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以MBA教育为鉴,探索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

2016-06-15 15: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于军队指挥岗位职业领域,其职业范围包括军政后装部门的指挥岗位。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高层次中级指挥军官。

 

认真审视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实践,针对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和借鉴MBA教育的成功经验,吸收其有益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和教学实践,立足部队岗位任职要求,建立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机制,改进和提高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要素质量,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的价值取向是职业发展,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在本质上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就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军事硕士)教育而言,其定位于军队指挥岗位职业领域,职业范围包括军政后装部门的指挥岗位,教育类型归属军事职业教育范畴。由于军事硕士教育是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认真审视军事硕士教育发展实践,针对其存在的不足,研究和借鉴MBA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军事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教育即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企业高层次、能统揽企业全局、驾驭市场经济的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模式。MBA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一个世纪的演变发展,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以培养和造就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大批MBA成为美国工商企业界精英的事实,不断证实着MBA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和成就。

 

  一、军事硕士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部队送学积极性不够高

 

  由于对军事硕士教育的性质定位依然存在模糊认识,军事硕士教育存在报考条件不明确、招生机制不完善,培养目标不够规范、培养质量不高,生源不足、培养数量规模偏小等问题,远不能满足部队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与军队建设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作战部队高层次中级指挥军官短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扭转。同时,由于军事硕士教育学习年限较长,因此,大部分军官会选择学习时间更短的任职培训。

 

  ()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不突出

 

  军事硕士培养对象涵盖中、高两个层级的指挥军官,定位比较宽泛,专业设置岗位指向性不强,与任职资格挂钩不够紧密,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简单套用学术学位教育做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简单沿用军事学研究生培养或中级指挥培训做法的现象,即军事硕士培养学术化和培训化两种倾向。

 

  ()导师队伍发展不平衡,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匹配

 

  为弥补军事硕士导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培养单位大多实行院校导师和部队导师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模式,对培养实践应用型的军事硕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院校导师普遍偏重学术学理传统,缺乏部队实践经历和经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够。而部队导师对军事硕士教育的教学特点了解不多,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其与院校导师合作交流少,参与教学环节少,指导军事硕士学习少。

 

  ()培养对象工学矛盾突出,不能集中精力专注学习

 

  军事硕士主要来自部队和机关,大多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平时的事务性工作繁多,投入学习的精力有限,静下心来研究问题的时间更少,很难取得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的军事硕士学习动机主要是考虑个人利益,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缺乏学习热情。

 

  ()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部队参与评价机制

 

  由于缺乏明确的军事硕士教育质量标准政策规定,至今还没有对军事硕士培养进行全面的教育评价,使得培养单位重学术轻应用,重申报轻建设,力量配备薄弱。各培养单位仍沿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评价方式,院校主导了评价过程,部队始终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之中,培养过程缺乏部队的直接指导和监督。

 

  二、MBA教育质量控制的成功做法

 

  ()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要素为MBA教育活动提供目标导向和人才素质的蓝图,为检验MBA教育质量提供标准和依据。MBA教育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和MBA教育的基本特点为依据,就是面向市场,以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必备的素质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MBA人才的具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包括良好的品德和精神风貌、宽厚的知识结构、卓越的领导才能、优秀的身心素质以及企业家精神等。明确而具体的人才规格,使MBA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优秀合格的生源质量

 

  美国MBA招生主要是通过审查大学学习成绩,GMAT(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ion Test,美国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分数等客观量化指标,是否具备一定的管理或工作经验,客观有效的推荐信等重要材料,较高淘汰率的面试,自述学习和生涯计划等方面的考察,综合判断申请者是否具备管理潜质,是否适宜就读MBA。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行MBA全国统一入学联考,联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GMAT,在公平竞争、选择合格MBA学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合格生源基本质量的一种手段。

 

  ()理论和实践皆优的师资队伍

 

  美国一流商学院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MBA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他们绝大多数不仅有博士学位,具有深厚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企业管理经验来自于在企业中的兼职,或原先本身就是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我国从事MBA教育的教师绝大多数来自高校本身,理论水平较高,在实际企业经验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使MBA教师参与企业的咨询或调研,或直接挂职独立董事等来增加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同时也直接招聘有企业经历的人员加盟MBA师资队伍。

 

  ()基于培养规格的课程体系

 

  MBA课程体系形成了反映企业管理职能的核心或学位课程,若干专业方向性选修课,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MBA的实用性、职业性特点和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MBA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加强综合性课程改革方案和软技能的培养,从企业管理的综合性特点出发,把按职能设计的各种课程,整合成为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教学系统,其旨在培养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导人而不仅仅是某个职能部门的管理者。

 

  ()案例教学法为代表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集个人自学、小组讨论、课堂专题发言和辩论、教师引导和讲评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是MBA教育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美国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突出特点和成功之处,就是学生两年的学习主要是通过800个案例来组织教学的。这800个案例的广泛性和实战性内容经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讨论和设计等教学活动,终将成为MBA学员终身的管理智慧。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适用的案例,教师教学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认真准备并积极参与程度等因素。

 

  ()教学质量的评估排行选优

 

  评估具有监控教育活动质量、促进办学竞争、提高办学水平和改进培养质量等功能,是MBA教育质量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评优选优,可以诊断、发现问题,为从事MBA教育的学校完善和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和导向,促进各商学院办出自己的MBA专门特色,为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择学校提供参考。

 

  ()崇尚荣誉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MBA教育为鉴,探索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造就MBA必备心理素质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要培养一流的MBA人才,就必须通过校风、学风、课外小组或专业团体活动、教学管理制度、杰出校友的榜样示范等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使MBA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强化和发展。此外,学校本身的传统和声誉,大批自信且积极进取的精英分子聚集、参与而形成的既合作又竞争的氛围,都对MBA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造就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MBA教育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要素的质量控制要均衡发展,缺一不可,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借鉴并吸收MBA教育有益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和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提高军事硕士教育各要素质量,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军事硕士的培养质量。

 

  三、军事硕士人才质量标准

 

  ()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军事硕士作为军队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和良好的政治理论修养,要具备一名高层次中级指挥军官所必需的性格、领导才能、智力基础和其他能力,要具备知行合一的作风,养成求真务实的践行风格,善于解决部队岗位实践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困惑。同时,优良的政治素质也是其他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满足作战训练要求的军事素质

 

  军事硕士必须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具有一定的战略和谋略意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是通晓本专业领域知识、精通本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以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素质,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高新技术装备遂行军事指挥任务,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组织作战指挥和训练的军事素质。

 

  ()符合部队实际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硕士必须具有符合部队实际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其知识结构中应兼有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的综合内容,尤其是要掌握满足自身岗位发展的信息化知识。能够针对部队实际,科学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和实施科学文化工作,有效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养。

 

  ()适应岗位需求的良好身心素质

 

  信息化战争全时、全天候、复杂多变、对抗激烈的特点,严重影响着军事指挥员才智、胆略的发挥和军事行动的成败。作为军事指挥员,军事硕士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岗位的艰巨性和复杂多变性,有效应对紧张、艰苦的工作和严酷的战场环境。

 

  四、建立军事硕士质量培养机制

 

  ()成为高层次中级指挥军官培养的主渠道

 

  军事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层次更高、创造性研究能力更强、更具长远发展潜力的优秀中级指挥军官。今后,随着我军指挥军官职业化门槛的进一步提高,要实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必须发挥军事硕士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遵循指挥军官成长的规律

 

  军事硕士教育与中级指挥基本培训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具有军事职业属性,都是定向培养从事部队中级指挥领域工作的骨干人才。中级指挥基本培训是军官具备中级指挥岗位任职的基本能力,相比而言,军事硕士的生源和工作趋向更明确、教育训练的职业指向更强、专门化程度更高、实践能力要求更突出,以这种途径培养指挥军官,渠道更为直接、人才产出效率也更高。

 

  2.突出军事硕士精英教育的特性

 

  作为研究生教育范畴的军事硕士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精英教育形式,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军事硕士既与军事学硕士生教育同一层次,又与中级指挥基本培训层次不同,军事硕士教育是以攻读高级学位的形式,培养高层次的作战部队师旅团指挥军官,既培养中级指挥军官岗位任职能力,更注重提高长远发展潜力。

 

  3.统筹推进军事硕士教育的发展

 

  军事硕士教育的发展不仅是自身内部发展的问题,更是军队研究生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发展的问题。鉴于指挥军官在部队建设的主流地位和重要作用,应按照军委提出的总体目标,理顺军事硕士教育管理体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军事硕士培养规划,适时新增试点院校和专业领域,军事类研究生培养的增量应主要用于军事硕士教育,使军事硕士培养成为试点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主产品。

 

  ()建立完善的院校人才培养机制

 

  院校是军事硕士教育的组织者并对教育质量负主要责任,只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才能推动军事硕士教育的顺利发展。

 

  1.依据质量标准设置课程

 

  要以适应军队建设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牢牢把握军事硕士的特点和质量标准,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军事硕士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活动三大部分构成,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提高理论分析能力;通过参加部队实习演练以及学术交流等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在确定各类课程具体科目、学习时数时,必须结合军事硕士培养实际和具体专业设置情况,进一步细化和深入研究。

 

  2.科学构建教学内容

 

  军事硕士教育知识、能力和素质有特定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综合性是指要打破按学科分类开设研究方向、设置课程内容的格局,跨越学科界限,重组课程结构,构建多学科、集成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性是指要把军队建设和未来作战的实际问题结合到教学训练实践中去。创新性是指要贴近当今军事变革和军事技术发展的前沿,把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等融合到教学中去。

 

  3.强化案例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是军事硕士教育的主要方法形式,是提高军事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要选入和选用最新的、有代表性的、适合军事硕士教学要求的战例。要重视以问题为牵引,通过独有的情景描述或情节设置展现复杂的矛盾冲突,给军事硕士在某个层次或某些知识领域里,提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视角或独到见解的环境。要强调优化教员配置,提高课堂控制能力,让有部队资深经历和经验的教员担任主要实施者,提高课堂讨论的实效性。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创新院校与部队联合的培养模式,采取院校与部队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建设专业领域,联合制定导师指导计划,联合指导课题研究,联合组织实践教学,共同开展教育。其次,要创新指挥与技术复合的培养模式,改变过去那种懂指挥不懂技术、懂技术不懂指挥的单一性培养模式。

 

  5.依托部队资源提高师资水平

 

  要加强军事硕士双导师制建设,重视部队导师的选聘工作,注重发挥部队导师的作用。在部队选取理论功底深厚、实践丰富的团以上干部作为导师,将对军事硕士的学习和提高有很大帮助。双导师制也有利于促进院校和部队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形成院校和部队合力育人的机制,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军事硕士导师指导模式。

 

  ()建立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机制

 

  质量是军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生命,是军事硕士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和管理机制对提高军事硕士质量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严格把好报考对象选拔推荐质量关

 

  对报考军事硕士的干部,无论是院校考试选拔,还是部队推荐,都要坚持质量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要从部队岗位需要出发,把那些思想素质好、军事素质过硬、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指挥军官推荐或选派来学习。

 

  2.严格把好军事硕士日常管理关

 

  要依照军事硕士教育特点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加强对军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加强院校和部队的联合管理。军事硕士在院校学习期间由院校管理,其他时间都由部队管理,特别是在院校学习期间,要严格按照在校学员的一日生活制度来要求军事硕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风气。

 

  3.严格把好军事硕士考核关

 

  对军事硕士的考核要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重点抓好核心课程考试和毕业考核这两关,把考核作为督促把关的措施。院校考核主要由导师、任课教员和业务机关负责;部队考查情况由部队导师、所在单位共同负责。这样既能为部队领导用人提供参考依据,又能督促军事硕士努力学习,杜绝混文凭、混学位的不良想法。

 

  ()建立良好的部队评人用人机制

 

  军事硕士相当大部分学习和研究任务是在部队的工作实践中完成的,学成后也要服务于部队。因此,部队应积极参与到军事硕士的培养中来,走好院校和部队联合培养的办学机制和模式。

 

  1.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术研究氛围

 

  部队领导要从部队人才建设目标出发,重视军事硕士的培养,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具体工作安排上,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比较灵活且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工作,使军事硕士既能专心学习,又能从部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便于成长进步;也可以根据部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鼓励军事硕士积极投身于创新研究中,提高军事硕士的学术研究能力。

 

  2.完善军事硕士任用制度

 

  军事硕士不仅具备较强的军事理论素养,还有丰富的部队工作经验,应建立干部制度与军事硕士教育制度之间的合理关系,明确军事硕士的使用政策,引入部队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推出促进院校和部队合作,包括从招生到毕业使用全程参与军事硕士培养过程的激励措施,使院校和部队共同成为军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

 

  作者:高峰 潘玉田 王民生 杨小小 来源:继续教育 20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