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工学结合”下的会计实践教学探索

2016-07-18 13: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会计专业由来就是热门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并且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愿意进行校企合作的单位,怎样落实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本文对此作出研究。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德国称双元制,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较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职业教育经过迅速扩展之后,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工学结合”?

 

  一、对工学结合的初识

 

  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可理解为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中职会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是:培养企业、事业单位第一线的会计、出纳、银行仓管员、收银员、业务员等岗位人员。因为是一线员工,所以更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加强实践操练。

 

  二、加强教材学材建设,建设一体化资源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包括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学习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为一体。教材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

 

课程选择应立足岗位要求,选择对的教材非常重要,对教学可谓事半功倍。我刚毕业任教时的中职学校和高职用的是同一套会计教材,并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不少不良情况,建议有能力的学校自编优秀教材,编得好的公开发售还能造福同行,同时充实学校经费。

 

当然,编校本不是指集中几个教师在学校闭门造车,最好是汇集同行业多个单位的资源,这其中,必须有资深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对专业有着全面研究的会计类科研人员,以及多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优秀会计教师等共同协作,就像我校的校本实训全是校企合作单位给的真实账务资料,且企业资深人员也参与到编写中,更接地气

 

另外,编写实训书时一定要有意加入一些错误的资料,以锻炼同学们的监督意识。编写一套以新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重心,以融合专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服务地方经济为特色,统一的实训要求及课程标准,通过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明确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标、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步骤和程序,使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衔接,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实训教材的变化赶不上现实步伐。

 

如之前考证教材《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考题中有政府采购的题目,书上没有,几年后才加了少量,因分值只有二到四分,所以有的老师干脆放弃那几分,部分教材应做到每年甚至半年就改版一次,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突出资料的新颖性、灵活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工学结合”下的会计实践教学探索

  三、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

 

  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构建三段递进、岗证结合、螺旋上升式模块式课程体系,从整体上构建中职会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实习、实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系统,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统筹安排。把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工学交替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知识会在工学交替阶段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加深,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

 

  (1)采取上送下派的方式,提高会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部分老师可能毕业就做了教师,理论丰富但未下企业实践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差,可以送去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如青年教师下企业培训班等,下派到财务部门,或利用假期自主下到企业锻炼,实实在在地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体验会计工作的业务内容,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只有自己心中有谱,才能更清晰明白地教授学生。

 

  (2)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本校可结合教学进行师资培训,亦可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聘请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担任客座教授对老师或同学进行培训指导,弥补在校会计教师实践知识缺乏的不足。

 

  五、加强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保证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

 

  必须将理论教学活动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教中学,学中做,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因为会计专业的特点,企业接受实习生的数量是有限的,一个企业大概只有几个,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建立仿真性强,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会计模拟实训室。

 

  2.建立校内、外顶岗实习实践基地,与多个企业合作并且实现双赢,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活动。学校作为企业的合作者,应为企业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人才,企业则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平台,积累会计经验,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学校应把有创新、有成果的中小企业,如一些中小型代理记账公司作为首选目标,签订相关协议,引进校园或校外合作,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

 

  除上述之外,学生及课程评价机制也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总之,一体化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改进,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真正参与到课改行列中,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作者:丁静 来源:考试周刊 20164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