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JAVA小程序开发》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6-06-30 14: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职教育是全面提高我国就业人员的素质,迎接高科技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挑战的重大战略措施,是普及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通过规范化的、系列的、严格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具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具有一技之长,是学生立足之本,是高职生存立命之点。这也是学生能找到就业岗位的主要优势所在。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对JAVA小程序开发课程改革的一些设想。

 

  1 课题背景

 

  随着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逐渐成为了热点与方向,如何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及适应高职教育特征的教学内容改革,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此高职课程要有特长并能随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根据现代教育的思想,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本课题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基于工作的过程的思路来进行课程模块化开发设计与建设。对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课题是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课题建设目标

 

  课程设计思路是在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以案例教学讲清知识点,以综合训练运用知识点,以项目驱动构建整个知识体系。针对网页开发、维护和小程序编写等职业教育,为培养学生能按照不同任务要求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具有良好编程规范习惯,程序的阅读、修改、查错等核心职业能力而设置。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的编程为主,培养学生遵守代码编写规范,由学生进行编码实现并完成测试,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按照项目进行分割的,活动设计以软件工程的系统程序来进行。项目的设计既考虑到工作过程的真实性,也考虑到教学的适用性。使学生全面了解工作任务流程,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多个教学任务,采用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3 课题研究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而本次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4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的理念是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和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设置把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及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放在突出位置,关注学生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以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编程技能明显得到提高。无需课程基础、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应是本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直观、形象地介绍编程的方法,目的是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课程内容的编排生动、有趣,通过大量的、实践性很强的练习,确保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利用Java Applet嵌入网页的直观显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JAVA小程序开发》课程改革的思考

  5 课程标准制定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网页和小程序编写的能力。具体如下:能够熟练完成对指定页面的搜索。能够熟练完成对网页设计、布局、修改。能够熟练完成小程序的阅读、编写及修改。能够利用类的继承和覆盖处理业务逻辑。能够熟练完成图形用户界面的阅读、编写;布局的设计,事件的响应。能够使用循环、条件语句处理业务逻辑。根据《能力解析表》说明课程的能力目标、具体描述、工作步骤、工具与设备、知识基础、态度与素质、考核标准等。

 

  6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思考性、灵活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意识。本课程的特点是学生无基础,对软件编写格式无概念,知识点多,各部分联系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不很困难,但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实际运用则往往有困难,需要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因人制宜,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课程设计要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编制课程设计,充分挖掘典型课程设计的潜在教学价值,让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到其中,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7 项目任务书

 

  设计项目任务书作为课程设计开始时必备的计划、任务文件,用来帮助设计项目管理者指导设计过程、规范设计流程,帮助学生学习项目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流程。其作用是学生尽快尽好完成项目所需要进行的所有工作。

 

  8 教学资源

 

  本课题可使用配套教学资源——电子教案、习题答案、源代码等。在教学中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编制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素材,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习题等辅助资料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

 

  9 结语

 

  后续工作是将课程资料在教学中进行改进,通过教学活动检验教学效果,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改进内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随着新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已出版的教材有些内容需要更改。计划出版一本以项目案例内容的、更适于教学的书。

 

  作者简介:赵丽艳(1963-),女,大学本科,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技术。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