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并使传统的会计主体具有新的意义。” 这里所说的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虚”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虚拟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更新潮的重构形式。企业重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当时还只限于企业内部的重构,如精简和调整机构、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等,其目的是使管理更为灵活,竞争力更强。到90年代又出现了企业之间的并构和重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重组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企业重构,而虚拟企业则是一种暂时的企业重构。企业重构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不管是那种形式的企业重构,都给会计主体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五、会计核算期变得多样化,即时核算与实时报告将是会计核算期的主要形式

  会计核算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前后连续,时间相等的会计期间,定期地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财务年度报告是我国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我国股票市场兴起以后,股市管理规定要求上市企业定期发布年报和中报,即年度财务报告和半年期财务报告。近年来又酝酿要求发布季报。就上市企业而言,它从股市募集的资金所投向的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就是重大项目的财务状况也要及时向股东进行报告。

  持续经营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基本特征,会计主体都将持续地,无限期地正常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结算。虚拟企业是一种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有利则合,无利则分,也许会较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也许会很快解散,而更多的可能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合作方。有时即使合作方没有增减或解散,但没有持续的经营活动,这就使得持续经营的假设变得较为模糊。因此,它对会计核算期的要求也变得模糊,一般是某项经济合作一旦完成就要立即提供会计核算报告,根本不需要等到某一个固定的核算期如年、季、月的结束。一般情况下,虚拟企业也无须对社会提供财务报表,只须对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提供财务报告即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特别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兴起,会计核算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会计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而使经济活动增加附加值的时候,即时核算和实时财务报告将是主要形式,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六、电子商务的发展弱化了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

  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企业(包括实体企业和虚拟企业)间的的商务活动不再使用物理意义上的货币和单据作交易媒体,而是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单据”在网上完成交易。电子货币引发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革命和商务支付革命,使资金以货币信息的形式在企业和银行间高速流转。这种非物质易位的信息流动,一方面,货币变为信息,极大地弱化了会计记账本位币的假设;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使一个国家和企业对货币需求量的掌握和调控变得更加困难。

  电子货币使币值不变假设变得难以作摸,让企业和企业的财务会计面临更大的货币风险。所谓币值不变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运用货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时,假设并保持货币价值不变、币种惟一。在网络时代,不管是对实体企业还是虚拟企业,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在关注货币所反映的价值信息的同时,还会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人力资源、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等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非货币化的其他指标和信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虚拟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币种往往不是惟一的,而是多币种的。所以关于币值不变的假设已难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

  新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财务环境的新变化,财务边界变得模糊、核算重点多元、核算期多样化、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弱化等等。这些问题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也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无法解决的,只有依靠网络会计模式才能自如地应付这一尴尬局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