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就业视角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体系的分

2015-09-26 08: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简介:刘建(1979-),男,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泰山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课题编号:XY201310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30-02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办学规模也有了长足进步,到2012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达57.62万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能忽视,特别是学生就业去向与行业需求错位的矛盾日益凸显。
  据有关人士的调查显示: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本科生的行业内就业率大约在10% ~20% 左右,几年后流失率高达20%~70%。[1]王佳(2010)以山东省为例,对2009年山东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显示:2009年山东省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就业毕业生中升学、出国、参军的约占4.2%,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约占0.7%,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为29.54%,从事其他行业的约占60%。[2]一项针对泰山医学院2005-200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8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显示:约5%的毕业生考入了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1%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29.6%的毕业生选择旅游行业,从事其他行业的约占64%。
  上述调查折射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特点:行业外就业占主导,就业领域宽泛;行业内就业率不高。结合这一特点,为更好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笔者认为必须从源头上认真研究和审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合理确定该专业的目标定位,最大限度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偏差,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方面的研究
  赵丹丹(2012)针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难就业”和“非本行业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意见。[3]陈向红(2011)探讨了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就业能力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给出了实践教学方面的建议。[4]邓秋霞(2010)分析了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三低”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5]王奇(2008)认为旅游本科院校应以就业能力提升为中心改革教学过程和方法。[6]
  2.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方面的研究
  薛宝琪(2013)认为要实现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需要构建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7]张涛(2013)构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8]何天祥和钟志平(2012)设计了培养应用型中高级旅游人才的新方案。[9]高永丰和招建贞等(2011)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10]
  可见近年来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方面及培养方案构建方面是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研究层面,然而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供需矛盾错位方面,针对行业外就业方面的研究关注不够,特别是鲜有把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培养方案设计联系起来的系统研究。为此,笔者将从就业视角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和优化,构建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
  三、现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需求错位
  根据教育部1998年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先后制订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然而这些培养方案的目标大都定位于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中高级管理人才”。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亦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能力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众所周知旅游实业界需要的是能在“旅游一线工作的员工”,[11]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希望这些毕业生能立足一线稳扎稳打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越来越不适应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供需错位的矛盾不断加剧。
  2.培养理念狭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我国大多高校普遍秉持着“教育人是我的事而就业不是我的事”的培养理念,逐渐拉开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造成了上游和下游的脱节,出现了企业选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矛盾。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高校的责任不应止于专业教育本身,而应将其责任延伸到下游的就业教育上来,着力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和企业需求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教育的指挥棒,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用有所长,提高招聘的效率。
  泰山医学院努力协调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目前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信息的统计、上报,并向社会发布毕业生求职信息;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及时发布,可见就业教育还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收发方面。
  3.培养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大致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大板块。必修课强调专业的基础性和统一性,保证学生具备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学识结构。选修课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具有特殊的竞争力。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体系和自主学习的一致性与灵活性。实践课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当前一些院校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理论上的高层次,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同时缺乏严格的实习制度或者不按照规定实习,致使学生缺少必要的专业实践和实习。[12]
  由图1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分结构图显示可见: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比例达到68%,选修课程占12%,可见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统一性教学,学生自主选择性低,这就使培养的学生同质化倾向严重,非常不利于打造学生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在就业市场中无疑处于劣势地位。实践课程仅占20%,而且有些实践课程还没有真正发挥 效果,因此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四、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设计
  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以有利于就业为导向,本着本科教育属于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特别应考虑一方面要拓宽学生基础知识面和兴趣面,迎合行业外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实践和应用能力,缓解行业需求错位的矛盾。
  1.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特色鲜明,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案的设计应着力培养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素质技巧和品质能力,以实现学生充分就业为最终检验指标。图2显示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以管理学为基础,外语和医学两大特色。一方面该专业开设了与英语专业相同的英语视听说、日语等课程,外语类课程占到总学时的48%。目前外语特色已经非常成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熟,图中用实线显示旅游英语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依托医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和旅游常见病急救知识,开设旅游常用医学、急诊医学与食品营养学等课程。目前医学特色还不够鲜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学生还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图中用虚线显示,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完善提高。在学科的渗透方面要加大探索力度,真正做到特色融入旅游课程,旅游课程反映特色水平,而不是简单的拼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特色鲜明、融会贯通的毕业生队伍,在人才竞争中真正脱颖而出。
  可见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管理学、外语、医学等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新兴专业。围绕社会发展需要,正向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又掌握管理与旅游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队伍而不懈努力。
  2.培养理念延伸,打造动态系统教育格局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界普遍秉持着“关门办教育”的培养理念造成了上游教育和下游就业的脱节,人才供求矛盾日益严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专业教育自身,而应将其触角延伸到下游的就业上来。因为下游通畅了,上游高等教育才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理念应走出专业教育的层面,注重兼顾入门教育和就业教育两大板块,打造动态系统教育格局。图3旅游管理专业动态教育格局示意图所示,培养理念宽广,至少要兼顾入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三大板块。
  当前这“一入一出”的教育板块相对薄弱,涉及学生专业认知和学生定位以及就业教育方面课程比较欠缺。入门教育对大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努力方向,是造就高质量大学生人才的重要环节。
  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山东省,属于本科二批录取的生源,录取时很多一志愿未录满,大部分为调剂过来的考生。新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填报类型和旅游认知程度,安排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耐心的专业指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让学生对本科通识教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忠诚度和热爱度。第二,学生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不容忽视。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都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走一步算一步,最终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因此务必对学生进行定位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学有所用是高校教育追求的普遍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就业教育至少涵盖创业教育、应聘技巧教育、公务员考试教育、深造教育等,努力为学生进入工作领域搭好跳板。同时就业教育又进一步指导入门教育和专业教育,如此循环下去,动态系统教育格局初见端倪。
  3.培养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三大课程板块比例合理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目标实现的关键,是执行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为了赢得就业市场上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应该优化,做到三大课程板块比例合理,可在保留必修课一定比例情况下,适当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针对管理学、经济学、会计、财务管理、政策与法规、文化、礼仪等课程进行深化教学,适当减少大学英语、形体训练、高等数学等课程比重;增加音乐、演讲、舞蹈、民俗品鉴、计算机软件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旅游常用医学、物流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和特色,打造基础雄厚覆盖面广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赢得成功。
  20%的实践课程说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为此,泰山医学院正在筹建高规格的数字化实训室,为学生在校提供实践锻炼的必要场所;培养模式多元化,坚持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对于饭店管理、旅游文化、民俗鉴赏等课程,可以采取现场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建设亦尤为重要,特别是师资方面的建设迫在眉睫。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笔者以泰山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就业视角搭建了培养方案的大致框架,这些粗浅认识,旨在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从上游教育层面进行积极探索。篇幅所限,诸如优化课程体系、特色学科融合、师资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梅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77-81.
  [2]王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41-42.
  [3]赵丹丹.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就业,2012,

本文选自《中国电力教育》2014年第1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