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新时期“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016-07-05 15: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得到了有效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职业院校应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为其注入全新活力。

 

据笔者调查,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中,师徒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一臂之力。本文将对新时期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促进职业院校有效发展。师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职业院校中能起到有效作用。笔者将分别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师徒制概述、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大部分职业院校继续使用以往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较为落后。例如,学校开设的文化课多于专业课,理论课多于实践课;教师主要采取灌输式方式传授理论和技术知识,教学效果不佳。举个例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很难接触到先进的汽修技术和方法,加之许多机械设备开始老化,因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因此,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当前,职业院校中多以示范性教学、灌输式授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多次练习。这种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以模仿和重复性动作练习为主,使得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受挫。

 

加上师生的互动交流较少,学生的学习思维以被动型接受为主,不利于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也使得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处,其实际操作技能难以得到锻炼,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高要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也需要有较高的实践技能。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实践经验较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师资力量较弱,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教学稳步发展。

 

  二、师徒制概述

 

  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所谓师徒制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融入到生活、学习中,该制度目前在许多职业院校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实际上,师徒制不仅仅被应用到职业院校,长期以来也被其他领域所运用。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学有着鲜明的传统教学的特征。就师生关系来说,表现为传授和服从的关系。从教学主体上来看,以教师为活动主导,学生则为单向性接受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已经过去,目前,在师徒制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常表现在:师徒不愿意跟师傅、师傅不愿意带徒弟,这两个问题在职业院校中十分常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开展。鉴于这种现状,师傅必须及时更新自身观念,为徒弟提供更多帮助;与此同时,徒弟应勤学好问,对待师傅应懂礼貌,与师傅构建一个和谐的师徒关系。

 新时期“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师徒制

 

  总之,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对此,职业院校有必要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师徒制应用其中,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优化知识模块,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指引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评价。笔者将就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更新教学观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都没有重视办学理念,没有根据办学宗旨来开展教学工作,以至于很多改革制度和措施都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完善办学理念,优化规章制度。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多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论,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加以改进、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以便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签订有效协议。职业院校要想构建有效的师徒制,还必须签订有效协议,对师徒之间的行为予以规范,对师徒关系进行明确,同时还能对双方义务进行界定。在协议中,应将奖励机制应用其中,当徒弟达到师傅预期目标,就应该给与一些奖励,以此激发徒弟学习的积极性。

 

()完善课程设置。由于当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使师徒制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据此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第一,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为此,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将当前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教学情况作为必要依据,并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以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同时,为了增强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职业院校有必要坚持就业导向,收集、分析相关市场信息和行业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汽专业课程。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充分保证教学质量,职业院校有必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改进教学工作。通常,反馈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考核与观察,其二是来自学生的主动反馈。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日常教学过程和阶段性教学结果评价。

 

对此,职业院校可以适时开展理论与实践测试评估。其中,理论测试主要用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实践测试重在评估学生对故障的处理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适时指出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反思,对自身的学习态度、操作方法等进行评价,进而更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师徒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职业院校本身作为一个输送实践人才的机构,为了培养更多人才,职业院校应将师徒制应用其中,对职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师徒之间签订协议,以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作者:郝玲利 来源:人间 2016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