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昌锋(1978- ),男,陕西岐山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陕西 渭南 7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26-02
一、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工作力度的加大,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改从前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是,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尤其在工科院校,学生文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重视不够。存在平时不学,考前突击;作业不认真,应付心理严重等普遍现象。尽管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思想认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非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和能够解决的,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发挥的程度、教学的现状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因此,高校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值得分析和研究。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
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主要是由社会环境、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表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而且存在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情况,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相当多的学生仅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完成学业的无奈之举,应付心理严重。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一方面保持了其稳定性的特点,因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又紧随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较稳定的内容因其教学上的重复性,学生缺乏新鲜感,不容易产生更好的效果,最多也是巩固和提高。变化较快的内容,往往又具有前瞻性,不能立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检验,因此,其教育效果必然受影响。而且,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它们不能引起学生关注,双方不易产生共鸣,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教学方法陈旧,引导不够,不能让学生在快乐新鲜的氛围中学习那些中学时代就已经有所了解甚至熟知的教学内容。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但由于多媒体教学本身的缺陷,如信息量过大、学生掌握效果差、缺少互动等,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引导方面的做法依然比较陈旧。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尽管已经成为许多工科院校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但高校扩张后的师生比例问题依然是推行实践教学一个障碍。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因此,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依然需要探索。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存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来看,功利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盛行,相当多的人对经济效益的关注远远超过社会效应与可持续发展效用。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为他们以“有用”“实惠”作为一切活动的评判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必修课,既带不来经济效益,也不会对专业和技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生不重视是目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问题。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4.部分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相当多的学校敷衍了事,教育教学改革过于被动。部分工科院校要么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要么不能给予教育者、研究者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造成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不稳定、教育教学效果欠佳等现象。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性质上来说应该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但事实上,当前许多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这一特点和要求。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应试教育并无太大差异。学生要的只是“学分”。教师要么“坚守阵地”,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要么 “取悦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接收“快餐文化”的媒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的“含金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素养上存在“瑕疵”,不具备应有的信仰,后果是不言自明的。“阵地”需要坚守,但方法需要改变。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为金钱所迷醉,一切“向钱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足轻重,甚至认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必开设。他们的理由一般是工科院校应该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学生将来是靠专业立足的,因此其他知识用处不大。自高校扩招以来,教学资源紧缺,有些民办院校和高职学院认为压缩公共基础课甚至取消这些课程,就可以为学校减少开支,“节源增效”。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视当前形势,缺乏民族责任感,必须批判。然而,这种声音的存在,也正好反映了目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危机与挑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无论从战略的高度还是全局的高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始终谨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通过多方面努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大学生接受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渠道。鉴于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
高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社会“空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阵地。从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看,课时的要求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安排,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还不够强,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增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按照以下四方面要求进行:
1.内容和形式切合当前学生特点,不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内容和形式切合当前学生特点,否则,就是不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再重复,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方法问题。只有方法得当,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们关心的问题,贴近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特点,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所以,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感觉到思想的变化所带来的快乐。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必然选择,这一创新要求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将教育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置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内,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合力。
2.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全方位影响学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政策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从大部分工科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采用的主要方法。当然,改进教育方式不是要取消灌输,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另外,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一些方面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毕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必须结合“两个课堂”,实施全面育人,立体式地推进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自然较好。除此之外,还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如何,教师、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如何,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如何,校园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如何,都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有些工科院校要求教师每天穿不同的服装,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通过自己的切身行动深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这种教育,比起那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说教更加有效。
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量,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营造良好氛围。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的一对常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使教与学能够相得益彰。师生相长规律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所谓师生相长规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二者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其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教与学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其二,教与学相互转化,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师生相长规律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相互尊重,通过“情感对称”体现情感效应,增强教育效果。在此,班主任、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相互学习,使教育由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化。教师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有效消除“代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师生相长规律还要求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者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以便适应学生实际。学校的规章制度、队伍培养方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使教师与学生具备共同发展的制度保障。
4.效果的测评方式应灵活多样,不局限于考试的形式。教学效果的测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测评机制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既能全面和客观地检验前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下一步的教育教学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考核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符合人的主体性原则、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院校重理论成绩、轻过程考核和日常道德行为实践。这种“学”“用”分离的做法致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与日常行为表现不一致,在工科院校,这种现象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而未体现出它的教育性。因此,这种考核办法不适合工科院校。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增加考核的主体。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外,学校、家庭、社会也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使学校、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三张皮”变为“一张网”,形成合力,加以落实。其次,扩大考核内容的范围。效果测评中,除了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还应考核学生日常表现、实际行动,甚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后,改变考核的形式。在原有纸笔测试的基础上,引进一些其他的考核形式。总之,思想政治课成绩考核办法应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样才能衡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转化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使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加强。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诸要素中,工科院校必须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工科院校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参
考文献]
[1]陈方,刘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8(2).
[2]李辉.浅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
[4]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
[5]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