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松朋 王忠东 刘文辉
摘要随着我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必须正确分析形势和梳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就业指导机制。该文从制度、供求关系、专业设置、服务体系、学生自身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创造性的提出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实现3项创新,加快2项改革,引导3项转变,以期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4-0034-02
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用百倍的努力,把就业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随着我国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1]。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已实现就业的不足70%。WwW.133229.CoM面对严峻的形势,重新审视和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和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是摆在高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和迫切要求[2]。
1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的是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包统分”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3]。这种“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当时人才需求远远大于人才供给的社会背景下,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推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了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93 年 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明确目标: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实施给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更大的空间,却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给作为教育“产品”的高校毕业生带来新的就业压力。
1.2招生规模盲目扩大与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不相协调,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1999年各高等院校面向社会大规模扩招,盲目追求数量与规模的发展,带来了高校毕业生持续大幅度的增长[4]。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5万人,飞速增长到2009年611万人,8年间增长5倍之多。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但同样带来教学质量的滑坡,教学条件的下降,师资队伍的短缺,从而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规模与质量的严重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撒下种子,造成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同社会需求相违背。扩招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2006年国家发改委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 500万人,而2006年新增的岗位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缺口约达到1 400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约1 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 400万人,缺口达1 200万人,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出劳动力的需求。2009年恰逢金融风暴的影响,造成我国企业资源基础相对薄弱的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的倒闭与裁员,这进一步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1.3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学校专业的设置,要依据国家科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断需求,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学校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在正确衡量学校服务面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学校实际,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5]。但目前各高校竞相开办全科性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贪“多”求“全”。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目前高校中存在着重“招生”轻“就业”的普遍现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缺乏稳定、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想实现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必须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加强建设。
1.4大学生就业择业期望值过高,综合素质不强,优势不突出,成为就业难的内在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期望值过高,更多学生期望到大城市、大公司、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而对更需要人才的西部和基层地区,以及个体、私营和民营企业单位等却缺乏兴趣。同时大学生对薪酬的要求、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要求也过高,并且缺乏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优势不突出,个体竞争能力不强等劣势。同时理论与实践环节相脱节,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成为制约就业难的主要因素[6]。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思考
高校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在观念、机制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提升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7,8]。
2.1实现3项创新
2.1.1创新思想观念。一是要把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就业是学生当前最大的利益,是最根本、最核心的利益体现,是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高校要把学生能否实现就业作为自己的要求和使命,要带着感情、满怀热情,要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来为他们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要树立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观念。2007年2月28日在教育部召开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对今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出的要求,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紧缺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要转变观念,只有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就业难问题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2.1.2创新体制机制。一是领导机制。要建立校院两级的“一把手”负责机制,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形成校长—校级分管领导—主管部门领导—院系级领导—班级领导—辅导员—教师相互统筹的协调机制。各级领导要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二是工作机制。科学有效的就业工作机制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力保障,要成立以就业指导中心为枢纽、负责好大学生就业的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工作部门。以就业工作指导服务队伍为补充,全面负责学生就业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就业观念的形成与转变等工作,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三是面向基层的引导机制。建立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的引导机制。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服务精神,加强思想教育,联合政府、企业、基层组织,通过政策引导,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深入农村,投身西部,在充分就业的同时,填补基层、一线的人才空缺。四是就业评估考核机制。将就业率作为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量化管理与考核,制定标准,在校内定期公布各学院、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通报各专业就业进展情况,并将就业率作为考核学院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学院效益挂钩。
2.1.3创新方法渠道。一是开拓就业市场。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就业市场拓宽活动,组织专门队伍奔赴各地加强学校的宣传,了解社会需求,进行就业后的跟踪回访,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纳才。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友联谊会,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形成就业市场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社会实践和创新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带动创业教育的开展。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学生创业项目,争取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共建创业服务点。积极加强与校内外科技园区的联系,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引进适合毕业生的创业项目;要科学安排、系统规划大学生4年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内容贯穿始终。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推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案例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做到课程安排规范化、教学内容科学化。定期邀请就业指导专家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校为学生举办就业讲座。四是举办就业招聘会、洽谈会。要充分利用洽谈会的形式,开展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除大型招聘会,逐步加强校内小型洽谈会。各学院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开展各种小型就业洽谈会。积极与各地校友会合作,广泛收集校友信息,在区内各盟市设立校友联络点,发挥校友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吸纳力和推荐力。五是实行奖优促劣。建立有效的就业工作激励机制,推动学校各方面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设立就业工作专项奖励基金和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就业工作好的院系和个人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
2.2加快2项改革
2.2.1专业课程改革。造成目前就业难局面的首要因素就是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各高校要重新定位,根据就业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大力推进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将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结构调整和优化上,课程体系改革更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改革成果的创新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2.2就业实习改革。学校要建立毕业生实习制度,将学生的实习纳入学校整体的规划之中,进行统筹安排,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严格的规制,建立专门的实习机构管理委员会,对实习效果、实习质量进行评估,从而避免就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质量和效果不佳的局面。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增强学生的“真本领”,提高学生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
2.3引导3个转变
2.3.1引导学生转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改变 “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在谋求生存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积累知识,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实现价值。
2.3.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精英意识。目前,我国的就业模式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进,已经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向大众教育模式。但受传统精英意识影响,学生父母和学生本人仍然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这种精英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毕业生无法正确定位的真正原因。因此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精英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才竞争的激烈,鼓励学生到农村从事支教、支农、支牧、支医和扶贫工作,切实转变精英意识。
2.3.3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的惶恐心理。要做好大学生因金融危机带来就业压力的心理惶恐。无论从网络还是新闻媒体,就业难的报道铺天盖地,同时就业市场岗位的缩减和层次的下降以及门槛的升高,都势必要引起学生一定的就业恐慌。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就业优势,在压力面前,沉着冷静,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参考文献
[1] 陈至立.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国务院,2007.
[2]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g].2002.
[3] 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 佚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预定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4-9-29(1).
[5] 邓晓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1):5-11.
[6] 范颖.关注学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师,2005(11):106-107.
[7] 冯熠.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 任国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责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