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本院校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从课程定位、设计原则、教学方法、学习模式、教师团队、评价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反思了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作者的思考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职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效果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正确、专业设置合理、课程结构完善、教学质量优异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如何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求职就业能力的指导与培养,为学生择业、就业、从业等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所新办高职院校,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实践和建设,探索一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适应自身发展需求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需要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们深入思考的主题[1]。
笔者所任职的高职院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这门课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适应了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的态势和本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构建和形成了“全程化”的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这种“全程化”的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要求全员参与进行协作指导。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导方向,因此“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首先意味着这项工作是一所高职院校全体教职人员的责任。因此,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院校内自管理层至一线教师、自专业教师到教辅人员,都必须主动树立就业指导的意识,认真从本职工作出发,相互支持协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2)立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过程指导。wWW.133229.coM这种模式既关注高职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也重视其整体职业生涯目标的规划。因此,它要求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的入学教育抓起,在各个年级阶段进行有步骤、有侧重点的针对性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入高职学生3年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3)依托校企合作进行深度指导。“全程化”模式是讲求实效性、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实现离不开校企合作的有效支撑。通过建立在长效合作机制上的校企交流和互动,就业指导工作不但能够获得实时的行业发展信息和就业岗位资讯,而且能够从中开发出和利用各类就业指导课程资源,使“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能够针对学生专业发展,贯彻到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整个过程中[2]。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是实施全程化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主要途径,这种模式在课程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也体现得相当明显。
从课程定位上看,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程,面向所有高职学生开设。其基本的课程目标指向4个方面:1、认知自我: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调整职业预期,确立科学的求职就业观;2、把握动态:指导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人才需求动态,确立科学的生涯发展观;3、了解政策: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增强就业竞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掌握技巧: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提高求职质量和求职成功率。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选取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集合了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榜样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也实现了由普通的教室向网络环境教学的延伸。这种变化不但拓展了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也延长了进行就业指导的时间,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灵活、积极、有效,更容易实现便捷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支撑了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我院就业指导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并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就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收集的各种职场案例,调查问卷,来自学生的各种观点与讨论,以及选取来自本校毕业生的真实案例素材,不断调整和充实课程内容,将就业指导扩展到创业教育的广阔领域,使课程教学活动不断适应本院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和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用书、真实案例和网络资源的相互补充,为就业指导课程建立了一个可以不断补充和实时更新的教学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的建设成为本课程教材建设的有力支撑。
除了课堂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过程还涵盖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各种相关的文件与法规、参加各种与就业指导有关的专业讲座和专题讨论会、开展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观摩和参加各类校内外的就业招聘会以及进行小型的创业实战等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学过程从普通教室实现了向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经营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社会延伸,使针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逐步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学生、服务企业、鼓励自主创业的课程理念。同时通过班级q群、教学博客、课程网站的建设,各种教学资源的立体整合获得了一个虚拟的广阔平台,得以实现即时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指导的互动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