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关于中职护理教育的思

2015-07-09 08:5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本文从生源现状、教材和师资三个方面描述了边远民族地区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从建构主义的角度阐释了学习的内涵,并提出了从该视角出发的边远民族地区中职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观;中职教育;思考

  青海省作为一个、经济、文化欠发达省份,尤其是边缘西部六个自治州,还同时存在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人口素质不高、自然生源少的现状,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严峻形势,应该进行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虽然当前的中职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和不足,学生也存在着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发展能力不足等。但是,仍应十分清楚地看到,青海省海西州作为国家唯一一个立足于多民族、高海拔的循环经济试验区,毕竟处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疑需要一批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创新的高科技人才,但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的更多的是千千万万具有很强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既掌握操作技能又有一定技术理论的新型普通劳动者。与其说中职教育面临着存亡危机,不如说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更大的改革力度。目前最迫切的是生源现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及几十年不变的课程与教材之间的矛盾等若干因素,已成为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桎梏,改革势在必行。

  1 当前的发展现状

  当前边远地区中职学校的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www.133229.coM

  1.1 生源现状 一般来说,中职学校门槛低,入学容易,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上学上不下去的才来读中职学校,基本属于“应试教育的淘汰产品”。这个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又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为:(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上进,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2)心理素质差,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水平低、理解力差、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方面; (3)学习的迁移能力低;(4)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极端行为;(5)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习惯;(6)自尊心强内心又很自卑;(7)缺乏自信心等。

  1.2 教材方面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职护理学生现用教材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加之护理专业属于年轻的专业,各种学科之间的知识既存在着多重交叉重复,又存在相互之间衔接不够,还有很多老学科存在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内容还是老的基本没变。而近几年护理科学在飞速发展,护理专业理念、专业结构、专业知识在不断更新拓展,但是专业教材的结构以及各科知识的衔接等,已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2)基础学科与初中教材衔接不连贯,有些知识脱节,中职学生基础又较差,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有些课程偏难偏深,尤其是有些专业课,以现有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学习确实强人所难;(3)教材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内容太少,实训实验课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与就业脱节,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

  1.3 师资方面 (1)从质量上来看:从事中职护理教育的教师,大都是过去普通卫校的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能力低,尤其是专业课的老师,很难做到中职护理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的要求。况且就是这样的教师也不能满足现有中职护理教育发展的要求,很多新兴的学科根本就没有教师。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从数量上看:中职学校不断扩招,师生人数比例逐年减小;造成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形成有时一个老师教2~4门专业课的情况。如此大的工作量,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学习和教学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1 “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面对生源现状,教师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就成了教学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了。也就是在常规的备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包括他们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个性特征,以及如何引起他们的兴趣就成了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思考的重要课题了。

  2.2 “协作” 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面对生源现状,作为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就处于被动学习的学习主体,教师如何与学生建立关系,如何在建立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协作,使学生逐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也是每个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2.3 “会话”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不仅是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通过会话过程的参与还可以使得学生自身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合作的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意识都会得到提高。如何通过协作顺利完成会话,使每个学生形成属于自己对事物本身以及与相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是教师每堂课都应该关注并思考的问题。

  2.4 “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是指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大小,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大小。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课堂教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协助他完成意义建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质量的目的。

  3 建构主义哲学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3.1 更新教学理念 从事中职护理教育的教师要深刻理解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解关于皮亚杰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教育理念,并自觉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导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3.2 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上,在充分考虑生源的基础素质的同时,结合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本着基本够用、与实践联系紧密,在现实情境中能够直接使用的原则进行各学科教材的建设。此外,还要充分注意各学科相关知识点的衔接上,尽量淡化学科概念,加强整体观念在教材建设上尽可能的适应中职生的需求。

  3.3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心理学研究揭示:不仅我们的态度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态度,即行为决定态度[2]。个体不仅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来改变个体的态度、动机。因此,根据现在的生源特点,学校管理可以从改变学生的行为入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达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进而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目的。总之,针对目前中职教育,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很多,究竟怎么做,才能使目前的中职教育走出困境,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地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8-80.

  2 david g.myers.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