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合集:职业教育论文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作者:姚达章 来源:中文信息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