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浅谈青年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利与弊

2016-07-13 13: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学院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的青年辅导员。培养高学历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式下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迫切需要。本章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列举了青年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利与弊,针对存在的弊端提出几点建议。

 

  一、青年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

 

  青年辅导员进入高职院校,为高校辅导员队伍注入了鲜活血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第一,有利于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青年辅导员刚毕业,对大学生的日常和生活方面都很熟悉,对当代90后的一些突出问题能够理解,思想意识形态相近,沟通十分容易。尤其是青年辅导员在做班主任工作时的优势十分明显,能够利用自身的亲和力,很容易和本班学生打成一片,缩近师生距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更容易地处理学生问题,有利于各种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青年辅导员因为年轻有朝气,本身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同时青年辅导员大多都是在名校毕业,可以带来先进的校园文化,更好地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以自身经历引领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对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着推动作用。

 

  第三,青年辅导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善于思考,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应用上有一定优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方法更多样,处理方式上更灵活。敢于大胆想,敢于大胆做,把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上,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带有一定的新意,吸引学生配合教师工作。

 

  第四,青年辅导员由于有着高学历,在专业能力及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要比老教师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专业做一定的指导[1],在学生初入学院对其专业不了解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专业建议,可以及时地处理学生对专业的困惑,对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有着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二、青年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存在问题

 

  青年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浅谈青年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利与弊

  ()自身方面。一是自我定位的问题,青年辅导员长期以学生的角度看待社会、职业和工作,一时之间达不到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爱岗敬业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达不到要求,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二是实践不足的问题,由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转化,大多数都是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实践能力不足,对岗位认识不全,可能会有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考虑不全面,达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

 

  三是对高职教育理念认同的问题,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大多青年辅导员都要求研究生学历,他们在学生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是基于学科的通识教育,对职业教育一时难以适应。普通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更自由,而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不像普通高校灵活,导致新进的青年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有些制度不认同,在开展工作时存有主观情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有些问题上存在侥幸主义,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学校方面。一是岗位职责不明确。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在学校,只要与学生有关的工作,辅导员都需要参与,事务繁杂且职责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学校对辅导员选聘标准不严格。由于高校辅导员需求大,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是专业教师兼职,专业教师有一定的授课任务,使得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且专业教师更多是非师范类学院毕业生,由于未进行专业的师范教育,导致在学生管理工作没有一定的基本功做铺垫。

 

  三是学校对青年辅导员的成长缺乏引领。一般学校对新进教师都有一定的岗前培训,但这样的岗前培训一般时间不长,且没有针对性,其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在处理学生工作时,更多地是自己的摸索,导致其在学生工作时出现偏颇,走弯路。

 

  三、加强青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方面从青年辅导员本身出发,加强实践机会,增强职业道德素质,从主观上改善提高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从学校出发,给青年辅导员的发展提供机会,从客观上引领青年辅导员的成长[3]

 

  ()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向爱岗敬业典范学习。同时学校组织师德教育讲座,宣传优秀典型,营造热爱高职教育的师德师风。

 

  ()学习学校制度,加强高职教育认同。青年辅导员主动了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关要求,学习学校相关制度和组织结构方式,对高职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个基础,对高职教育理念的就很容易认同,能够尽快地从学生向教师的转变,更好地把学校制度向学生开展。

 

  ()学校加强引导,重视专业能力培养。引导青年辅导员确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青年辅导员职业规划,研究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规律,帮助青年辅导员成长,建立导师制老带新机制,使青年辅导员少走弯路;多管齐下,以绩效考核为推动,通过制定相关措施,激励青年辅导员不断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有计划地组织青年辅导员学习、培训,举办有关教学技巧讲座,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青年辅导员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团体,他们的成长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只有伴随着他们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进步,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为青年加入到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有意义的事业中来。

 

  作者: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