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课堂对话是现代教学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是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有效教学的途径。课堂对话是开放的课堂,它关注课堂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任务的灵活呈现、课堂参与主体的最大化趋势及学习主体的对话性反思。
论文关键词:课堂对话;过程;参与;反思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应然的课堂与实然的课堂有什么区别?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应然的课堂是师生之间多维的平等对话,在对话的互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而,现实中的课堂却是讲台上的教师“声情并茂”地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教师在为学生“绞尽脑子解惑”,下面的景象是有的人在昏睡,有的人在聊天。结果是学生抱怨上课没意思,枯燥乏味;教师则抱怨学生不好学,不配合,教学效果不显著。如果不及时改善这样的状况,别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恐怕连最初的教学目标都难以达到。现代教学认为,有效教学不是要求教师遵循模式化的教学行为规则,而是要求教师依据现代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做出专业决策,而这需要教师具有反思性敏感和创新意识。为此,高职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关照课堂里学生的生命成长,倡导平等的对话教学。
一、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的特点
课堂对话是指师生双方共同营造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态课堂,师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对话的基础,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生命自主成长;教师则不断提高课堂应变能力,专业自主发展。WwW.133229.COM课堂对话体现师生的平等交往,通过对话,师生发生思想碰撞,不断生成新的火花。在对话的课堂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权威者”。教师完全尊重和接受学生,坦率待人,理解地倾听,设法使自己和班级化为一体,努力创设一种自由、畅流、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氛围。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教师应提供有利于人性内部潜能实现的自由心理气氛,让受教育者在自我促动中成其为自己。高职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呼吁课堂对话。课堂教学是师生特殊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照学生的自主成长,又要创设易于学生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教授的语言只是有限的语言即由语音、语法及词汇构成的语言片段。同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同理,语言学习也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而是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创设易于学生知识内化的学习场景;教学过程要凸显平等对话,即师生之间的多维对话。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是现代教学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并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即课堂实践的过程性、教学任务的灵活性、课堂参与的全面性、学习主体的对话性。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性
课堂实践过程性是指课堂学习意味着互动交往,在交往互动中,师生双方一起分享对知识的理解、学习的体验;同时,在互动中学生不只是获取专业技能,更关键的是提升其职业能力及人文素养。这是师生共同提高、自我实现的过程。现代课堂要关注课堂实践的过程性,高职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更应如此。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训练时,教师要关注语言输出的连续体即一种交际连续体(communication continuum),它的一端为非交际活动(non-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即为了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进行的机械练习(practice),而另一端为则为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即为了掌握语言知识的创造性练习(production)[1]。前者是指较少信息甚至无信息交流的练习活动,近乎一种机械的练习,例如:背诵单词或者段落,简单的句型练习;这种练习既没有交际目的也不存在交际的愿望。后者是指存在信息交流的练习活动,这种语言输出活动可以事先准备,也可以即兴发挥,它是为了某种交际目的及需要而产生的。一般来说,课堂中的练习活动(practice)实际上是位于语言输出连续体两端之间的任意位置。教师要意识到语言输出的重点不是让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机械的、无交际目的的训练,而是创设一种用语言进行真实或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输出训练,即教师在进行课堂语言训练时要努力营造一种易于学生创造性语言输出的语言情境,而不是让学生疲于应付简单的、机械的语言训练。总之,教师要创设富于生机的、学生不断尝试语言创造且能体验成功的语言课堂来取代因循守旧的、大量进行简单语言强化训练的课堂。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任务的灵活性
教学任务的灵活性是指课堂中关于语言项目的训练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话题、陈述的形式、时间安排等,训练更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指出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二者对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在语言输出训练中,教师应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来活化学生的语言知识,其中课堂任务的设计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现象,而学习任务的评价应关注形成性评价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顺利进行而对教学行为及效果实施的评定;其评价宗旨在于为教学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课堂教学任务的评价主体应包括任课教师、班上的学生及学生本人等。这样,对于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及完成的程度如何就不仅仅是个分数的问题,而是让学生知晓如何完成任务及怎样对实施的任务进行评定,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完成任务,学习更意味着交往、团队协作、增加友谊及追求完美。
(三)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参与的全面性
课堂参与的全面性是指教师要打破课堂上的“一言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体验学习过程,生成新知识。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里做到上下呼应,使课堂生动活泼。这里参与的全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全面参与;二是学生的全面参与。教师参与的全面性体现在教师课前针对课程教学进行充分的准备,精心备课,教学重难点成竹在胸;课中教师充满激情,恰当而智慧地把握教学时机,促使学生自主建构和生成课堂知识;课后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思考课程教学目标的呈现形式是否有益于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教学任务的安排是否恰当等。同理,学生参与的全面性也体现在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与课后几个环节。课前学生必须就所学课程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带着对课程的思考以及对课程学习的期盼进入课堂;课中自觉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任务中,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发挥团队精神和小组协作精神去解决一个个的学习任务,及时高效地内化所学知识;课后自主反思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和尝试新的学习策略。在师生全面参与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双方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的学习氛围不窒息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其独立性。
(四)高职英语课堂学习主体的对话性
学习主体的对话性是指“学习是学生同客观世界对话建构教育内容之意义的活动,是同他人对话建构社会关系的活动,同时是与自我对话析出自身和反思自身的活动。”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中学习主体的对话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主体同课程的对话,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主动建构课程知识,这种自我知识建构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它最终将课程知识有效内化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学习主体之间的对话,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团队精神及自主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加强,小组之间的竞争良性发展,课堂提问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即从过去的“教师问-学生答”转化为“学生问-教师答”。三是学习主体自身的反思对话,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学习体验,学生学习从他主走向自主、从他律走向自律。
二、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的反思实践
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是瞬息万变的,教学对象是具有积极主动性、独立思考的人,即使我们能预测他们的行为变化,但不可能完全了解并准确把握课堂活动的细节,只能根据需要调整自身的策略使之与教学对象良性互动并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是开放的课堂,它关注课堂实践过程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任务的灵活呈现、课堂实践参与主体的最大化及课堂学习主体的对话性反思。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捕捉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火花,升华师生情感,创造富有生机的课堂。
(一)课堂教学聚焦语言交际的连续体,课堂实践过程不断深化
在对话的课堂里,语言实践不仅是可操作的,而且要突出其不断深化的活动过程。例如在“英语听力与口语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听”与“说”这两个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过程。为了落实“听”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听力之前教师应提供大量相关的听力背景,其显著效果如下:一是将听力易化成有背景的输入,学生所进行的听力是有辅助的听力活动;二是由于教师在提供背景材料时补充了相应的单词,学生听力实践的焦虑降低并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又如在“酒店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交际的连续体(communication continuum),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由最初的酒店英语单词及句子的听写等非交际活动(non-communicative activities)过渡到接近真实酒店场景对话实训的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通常,酒店英语对话实训在酒店英语实训室进行;学生自行创作对话,模拟酒店工作场景。
(二)课堂教学任务灵活呈现,学习任务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堂教学中语言项目的灵活呈现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语言训练中,每个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自行选取语言项目,项目呈现方式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展开。例如在“酒店英语实训”课程教学中,前厅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酒店服务的前厅客房预订、前厅接待服务、前厅行李服务、换钱、打电话、问讯服务、投诉等几个场景展开。学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人数及兴趣,选取前厅部分2-3个场景进行对话撰写、编排、彩排,然后在班上进行对话展示。在对话展示过程中,学生承担酒店工作岗位的不同角色,这时他们是对话表演者;当他们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时,他们是观众;对话展示结束,学生评价自己所在的小组及其他小组时,他们又是评价者。这样,课堂教学不仅体现了学习任务的灵活呈现,也体现了学习任务的过程性评价。
(三)课堂教学体现人文关怀,课堂实践力争参与主体的最大化
课堂参与主体的最大化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现代课堂应是绝大多数学生乃至人人参与的课堂,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学生乃至个别学生的利益为代价。课堂中总有一些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听众”、“边缘人”,他们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他们对课程学习没有兴趣,而且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体验学习乐趣是实现课堂参与主体最大化的问题所在。课堂参与主体的最大化只能存在于良性互动的课堂里即对话的课堂,它的教学过程设计有益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及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现代教学认为,学生如何参与教学活动,对于其身心发展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作用。学生若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能独立思考,那么他对学习的理解就比较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牢固;反之,学生若是消极、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他在学习上就会依赖教师或者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为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酒店英语”课程小组学习中,小组成员轮流做小组长记录学习过程,教师不定期地检查记录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同时,教师有意识将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使其能及时得到帮助并缓解学习压力。
(四)课堂教学构建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场,课堂学习主体实践对话性反思
正如教师应践行“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展开“反思性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一样,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也必须展开对话性反思。学生主体对话主要体现在与课程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及自我反思学习过程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逐渐从封闭、依赖的个体走向解放、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活动从他主走向自主、从他律走向自律。在“酒店英语实训”课程教学中,学生记录下他们学习的体验及学习的感悟,这也体现他们与课程、与他人的对话。有的写到“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大家懂得互相帮助,也明白了取长补短,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些成员的英语水平不高,但仍旧会努力地参与每次的小组活动,因而使小组对话得以圆满完成。”有的写到“上酒店英语实训课感觉很轻松,不必像坐在教室那么中规中矩,但是我们每个同学却都比坐在教室学习要认真很多倍,有很多的收获,不管是在编写对话还是在对话练习或者模拟表演的时候,我们都很用心地集中精力努力着,或许还是会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们知道只要尽心则无悔。”有的写到“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即将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到时候我们就真正成为了社会人。……还有我们的实习,我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至少在实习的时候是呆在酒店的,那么也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外国人,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景。在大二的时候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酒店英语,对一些常用的酒店交际英语有一定了解,而大三的实训课则突出实训,是对大二课程的一个巩固,更是一个升华。”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能构建一种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场,它促使师生以良好的心境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有效教学的强大驱动力。
三、关于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的几点思考
教师不能教语言,只能创设语言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因为课堂教学中所教的并不是语言的全部,只能是有限的语言。同时,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有其独特性,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学科教学。因此,高职教师应创设开放的对话的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基于此,高职英语课程课堂对话要处理好高职教育教学复杂系统中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高职教育发展,确保教学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语言教学理论、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教育学理论,积极反思所教授的课程,展开行动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职英语教师要主动参加专业进修培训及“双师型”教师培训,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主动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自身职业教育的理论素养及实践经验。
(二)加强高职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独特性和英语课程操作层面的困难,给予英语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政策倾斜,如:尽可能安排高职英语课程小班教学,即使是人数超过50的大班授课,允许教师分班授课。这样,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课堂对话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同时,进一步完善课程实验实训基地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网络技术,使英语课程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在技术手段方面应体现可操练、可实现和易操作。
(三)推进高职课程改革,完善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支撑。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少高职院校已将课程改革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将建设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范式,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水平,尤其是要注重建构技术学范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所谓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技术学范式,不是指在与具体技术(如数控机床操作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研究职业教育课程,而是指在吸收技术学理论丰富营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基本问题的系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