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2015-07-09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1年高考报名已经结束,据统计北京2011年高考统考生跌破8万,青海2011年高考考生不足4万,就连几个生源大省也传来了考生人数下降的消息。这是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继2009年下降40万,2010年高考人数继续下降74万后,连续第三年下跌。
  2009年全国高考人数为1020万人,比2008年减少了40多万人,下降了3.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57万名,比2009年减少约65万名,下降了6%。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数据,2001年以来初中招生人数的持续递减,预示未来10年内高校生源的数量将持续递减。而随着高校规模扩张,高校生源需求持续递增。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99万人,比2007年增长5%;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629万人,比2008年增长4%;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657万,比2009年增长4%。高考生源的急剧减少使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一些办学特色不明显、地域优势不明显的高职或将面临发展困境。
  一、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表现
  1.降分录取新生
  在近几年的高校招生中,高职院校常常需要降分录取新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过去,高校降分录取的现象十分少见,但随着近年来高校数量的迅猛扩张,降分录取现象越来越常见。有的高职院校年年降分,甚至临时调整招生计划,多次召集落榜考生补报志愿才能勉强完成招生计划,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已初现端倪。
  2.新生报到率低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新生报到率下降成为地方高校和高职院校的一大困扰,而高职院校的报到率又是高校所有录取批次中最低的。www.133229.COm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近几年高校的大扩招,放弃入学资格的现象逐年增多。高职院校由于其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学历层次等因素影响,报到率远低于本科院校。新生不报到造成的招生计划的浪费和办学资源的闲置,进一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这是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又一个重要表现。
  3.生源质量下降
  由于高职新生一次性到校率不高,不得不降分补录,由此造成新生入学时分数悬殊较大,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高职新生整体质量不高及个体素质差距较大。同时,由于生源质量下降,高职新生普遍起点较低,课堂教学改革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而很难进行,高职新生教学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在低水平状态下维持。由于考大学容易,学生对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不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学生那般珍惜,违纪现象不断增多,这无疑增加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成因
  1.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是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的生育意愿下降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推行,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已成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特征。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6-1990年是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为12539.7万人,而1996-2000年出生的人口为6897.8万人,仅为1986-1990年出生人口的55%左右。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校生源的绝对数也将明显减少,不能满足高校招生能力的需求,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生源危机。
  2.本科院校连年扩招,新兴的独立学院抢占了大批生源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办学层次和学校办学规模两方面迅速扩张,各省市都升格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全国不论是原有的还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近年都在扩建新校区,很多高校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在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左右。在中小学生源连年下降的情况下,本科院校的扩招只会导致生源的竞争更加激烈。
  另外,近年来我国的独立学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些独立学院依托本科学院办学,在办学声誉和学历吸引力方面强于高职学院,随着其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又对处于高考招生最低端的高职招生进一步挤压。
  3.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对生源挤压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函授、夜大、进修班)、远程教育、电大、职高、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等,一般采取先进行成人高考,上线后进入学院学习,最后取得文凭的方式。上世纪80年代,成人高考带有很强的文凭补偿性质,考生最初的年龄一般在28~30岁,招生对象主要是在岗人员及待业者、已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等。而90年代末期成人高考呈低龄化趋势,出现了成人教育中学生年龄结构变轻、脱产学生增多的情况。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一边工作一边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文凭,有的甚至已经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就读成人高校,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进一步减少。

  4.国外教育机构对生源的争夺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教育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国外高校在资源、声誉、办学历史、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甚至国外名校都将目光盯在了中国学生身上。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高攀,留学生年龄则不断降低,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将出国上大学甚至读中学作为子女求学的重要选择,国外高校将成为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竞争者。
  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共同体,生源危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生源危机势必导致生源竞争,而教学力量的强弱、办学质量的高低是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站稳脚跟,才能办出高职高专的特色,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线,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入手,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创新。
  第一,院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由于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是从各类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因此院校领导和普通教师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他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关门办学”教育思想影响依然严重,仍在按照学科的发展和院校的现有条件来设置专业,导致所办专业脱离市场需求,缺乏行业依托,造成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不明显。
  第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设施与学生规模比例失调。
  第三,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总体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
  第四,教师队伍建设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不少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直接影响到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第五,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存在严重缺陷。
  第六。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七,高职高专院校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还未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影响到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提高。
  找到了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症结所在就必须“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多种措施并举,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其一,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可以说是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
  第二,多渠道的灵活融资,加快硬件建设。教学硬件设施配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完好率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关系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可以把现代企业筹集资金的做法应用于实践中,使自己真正融入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
  第三,大力推行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应做到:其一,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其二,坚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生存,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第四,建立一支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高专院校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
  第五,建立和完善高职高专的教材建设。其一,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学院对在教材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应予以倾斜。其二,建立教材或教科书选用与评价标准。
  第六,建立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包括院校、学生、企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对学院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
  第七,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来设置专业。此外,在考虑专业设置时,还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院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开设的专业应有尽可能稳定的生源和就业需求。
  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必然遭受惩罚。在高职教育发展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必须清醒地面对“半壁江山”在发展中遇到的生源萎缩问题。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