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大学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指导浅析

2015-10-04 14: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高校教育中的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大学生职业发展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在职业目标的导向下,把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作为节点,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高校毕业生约占31%的学生的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无关,43%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专业相关度较低。高校专业教育资源的投入有可能会产生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需要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建设职业指导平台、创新专业教育的模式和方法等措施加以解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教育;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从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把职业目标实现措施的落实、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经验的积累作为关键点,把就业观念的转变、求职择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关节点,在职业目标实现的导向下,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长效的动力机制,成为高校应用型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也是衡量专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通过对河南十余所高校学生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情况的统计、整理和问题分析,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密切结合的措施。
  一、专业教育与学生职业发展适配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对专业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报考大学所选专业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wWw.133229.cOM根据网络调查,大学生所选专业情况如下:(1)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42%;(2)听从父母的决定26%;(3)服从调剂分配24%;(4)根据学校老师的意见8%。
  目前从事的职业和所学的专业对口情况:(1)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的工作43%;(2)专业对口吻合的26%;(3)没关系,但是我的爱好和特长9%;(4)根本没有关系22%。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专业选报还是就业方向,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之间的相关度都比较低。[1]职业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的高低,反映出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对本专业的依赖程度,有些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职业方向选择起主要作用,成为他们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着力点;有的学科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相对较低,提升专业教育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任务较为迫切。如何使专业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相适配,避免专业教育资源可能会产生的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的现象,就成为目前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合作需要加强
  根据对河南本地十余所地方大学2009年、2010年大学生毕业生的去向问卷调查:愿意就业的为86.49%、87.1%;有升学意愿的为8.26%、7.9%;想自己创业的为5.25%、6.12%。学生职业发展选择方向的趋向多样化,怎样使学生能够依托自己所学专业去就业、创业?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给予合适的指导:
  1.指导学生职业选择回归理性和科学性的任务重大。虽然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指导下,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但由于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职业意识不强,职业规划能力较低,其职业选择必然产生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2.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指导。不同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不同,职业技能要求也有差别,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教师要对不同专业教育实行分类制定指导计划,尽量使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相适配。
  3.学生职业发展顺利与否,关键是职业素质提高和职业经验积累的状况。这既要求各高校除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外,学校还要重视建立校内外各种职业(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要求组建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提高指导水平;也要求全程化的营造职业教育氛围,举办各种职业实践活动;更要求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职业体验、岗位见习机会;
  4.对学校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各高校一方面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另一方面重视跑学生就业市场,而忽略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职业发展的辅导教育。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什么职业没有清晰的目标。因此,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的现实看,高校的职业指导资源分散,没有统一有效地管理机制。目前各高校的职业指导资源基本是这样的模式:课程教学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担任;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处组织;各种竞赛活动由团委学生处开展;个性化咨询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实施;毕业生实习由教务处(有的学校是学生处)管理;职业实践活动由各系院指导。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应该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主体,进行统筹规划、部署安排、整合资源和实施落实。
  (三)创新创业教育极需加强
  目前大学生中有创业兴趣、拥有创业潜质、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人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可观的大学生创业的群体。全国高校中除少数高校(如中南大学、湖北理工大学等)外,大多数高校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对于创业教育的关节点,如创业普识教育(系列讲座)、强化教育(选修课)、实践平台(实训基地)、创业体验(顶岗实习)和咨询指导等,与学生的创业要求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专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结合的建议
  (一)观念创新,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提高对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
  1.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
  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工作是保障大学生利益的根本所在,学生上大学的直接目的是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职业获取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乃至生命质量。因此,高校职业指导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指导帮助,使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尽量和所学专业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学专业教育资源。
  2.建立全局观念
  职业发展指导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就业率,既关系到各高校专业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在实施“一把手工程”的前提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开展工作,要求系院每个教职员工既要心系学生,各司其职,又要相互补台,通力合作,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转;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扎实的专业知识。

  3.增强综合观念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与系院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教学等产生着密切关系,是专业教育联系社会市场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改革起着导向作用。高校在注视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使职业指导和专业学习充分结合,为大学生走向专业工作岗位发挥最大的力量。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对学生选择的目标职业和职业目标与专业之间进行个性化梳理,分析学生职业选择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在所学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职业规划澄清。主要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自己优势和特长
  指导学生通过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两个环节,对个人的性格、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进行认知和360度评估,结合所学专业选择出3—4个适配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找出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切合点,从而提高职业发展的自信心。
  2.指导学生认识职业世界,进行目标职业决策
  指导学生对自己所选的3—4个职业方向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认识各个职业的生存环境、发展趋势、从业要求及工作岗位特点,在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进行目标职业决策,即进行职业类别、工作岗位和从业地点三个内容的选择。
  3.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学生通过swot分析,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通过总目标分解,确定人生阶段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撰写出职业生涯规划书。指导教师对学生职业目标确定的可行性、实施措施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大学阶段职业规划安排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指导。由学生再修改、制定出更适合自己、更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三)搭建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训练平台
  1.专业教育平台
  (1)加强专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充分利用板报、橱窗、网络及学生班会等形式,以本专业毕业校友职业成功的案例为宣传主题,营造专业教育氛围,增强学生选择本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专业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的职业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匹配;(2)加强专业课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结合度。各教学单位应要求专业课教师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职业选择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的与之相结合;(3)各专业课的实践环节教学安排,要考虑到学生职业选择的情况,把实践环节教学与学生职业目标实现充分连接起来。
  2.职业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各种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在不同时间阶段划分不同的训练主题,结合专业知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训练活动。
  3.毕业实习平台
  长期以来,毕业实习较少考虑学生的职业选择情况,这是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实习效率低下或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第一,转变观念,把毕业实习和学生所学专业、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应充分考虑职业选择因素,应建立二者兼顾的实习基地。第二,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重视实习措施的落实和对实习过程的督导。在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了解工作岗位要求,掌握岗位工作技能,联系就业单位,通过不断地实践过程,具备上岗条件。
  4.咨询服务平台
  由于学生受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明显,如果某些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较低,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开展职业咨询活动,就成为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咨询主要采用:(1)氛围营造。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素质提高、心理挫折应对等,通过开设讲座,利用电视、电子屏、网络、橱窗、板报等形式给予指导;(2)一对一咨询。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给予个别指导;(3)团体辅导。将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指导学生解决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