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广西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的研究与

2016-06-16 10: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对广西首个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校校联合,分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实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联合培养改革,是解决广西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人才需求的重要尝试,现代职教体系下自动化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端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

 

  1 实施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客观需要

 

  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对提升生产设备性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现代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技能成分在不断增长,动作技能成分在不断减少。以复杂、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对自动化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自动化岗位中具有较深和较广专业理论知识、较高专业应用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稀缺,那些富有实践精神,既可从事一线生产作业,又能解决关键岗位工作问题且勇于创新的,介于技术研究和技能应用之间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由于兼具两方面的特色优势而日益受到社会青睐。

 

  1.2 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更高人才要求

 

  近10年来,广西经济建设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牵引和支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愈来愈旺盛,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上移,在这种浪涌式的推动下,传统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已不能满足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自动化高端人才的需求,自动化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发展广西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基本的驱动力。 20146月,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桂发〔20142)中关于支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与普通本科院校合作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精神,广西教育厅批准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起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改革试点,试点专业为自动化,年招生规模40人。

 

  2 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的可行性

 

  2.1 联合培养的优势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联办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两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均突出了工科──机电的特色以及深厚的机电行业背景,有利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二,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办学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特别是5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经过几年的骨干建设后,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在全区乃至全国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并且和广西科技大学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的4(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企业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第三,两校合办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自动化专业办学条件优越,具有雄厚的师资、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良好的生源和高质量的就业率。

 广西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2 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可行

 

  在合作培养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过程中,双方学院、系部领导及自动化专业团队教师进行了认真研读与反复论证,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教学资源情况,在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原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做了局部修订,以确保本科层次高级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联合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最大限度实现了合作办学过程中的人才共育、优势互补。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突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地位,既具有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又强化对专业应用技能训练,使培养出的学生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有更广阔的社会需求。

 

  2.3 组织制度保障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联合组建了合作办学项目监督及指导机构,保障合作办学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许可范围内实施。两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招生、培养、就业的全部过程中明确了两校的责权利,使两校的教学资源整合达到最优化。两校针对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制定相关制度,比如招生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运行制度、就业制度、激励机制等,以保证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3 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实践

 

  3.1 “院校联合,分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48中旬,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圆满完成了年度40的计划招生目标,开始践行院校联合,分段育人的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年由广西科技大学负责教学,后三年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和毕业答辩,学生完成规定学分后,由广西科技大学颁发毕业文凭和相关学位。院校联合,分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实现了联合培养过程中的人才共育、优势互补。

 

  3.2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和高职专业在自动化人才培养方面各有利弊。本科教育以培养自动化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专业技能应用方面较欠缺,学生就业时往往眼高手低、岗位适应能力较差;高职教育以培养自动化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在理论知识传授上较薄弱,学生设计及研发能力欠缺,就业多集中在一线岗位。构建本科、高职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传统本科理论教学基础上适当简化对是什么为什么的分析和计算,适当加强对怎么做如何用的实践练习,强化了自动化应用技能。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培养介于技术研究和技能应用之间的高级自动化应用型复合人才提供了保障。、

 

  3.3 教学衔接与合作

 

  联合培养的第一学年在广西科技大学学习,为确保学生学习和后续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团队间始终保持定期交流。2014级学生在广西科技大学学习的第一学年期间,两校开展了以下合作:及时了解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依托广西科技大学的平台开展科学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可行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配套教材体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内容的更新带动了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建设,相应的教学资源也同步更新,配套教材体系深度结合先进自动化技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需求,深度结合《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25)》中所涉及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中对最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经验进行现场调研,深入交流,推进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的完善,努力建设集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功能为一体的实验室,开展科学技术项目研究,支撑高端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好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老师的宣传动员工作,使老师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联合培养的重要性与优势,自觉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学习专业新知识,为后续三年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前做好准备。

 

  2015914日起,联合培养的2014级自动化专业学生转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和生活。学院选派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授课教师对2014级自动化本科班同学的专业基础和课堂表现予以积极肯定,同学们也对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普遍反映良好,认为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领悟,对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所学的专业充满兴趣和信心。2014级自动化本科班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广西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领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高度关注,亲临学院指导,在多方面予以支持和帮助,两校定期通报学生情况,保持了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4 结语

 

  自动化高端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联合培养改革试点,是广西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快高端技术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尝试。自动化本科高端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对本科院校和示范高职院校都是一个新课题,联合培养双方应以此为契机,学习对方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与时俱进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于生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