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办学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高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因此,实践教学课程,特别是相关专业主干实验教学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得以应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能科学地评价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考核模式的缺陷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教学多以计算机仿真、模拟为主要手段,依托不同专业课程,主要开设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如计量经济学,设计创新性实验如电子商务,综合性实验课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涵盖国际贸易专业主体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谈判等。
(一)重结果,轻过程
以广东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为例,该课程曾先后采用实验报告验收式、实验考试、笔试实验成绩评定等方法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财经类实验课程考核)。通过实验报告可以大致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但该评定方式有可能给实验不认真而抄袭实验报告者提供可乘之机,客观上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养成。实验考试式成绩评定是课程实验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地进行实验考试,依据实验考试的情况评定实验成绩。笔试实验成绩评定是出试卷进行学校统一的闭卷考试,让学生根据题目对实验理论、原理和操作技能进行解答,考核学生分析、 解决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笔试实验成绩评定方式既强化了学生对平时实验的重视,也强调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理念,但该方式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整体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有可能形成片面考核。总体而言,这些考核方式都重结果而轻过程。对于财经类实验课程而言,实验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形成结果的过程中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
(二)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考核缺乏规范的考核体系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整体考核,在平时成绩的评定中,仅靠出勤率及对个别问题的解答情况来衡量也略失偏颇。实践能力并非完全通过课堂得以体现,学生的课后工作量无法衡量,。
二、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教学的特征
专业综合实验课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而言,是一种业务能力培养及提升的有效途径。借助SIMTRADE软件,学生可以较完整地模拟进出口业务流程,并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高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教学中,广东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具有如下特征。
(一)综合性
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涵盖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内容,模拟进出口贸易过程,涉及营销、贸易、金融、英语、保险、运输等方面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外贸专业知识运用、沟通交流、解决突发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运用方面,可以细化到市场及产品选择、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租船订舱、商检报关、保险、结算、单据缮制等,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二)开放性
实验课以SIMTRADE软件作为实验平台,在校园局域网内全面开放,实验地点不受限制,课后可以继续学习。同时,教师提前发布实验要求,开放实验内容。
(三)自主性
在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负责实验课前期系统使用答疑以及实验过程中的知识点辅导,掌握实验进度。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动地位,在实验内容及进度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由讨论、独立思考,共同解决问题并分享经验。
三、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路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确保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一种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课程学生考核模式极其重要,且能为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提供参照。
(一)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考核体系
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没有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主要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决定总评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取决于学生课堂出勤率和平时实验完成的情况,而期末成绩则由实验报告成绩或闭卷考试成绩决定。虽然兼顾了平时及期末两方面,但由于缺乏细化的指标,考核无法涉及实验过程中知识积累及应用过程,有失偏颇。
科学的考核体系需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体现公平合理。故而,需要设计能够体现知识点、语言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应用熟练程度等方面的考核体系,从不同程度循。
(二)以人格本位与能力本位为考核宗旨
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大纲为基点,以实验过程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该实验课涵盖了国际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一门可以作为校内实习的专业实验课,需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行选择角色,合理安排时间,发展自己的事业,并运用所学来应对进出口业务中的变化,在这种过程中管理和发展自我,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借助SIMTRADE,学生成立自己的公司,扮演进口商或出口商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创造更高的效率,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口头、书面交流与对方达成一致,与他人合作及交流的能力得以锻炼。还有部分学生,在完成多笔业务后,总结出口报价、单据缮制的经验,并将其公式化,经验得以推广。经过这些锻炼,学生不仅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还将所学数据处理的知识灵活应用。专业综合实验课是学生在校学习与适应社会的一种过渡,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得以训练。同时,积极向上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合作能力得以锻炼,体现“人格本位”补充和完善“能力本位”的新理念,这两者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
(三)考核内容应涵盖国贸专业知识
专业综合实验课在考核内容上应多方面涵盖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细化教学大纲知识点,结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将内容考核贯穿实验过程。对于要求重点掌握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相关知识,通过期中考试进行考核,及时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在后半学期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利用综合案例的考核解决业务问题,要求学生查找案例或根据自己所做业务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外贸英语函电则通过实验过程中往来邮件进行考核。
(四)注重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考核方式上,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采用多方位考核,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入成绩考核。在综合实验过程中,学生对软件使用及业务的熟练程度是循序渐进的,业务能力是逐步提高的,这种进步需要在考核中体现出来,从而避免以学生最终成绩定学期成绩,也可以减少实验报告抄袭而引起的不公评分。
四、国际贸易专业综合实验课考核模式改革的保障机制
为保障专业综合实验课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完善实验课考核制度
实现多方位、过程性的考核,需要有完善的实验课考核制度,明确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合理、科学地分配各考核指标的比重,并严格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二)加强考试信息反馈
改革后的考核模式注重过程及考核反馈,在案例分析、期中知识点考核及实验过程考核后,应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学生根据考核情况改进学习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这些可以通过BLACKBOARD平台实现,在期中知识点考核结束后,会立刻出成绩并告知正确答案解析,案例分析则借助BLACKBOARD平台中的小组讨论进行案例交流和分析,并在论坛上加以解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经验等也可以在该平台上交流学习[4]。
(三)建设高质量的题库
对于专业课知识点的考核通过BLACKBOARD平台完成,这就需要建立高质量的题库,题型要多样化,体现公正性和严密性,在多样化的考核中体现合理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崇彩,胡月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实践课程多维考核模式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1).
[2]吴建强,李琰,齐凤艳.全开放、自主学习模式下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1,(4).
[3]韦海鸣.经济管理类专业多样化考核体系构建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0).
[4]刘娟.关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课建设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收稿日期:2013-10-02
作者简介:刘娟(1979—),女,湖北襄阳人,广东财经大学经济贸易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