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改进考核方式,体现高职教学特点。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focus of teaching reform in plant prote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as to set a proper target and reform its teaching contents,styles and methods based on students’backgrounds.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practical parts in teaching and the evaluation modes should be changed in order to embo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with the teaching reform,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could be strengthened,practical skills,self-taught abilities and their innovative awareness could be promoted and teaching effect c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lant protection;teaching reform
《植物保护学》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研究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Www.133229.cOm学好这门课程对高职学生顺利适应专业岗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好这门课程也是植物保护教师不懈的追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培养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对涉农专业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涉农专业的植物保护课教学进行了探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经初步尝试,反映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高职教学的目的。
1立足高职生源现状,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目标。
高职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尤其是涉农专业的录取分数更低,多数学生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学生理论基础差,自学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教学难度较大。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感到自卑,面对“高职”二字他们感到迷惑,心理压力和困惑较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1]。
高职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较差,但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社会的认可,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赏[2]。加之植物保护课程为了结合植物生长的季节特点和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多数专业都设在第4学期授课,此时的高职学生入校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逐步适应了高职阶段的学习、生活及学院的管理模式,也脱离了高考的阴影,独立人格基本定型,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专业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定位,通过对高年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了解,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的预期,也开始感受到未来就业的压力,明白自己应当如何去面对,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欲望,这对进行植物保护课教学很有好处。且涉农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对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有感性上的认识,植物保护课程实践性强,记忆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即使理论基础稍差,对学好该门课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就为植物保护课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性,确定较为适宜的教学目标,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经营第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高超、手艺娴熟的高技能操作人员为目标,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
2紧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改进授课形式,讲活每一节课,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听,带着兴趣去学。
2.1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实施现场教学
在3—5月不定期带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识别病虫,采集病虫害标本,老师跟随指导解疑。如针对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病特点,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黑穗在田间是成丛出现的,为什么非留种田在发病期不进行施药防治。最后让学生明白,小麦散黑穗病是种子带菌,系统侵染,所以发病是成丛的,因为该病只有初侵染,不发生再侵染,所以在非留种田不需要施药防治。通过此过程,学生认识了大量的常见病害和害虫,如小麦的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柑橘炭疽病、水稻烂秧病等,也掌握了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活跃课堂气氛,穿插讨论式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老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往往形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则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实践证明,这种费时、费力的教学方法是讲累了教师,听烦了学生。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通过教师预先设计、组织,启发学生经过自学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问题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互动式学习和思维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变“死记”为“活学”。讨论式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涉农类高职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相对表现得比较矜持、拘束,不太敢于表达。在讨论中必须营造宽松的讨论环境,使学生突破心理上的障碍。为了防止冷堂或跑题,在讨论前1周老师给学生安排讨论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等做好准备。在讨论过程中,老师认真倾听,结合学生讨论的实际,做好引导,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等。如在讲授昆虫的习性时,以常见昆虫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教学,讨论昆虫之间的形态区别、生活环境、食性等,许多学生根据自己少年时代捕蝉、捉蝈蝈、养蛐蛐等亲身经历分析这些昆虫生活的场所、生活的习性等,勾起同学们对儿时往事的回忆,也弄清了其中的缘由,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讨论式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层次,变“学会”为“会学”。课后学生还经常自发进行讨论,邀请老师参加“裁判”。
3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