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创新

2015-07-22 09:0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国家在高职院校上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为企业与社会输送现代化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高职院校要实现良性发展也必须实现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科研信息化管理上打破传统的科研发展模式,提高对信息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信息技术资源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推动新形势下科研管理方式的创新。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得到蓬勃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成绩也不断得到突破和发展。但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处在发展的初期,科研能力低,在科研成果的研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
  在高职院校当中,虽然各个学科都有专门的科研小组和实验室,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资源,但教师在科研上存在态度不端正,对科研不重视,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差,对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搜集少,对于科研探索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甚至有些课题研究从课题报告到科研成果的形成要好几年,使各级拨给的课题研究的专项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此以往,导致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工作效率低。
  (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充分运用
  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能够创造出更多指导人们生活的先进理论。所以,科学研究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了解与掌握。而当前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忽视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对课题研究的现状缺乏认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忽略了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借鉴和已有理论的创新,这都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没有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科研材料。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陈旧,工作效率低下。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完成。从科研项目的确立、中期的资料整理到成果的鉴定,包括科研成果的登记、汇总,整个科研过程中资料的搜集、文件的上传下达等都是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的。材料的采集、问卷调查的收集和资料整理大多是依赖人工来完成的,造成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任务繁重,办事效率低下。
  二、关于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某省20所高职院校。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选取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调查,并对这些学校实施完整的信息化管理,跟踪调查学校的科研情况。通过实验证明在高校进行科研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意义。
  (三)调查时间:2013年1月12日—2013年7月12日。
  (四)调查方法:综合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践研究法。
  (五)调查内容:
  抽取某省20所高职院校,对它们在科研上的资料下载、网络资源共享、科研成果电子化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及实践研究,发现科研信息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通过网络资源的下载、共享和科研的电子化管理,能够缩短科研成果的研发周期,也证明了在高职院校推进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创新
  当前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研发,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的评定。但高职院校的科研在发展的早期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进行创新。
  (一)增强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
  在高职院校当中,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学校的升格来讲,教师的科研意识都至关重要。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通过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可以将各个类别的科研课题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把相关的管理规定、申报要求发表到网站上,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有效的信息资源,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搜集和鉴别国际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开阔教师的视野,树立科研的意识,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把获得的信息吸收消化,有选择地进行深加工,使其真正运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去。
  (二)创新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从课题的筛选到资料的搜集,包括成果的登记、查阅和汇总都是采取传统的人工完成的。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高校科研的效率,而且使很多科研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资源遭到了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信息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的信息查询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建立科研成果展示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关键词的搜索找到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从而为现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帮助。
  (三)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要实现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视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共享,使科研的审批制度更加公开透明,使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注重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高效率,不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也方便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在线,探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提高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使他们摆脱过去资料搜集与整理的繁琐工作,能够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的分析与成果的促成上。
  四、小结
  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水平。但当前我国高职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院校在科研的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忽视了对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等,本文根据实践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具体来讲,包括: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创新科研的信息化 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等。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的改革创新,能够真正改革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上的陈旧方式,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效率和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 薛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2).
  [2] 田晓芳,袁志芳,李桂宝.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9).
  [3] 欧启忠,魏文展,李向红.科研信息管理化的实践与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4] 吕秀美,薛占胜,于吉海.新时期科技管理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