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成本会计论文

水利职工医院成本核算的初步实践

2015-07-24 10: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安徽省水利厅职工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为适应新中国的治淮事业而创办的,现有职工163人,承担着为全省水利职工防病、治病和为社会服务的双重任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和急救为—体的二级综合医院。
  一、推行成本核算的起因
  长期以来,职工医院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过日子。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由财政全额拨款过渡为差额拨款,并将逐步走向市场,实行自收自支。因此、福利办院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要按照“福利价格”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又要按市场价格支付各项开支,形成了“市场型支出”和“福利性收入”的差额,经济入不敷出,恶性循环,危及到职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院领导班子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借鉴兄弟医院的做法,结合本院实际,经认真分析研究,认为成本核算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医院,决定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在全院经济管理中推行成本核算。通过一年来成本核算的实践,全院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责,增加了收入,降低了消耗,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推行成本核算的方案
  建立核算网络。医院成立成本核算小组,根据各科室每季度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负责全院的经济核算和奖金发放。各科室确定一名兼职核算员,协助主任对本科室的收入和支出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核算,使成本核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进行分级核算。即以科室为经济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实施院、科两级核算分配,要求科室内部拉开差距,实行三级分配。拉开了科室之间和职工个人之间收入的档次,拉开了不同岗位间的档次,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体现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明确赋予了科室对所管理的工作人员奖惩、分配的自主权。
  实行目标管理。对少数具有特殊性的医疗科室以及后勤服务工作,确定相应的经济指标,完成或超过经济指标,按比例发给奖金,否则,不发或扣发奖金。
  设立院长奖励基金。从医院的人员状况看,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60%,而担任管理工作的中层干部均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他们的行政职务工资不及专业技术职务工资高,却承担了科室的行政业务和经济管理的责任。因此,在全院核算的基础上,提取奖金总数的20%作为院长奖励基金,对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班组长进行适当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体现责、权、利相结合。
  坚持服务质量一票否决制。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一坚持,二欢迎,三热情,四不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并公布了举报电话。
  三、推行成本核算的实效
  成本核算实施一年多来,医院在外部形象和内部建设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医德医风有了进一步好转。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对于急需住院者,可预订病床,并可派救护、车接病人人院;实行24小时大便陪护:根根需要随时可请一流的专家来院会诊或手术;配合医疗协作单位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有的患者家中无人照管,值班护士主动从家中给病人送上可口的饭菜。医院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患者及患者单位多次送来表扬信、锦旗和牌匾。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临床科室每当看到空病床,就会积极想办法联系收住病人,再也不会像过去嫌病人多了。医院的收入也增加了,其中医疗收入的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15%;成本支出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堵塞了漏洞。
  3.成本核算的推行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全院人事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科室从实际出发,因事设岗,逐级聘任。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促进了经营责任制的落实,收到了“人人有事干,人人好好干”的成效。
  4.促使全院职工增强核算与经营意识。院、科二级核算与分配的方案,透明度高,较为直观地反映经营管理的效益,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使得全院职工切实关心医院和科室的经营状况;促使科室积极寻求提高效益的途径,扩大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增加工作量,合理收取患者的诊查治疗费用。
  5.奖金分配方案相对公平合理,以德能勤绩作为考核依据。分配拉开了科室之间、个人之间的差距,消除了忙闲不均的平均主义弊端,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起到了奖金分配的杠杆作用,体现了“效率优先,效益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王荣雪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