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职业化行为养成、专业的职业特点强化、准员工培养计划、顶岗实习等阶段的职业素养训练,成为高素质企业员工的培养过程。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养;训练;养成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中职教育是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一线,如何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现实的课题。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内2006年开始,着手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系统训练和养成,探索出一套职业素养的管理目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标准设定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及内谷,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主导构建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课程体系,以岗位基础课及岗位课程为主体开展行业职业素养教育;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课程,即以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训练基地为载体,开展系统的学生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执行力、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强化综合训练;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日常训练,即将职业素养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探索并建立适合专业实际的职业素养养成日常训练载体,将职业素养养成渗透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管理中。职业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期间,分别在六个学期实施,具体如下:
一、学生职业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第一学期)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wwW.133229.coM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他们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在专业方面,强调安全规范操作、爱惜电子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在教学中体现企业岗位要求;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培养工作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意识;强化企业5s管理的必要性,并贯穿于实习过程的始终。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方面,设计了为期3周的职业素养强化训练周,请部队教官进行军事化训练,其间穿插课堂行为规范(起立、坐姿、课堂礼仪等)和课下行为规范(清洁卫生、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等)的项目训练等等。
二、学生职业化行为养成训练(第二学期)
中职生从学校到社会人、再从社会人到职业人、再从职业人到企业人,学校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学生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以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弥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资源和手段的不足,我校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增加“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职业人向企业人转变”的培训过程。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育教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倡导问题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技能导向课程教学模式、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课程教学基本模式,既有力地提升了专业技能教育实效,更使得职业素养培育理念深入人心。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培养学生“文明、规范、服从、吃苦”等职业素养,根据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我校制定了一套“学生职业素养强化训练方案”。此方案包含队列训练、理论课程、拓展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整个训练从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站立行走、吃饭叠被、礼貌问好等日常行为规范开始,以此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素养。理论课程以教育学生做个感恩的人、有责任的人为主旨开设一系列相关课程,通过对学生心灵最深处的震撼从而达到警醒的作用,感恩课堂让学生重新回头再找找平时被忽视的父母之爱,再想想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会用心感恩、学会用情感激。拓展活动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人生大舞台角色很多,每个角色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责任,全心投人做自己应做的事,不逃避、不推诿,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邀请用人单位人事部门领导为学生讲解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每一个环节都是以用人单位需求为标准,以提高素养为目标,军事化的管理与理论、思想教育从内、外两方面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进而达到短期强化的目的。
三、专业的职业特点强化(第三学期)
在全面实施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过程中,将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贯穿融入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融人到职业素养培养全过程。坚持“高素质、高技能”并重原则,把“高素质”养成和训练工作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全面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日常养成与集中训练相结合;坚持校企合作。系列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完善的保障体系,使学生的职业定位、职业意识、职业规划“从无到有,从低到高”,逐渐具备了一名合格“准职业人”应有的素质。
在专业教学实施时,模拟企业的用工要求,提高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如电信专业的电子技能实训,在第一学期时,要求学生每十分钟焊30个合格tht穿孔焊点,到了第三学期,每十分钟需焊100个合格的tht穿孔焊点,并且还要熟练掌握表面贴装的贴片元件焊接技巧,通过螺旋上升的技能训练,强化专业技能。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教学实习和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学校的无缝对接。例如,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办法,将电信专业学生送到富士康进行为期3个月的smt生产线实习,亲身感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学习最先进的电子工艺技术,返回课堂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为日后成为合格企业人做好准备。
四、准员工培养计划(第四学期)
职业素质的养成受管理和教育的影响。许多在校比较调皮的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其职业素质能够得到很快提高,这和他们身处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密切相关,尤其是真实职业情境中的管理要素对员工素质以及能力提高能起到非常有效的影响作用。简单地沿用道德教育的说教是无法有效地培养职业素质的,必须的途径是通过职业情境的建构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因此,在情境建构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引入企业管理要素,将达到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能力开发相互促进的效应。
在教学和日常学生管理中,学校从企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团队合作、有效沟通、企业先进生产方式、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找准职业定位。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学生要把敬业当成本份,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渗透企业文化教育,强调职业道德操守,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其即将就业的职业世界,强化其作为工作者的角色意识,激发其发展的愿望,是有效培养职业素质的前提途径。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处于稳定和平的状态,大多数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磨难,尤其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大都受到家长的过度保护。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持续性,因为工作持续性是抗压能力最好的标志,不少员工是因为压力大而选择频繁的跳槽。通过在实训教学中逐步加大工作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抗压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求助,要有团队意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求助于他人,这对缓解压力很有帮助。
五、全程跟踪顶岗实习,形成良性循环(第五、六学期)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为保证职业素养教育的连续性,我校每五十名学生派驻一名顶岗实习管理老师,顶岗老师在生产一线,了解新技术、新工艺,以便提高教学能力。同时,顶岗实习老师驻厂期间,全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学生的职场压力。
顶岗实习老师还需关注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反馈到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形成良性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对专业老师而言,每两年需下厂一个月,并纳入教师考核测评。
职业素养体系运行4年,受惠于职业素养训练的我校毕业生在企业受到广泛好评,我校不少07级学生,已经在富士康的smt生产线上担任线长和维修主管的岗位,实现了他们的职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