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论文

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2015-08-31 11: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创新。
  一、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机结合。
  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分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分割,知识排序的方式与知识习得的方式分割。这些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二)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一刀切”。
  传统教育在教学管理形式上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中心,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教法上强求统一,在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把考试作为评价课程的唯一依据,过度强化了考试成绩的反馈作用,不太重视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被忽视,同时容易使教师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造成教学效果较差。
  (三)传统教学模式下毕业生的表现。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毕业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相对比较差,主要表现为动手操作能力差、综合职业能力差、自学能力差、再就业能力差、个人发展潜力小。
  本校的教学现状也不例外,尤其是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虽然学校领导、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作出努力,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仍然无法改变这种现状,甚至出现学生就业趋向越来越不对口的现象。这从大的方面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愧对社会;从小的方面看,则是愧对了家长和学生。因此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了当务之急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来调动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探索出一套既科学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合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对策
  目前中职机械专业教学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不多,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思想、原则、策略并上升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技巧,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笔者在提高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形成一套有效的培养模式。
  (一)制定总目标
  制订项目实训课程开发的方法和要求,构建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实训教学项目课程教科书体系,指导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成效,推广研究成果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是:一要体现机械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个人与集体智慧的价值,提高教学效率;二要促进学习型教研组的构建,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及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三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研究这个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主要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等方法。(1)制定合理的教学、实训模块,供学生选择;(2)对教学、实训模块制定教学流水线;(3)实施改“课程制”为“项目制”的教学实践;(4)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来检验评定教学质量。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探寻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
  (三)主要模式
  1.教师合作教学模式。
  以一个具体的任务为驱动,在本学科内,教师围绕这个目标任务开展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统一教学要求,规范教学行为,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实现资源共享,产生合作效益。以CAD/CAM课程为例,由多位专业教师,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CAD与CAM软件、数控加工工艺、数控铣、数控车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制订学期目标任务,让相关教学内容既体现出各课程的原本知识结构,又符合中职学生本学期的定位和知识水平,合理分配学时,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本学期的目标任务。 (下转第45页)
  (上接第36页)
  2.学科渗透教学模式。
  以一个项目为向导,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以及专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教研活动,体现学科专业之间知识的渗透和整合,并开展学科与专业教学的整合实践,共同进行课程设置,编写学科与专业之间的整合实践教材,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根据机械专业的特性,以及知识的连贯性与渗透性来开展渗透式教学。比如“小”渗透模式:把机械基础与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与CAD,CAD与CAXA,职业生涯与数控实习两两结合在一起进行渗透教学。“大”渗透模式:把机械识图、械械基设计础、CAD、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铣、数控车等课程全部整合在一起,设计成基于生产过程的大项目,直至完成某一产品的加工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整个生产过程的来龙去脉。“大”渗透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CAD/CAM类课程为对象,前辐射到机械专业基础知识《机械制图、识图》,后连接数控加工。又如,CAXA 学科可以与模具、数控专业结合,共同进行课程设置,编写学科与专业之间的整合实践教材。再如,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教育、德育等学科整合到专业教学上,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校企互动教学模式。
  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把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教给学生,并让学校专业教师从中了解最新的行业、企业信息,利用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企业技术人员通过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交流,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能力实际,帮助学校教师改进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等,以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学生。例如,学校邀请企业专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甚至可以根据某一(系列)产品, 进行实训课程开发,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在实训中也能真实地体会到实际的生产状况,了解实际的生产过程,尽可能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
  中职机械专业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要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有一支良好的教师团队,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探索与研究。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社会生产实践,才能普遍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吴林峰,杨振中.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
  
  【作者简介】庞寿平(1965- ),女,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与科研。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