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计论文>成本会计论文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2015-07-03 15: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以z制药厂第一发酵车间为例,进行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并据此对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对其成本控制力的增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标的;成本动因;应用研究
  
  一、作业成本法的引入
  
  z制药厂位于h市,曾经连续多年被评为“

  (三)归集各产品的产品作业成本并 计算 完工产品成本
  1.分配直接材料成本(表9)

  2.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将各种产品从各个作业中心分配到的“作业成本”与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汇总,即为各种完工产品的“产品作业成本”。结合各种产品的产量,即可得到其单位成本(见表10)。
  
  四、第一发酵车间作业成本法应用效果分析
  
  (一)准确性分析
  应用作业成本法试算后,发现第一发酵车间2007年各产品成本存在较大扭曲。与传统成本法计算的成本(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列表说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根据我们的上述数据自行推算)相比,所有产品的单位成本都与真实成本有出入。这些差异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lf,是这几种产品中产量最大的产品,其成本的较大虚增,将极易使 企业 决策失误。WWw.133229.cOM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至少有以下原因导致第一发酵车间成本扭曲:一是mf重处理,没有经过发酵等中心,但按传统计算方法,也将未经过的作业中心的间接费用分摊给该产品。二是lf也只经过了发酵、lf提取、精烘包等工艺,但却分摊了所有工艺过程的间接费用。三是lf重处理、pf重处理,竟然只计算了材料费,没有考虑其他任何间接费用,从而导致重处理成本严重虚减。四是jq本来属于专有设备,但却让其他产品分担了其折旧等间接费用,导致其成本严重虚减。五是pf差异最小,但仍然承担了不应承担的间接费用。
  (二)成本控制力分析
  在作业成本法下,由于把第一发酵车间的生产过程分为各个中心,这样可以更清楚地掌握作业活动的资源消耗,分析成本增减的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比如,所有产品都经过发酵环节,则发酵环节无疑成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lf与mf提取中心消耗资源较多,也应较多关注。而考核越清晰,奖惩的依据就越可靠,奖惩的激励作用也就越显著。
  
  【 参考 文献 】
  [1] 道格拉斯·希克斯.陈工孟,王霞等,高宁 译.作业成本 会计 ——在中小企业的实施方案(activity-basede costing make it work for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second edition)[m].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王建礼,杨荣本.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障碍[j].财会月刊,2008(3).
  [3] 姜宁,宁良荣.先进制造系统的作业成本探讨[j].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