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三段四环”课堂创新的

2015-07-28 18: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内涵及基本范式
  (一)“课堂学习任务单”的概念
  “课堂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生认知需求设计的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任务方案。它以“任务单”为媒介,以“学习任务”为核心要素,是教与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也是教师导学的有效载体。
  (二)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
  1.预设性原则
  每一个任务都是教师在课前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经历、情感等)的了解的基础上所设计的,是课前预设的学习任务方案。
  2.目标性原则
  每个任务是由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转化而成的,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研究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清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的是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逐一呈现教材的内容。
  3.学科性原则
  “课堂学习任务单”上呈现的任务项目是依据一定的学科特点设计的:语文学科侧重于情境创设、促进文本理解和限时作文模仿训练;数学学科侧重于练习巩固、变式训练、拓展训练和规律发现;英语学科侧重于阅读理解、语法训练、单词巩固和限时作文;科学学科侧重于实验设计、数据解读、新知识获得和重难点突破;社会学科侧重于知识对比学习、概念辨析、案例分析和新问题的提出。
  4.学情性原则
  一份好的“课堂学习任务单”是以学生“学”的视角来设计问题的,能很好地把教师“教”的思路转化为学生“学”的思路,真正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所以,任务的设计必须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性知识,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独学)解决;对于拓展性知识,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对学和群学)解决;对于提高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小组间交流探讨或教师点拨指导解决。
  5.简约性原则
  基于“课堂学习任务单”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若干个任务来完成教学的,任务是课堂教学的“线索”。每堂课的任务数量一般不超过4个,有的甚至可以是1个(或1个问题链),只要能促成教学目标完成即可,因而是简约的。
  (三)“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基本范式
  “课堂学习任务单”的基本范式如下:
  (1)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单
  (2)学习任务
  ★任务一
  ××××××
  ★任务二
  ××××××
  ★任务三
  ××××××
  ……
  (3)学习评价:×××
  二、“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1所示。
  在“三段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中,“三段”是指把课堂45分钟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各具特点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这是引课部分,所用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第二段是“实施任务,建构智知”。在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和教师的点拨、指导,与事物、同伴、教师进行多向互动,在动态生成与自我反思中体验知识的活性与价值。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建构起新的知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寻求智慧的生成。这是核心部分,所用的时间在35分钟左右。第三段是“总结提升,活化能力”。通过让学生言说一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能力、概括能力、掌握核心知识的能力等。这是课堂知识升华的部分,时间在5分钟左右。
  “四环”是指第二个阶段中每个任务的完成大致分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当任务比较简单时可省略)、班级展示、教师点评。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教师用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做到:静思独想。限时完成任务,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现场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由于考试也是在限时中完成的,所以,这一环节的经久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
  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后,为小组合作交流作好了质疑问难的准备,所以在合作中可以相互启发,不断能解决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甚至还会打破教材的局限,探索更高、更深的问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得到同伴的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增强学习的信心,增强团队的归属感,养成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环节:班级展示
  学生展示的形式有多种样式,可以在原地口头表达,也可以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还可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演示。当同学在展示时,其他学生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若有不同意见要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课堂中,学生的发言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形成的,能促进自己内部对话语言的产生,其结果是:思考的内容更加真实,获得的经验更加生动而丰富;同时,学生通过班级展示,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四环节:教师点评
  在学生展示环节,当学生点评不到位的时候(遇到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问题),教师要引导、点拨、补全,必要时进行讲解,甚至要讲深讲透,要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深刻性,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在任务完成的四个环节中,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话语权,努力做到“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教师的作用始终是一个倾听者、牵引者、促进者、引导者,是站在学生背后的人。
  三、实践成效
  (一)实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课堂学习任务单”使用的四个环节能把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核心知识的能力等都能得到增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发挥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是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小,在各方面还很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作为就体现在任务单的使用上起到一个点拨、牵引、激发的作用,是站在学生背后的人。
  (三)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课堂学习任务单”开发和集体备课的结合,将备课核心引到研究如何使教材与学生更好地结合上,从学生学习特征出发精心设计问题,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四)提高了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
  “课堂学习任务单”导学,很好地把教师“教”的思路转化为学生“学”的思路。因此,任务单设计强调的是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对提高教师分析教材、解读教材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五)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
  由于“课堂学习任务单”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不会挤占学生的课外时间,学生期中、期末复习时只要把原来做过的任务单拿出来“温故而知新”即可,不必花大量的时间重复做题,学生课外完全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任务单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且每次使用后都放在学校的资源库里,下一轮使用时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这使得任务单的质量更高,也减少了教师再次设计的时间,能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实践反思
  (一)要不断提高任务设计的质量
  由于每个教师的学识、能力、眼界、智慧不一样,对学情的把握不一样,对同一文本会设计出不同质量的学习任务。如何设计出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度的学习任务,使设计出的任务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二)要定期对学生合作学习小组长进行培训
  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关键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所以要阶段性地对小组长进行培训,提高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对学、群学的指导能力。
  (三)学生评价必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感觉学习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小组赢得荣誉,以使他们始终有小组的归属感和温暖感。
  (四)学生展示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
  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要采用多种形式,要鼓励学生之间的提问和理答,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倾听和对话的课堂文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