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有效教学在士官《工程力学》课程中的课堂设计及存在问题

2023-12-10 11: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工程力学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既需要良好的数学基础,又与工程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课程内容既为后续课程的奠定良好基础,又可直接为工程实际服务。 

  因而该课程在培养学员良好的科研素质、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力学素质以服务于专业课教学需要是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也是当前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工程力学主要用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与机械维修运用、装备保障、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体现部队的需要,很容易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在工程力学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出现的问题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新奇性和个性的展示,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层次的多样性;无疑是对学员创造力的一种激发、挑战、考验和有效地锻炼。 

  二、有效教学《工程力学》的课堂设计。 

  根据对杜郎口中学的实地考察。结合《工程力学》课程实际情况。我初步制定了下一步有效教学的实施方案。 

  1、课前导学。通过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教学模式的中心思想就是由传统的以老师讲为中心的授课,转变成以学生讲授为主要模式展示课堂。在这里,课前导学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所以,课前导学是否组织得当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以,我们初步打算把《工程力学》的课前导学分为三部分。 

  (1)学员自学。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学并不是让学员盲目的看书或者视频。我们会在上课之前,通过RTX电子或者纸质的形式下发任务卡。也就是这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工程力学》课程第三章第一节((点的合成运动》为例 

  《工程力学》现已建设完成网络精品示范课,学员可上网,通过视频以及课本自学相关内容。根据人数及学习成绩将学员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卡。 

  (2)教员助学。我校现士官学员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如果完全的自学达不到良好的课前导学效果。所以,在上课之前,利用下午自习或晚自习的时间,安排一名辅导教员进行课前指导,完成任务卡,可充分发挥课前导学效果。 

  (3)课前评价。在课前,通过各小组上交任务卡,教员对各小组的课前预习情况经行掌握,并根据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作为本次课终成绩的一部分纪录。 

  2、课上内化。课上,把教员讲授变为学员展示,教员指导的授课模式。通过学员展示,来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所以,我们初步打算把(《工程力学》的课上分为两部分。 

  (1)学员汇报。每组学员派代表汇报本组任务卡完成结果。在汇报结束后,各组学员可针对汇报结果经行修正及补充。整个过程学员就此次任务卡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交流。通过交流完善本组任务卡。这个过程,也让学员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有更深一层次的掌握。教员通过每组学员的汇报情况给出展示成绩。 

  (2)教员补充讲解。教员通过学员展示,汇报交流。捕捉学员在内容掌握上的薄弱环节。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补充。对知识点中更深层次的涵义进行讲解。以《约束与约束力》课程为例,教员可结合装备和生活实际把各个约束的应用情况向学员做补充说明,让学员了解所学知识点的用处。提高学习兴趣。 

  (3)组织习题竞赛。教员利用课后练习题来检查学员是否掌握相关内容,这时,教员会组织学员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自己的黑板上来完成习题。以《点的合成运动》为例,教员可组织学员画出三种速度方向为竞赛题目,组织学员小组竞赛。在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交流,体现集体力量。最后,对完成又快又好的小组,每个成员平时成绩都加分,让每个小组成员间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实现整体提高。 

  3、課后测试及课中评价。课后,教员可通过课本或网络课程中的作业部分经行课后测试,了解学员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作业三部分成绩给出学员最终的评价成绩。通过一次次成绩,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最终的课程成绩由每次成绩合成得出。这样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引导学员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利于改变应试教育长期制约学风、考风建设的状况,促进学员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还可分散学员的考试压力,能较为准确地考查学员在每个阶段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出每个学员的真才实学。 

  三、基于有效教学的《工程力学》课程应用模式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学员的个体差异,肯定会存在各种突发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教员在组织过程中不断勤于思考,逐个击破。以下是首轮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任课教员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1)学员在讲解过程中表达不清楚的问题。学员不是教员,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表达不清楚,解释不明白,或者由于紧张等问题明明知道却讲不出来。这时教员应以鼓励为主,并对每个人的发言情况做讲评,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增加学员自信心,有问题的地方给予纠正,让学员知道哪些地方需要纠正,这样会在下一次发言时表现的更好,其他同学在发言时也会注意,不会犯同样问题。 

  (2)个别学员在授课过程中不参与的问题。有些学员因为觉得自己基础差,或者自身懒惰,不想发言,不想参与教学过程。针对这些学员,教员应在小组竞赛环节多关注,让他们上黑板做练习。小组竞赛的加分减分是集体分,迫使这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必须参与进来,提高他的集体荣誉感。在小组竞赛环节是可以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的,学习好的同志就会利用这个契机帮助学习差一些的同志,养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 

  (3)打分环节的处理。平时成绩是教员激发学员参与教学过程的手段,每次的分数不应差距过大,要让学习差一些的学员有追赶的空间,每次发言,上黑板做题都要进行打分,最终平时成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回答的质量,还应和发言的次数有关,这样让大家多参与,更好的掌握大多数人的情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