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纠错策略的几个技巧

2015-07-28 18: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语言错误是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它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正如英语谚语“The more mistakes you make, the better student you will be”所言,一个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犯过的错误越多,那么他的经验将越丰富。[1]这是符合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规律的。教师是语言的传授者,在教学中要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面对学生的语言错误,要有针对性地对错误类型和错误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适时采用和调整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引导学生在犯错、纠错的过程中巩固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益,这无疑对一线教师的课堂纠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纠错策略。
  一、课堂纠错要有前瞻性和选择性
  每堂课都有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而不应因纠错而偏离教学目标。,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中训练流利程度要胜于准确性。学生试着独立地运用语言,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必要的帮助,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要使用的语言,而重点不是检查学生的准确率。综上所述,课堂纠错要有提前量、选择性,而且纠错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而对一些过难或次要的知识点,可以放到课后单独给学生解释或在课后练习中指出。
  二、课堂纠错要找准时机
  有研究发现,学生喜欢的纠错时机很大程度上是由错误的类型或教学活动的目的所决定,但学到较高程度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及错误性质选准时机,恰当纠错。
  教师应在课堂中把握纠错的时机,对学生的语言练习及表达错误进行反馈。课堂纠错大致可以分为直接纠错和侧面提示两种类型。
  新知初授期的侧重点是语言的准确性。在这个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在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学生理解并通过一定的训练,从而达到语言的内化。但这个时期,学生对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够,还尚未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习惯,因此学生很容易犯错,而且都是低级的语言错误,频率也高。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可以直接纠错。直接纠错是指学习者出现错误时,教师打断其语言训练或实践活动,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让学生改正)。这种纠错方式常用于旨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而进行的机械操练或侧重语言精确输出的各种练习中。[3]这样的纠错要准确、具体、形象,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说明、板书示范等多种形式来直接纠错。例如,教师可以用疑问的语气来重复学生语言错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纠错,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来参与纠错,这样有利于课堂师生话语交流的通畅性和互动的维持,也有利于学生对语言项目的掌握。
  交际性操练或有意义操练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相对于语法它更强调内容、信息。如果是与语法有关的错误,像人称错误,教师一般不要直接纠正,可侧面提醒,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加深了其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流利度的交际练习中要注意纠错的时机,恰当纠错。如在新知教授、一定量的训练后,应放手让学生去运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忌讳在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不断地打断学生的语言表达去纠错,这是非常不可取和不明智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持续地参与课堂学习,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感;不利于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实践的习惯;不利于学生语言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为此教师要启发式地、交流式地引导学生,注意把握纠错的时机,这样既达到了纠错的目的,又增加了语言训练和实践的机会。那么学生就能在教师的鼓励氛围中大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在错误中求进步,从而真正形成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课堂纠错要讲究方法
  课堂纠错要做到既鼓励学生流利地表达,又能使他们得到纠正而不影响学习积极性,方法很重要。纠错方法是否合理比纠错本身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纠错方法。
  1.无负担纠错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学指导下构造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纠错不能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而应体现启发性、指导性和商讨性,对学生的错误予以适当的宽容。如果教师的纠错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将学生的错误武断地归结为其不努力、不认真、不仔细,学生的心理负担就会加重  下一页

错,学生就会达到完全正确表达的程度,对学习英语越来越有信心。同时教师给学生纠错时态度一定要温和,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在帮助自己,而不是故意给他难堪。总之,在教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同时, 应尽量减少那些抑制表达语言的因素,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的自信心。[4]109要让学生不怕出错,上课敢开口,愿开口,慢慢地就会从开始的“能开口”变为“善开口。”
 2.听长法纠错
  “写长法”是一种鼓励学生写长作文,采用肯定正确和优点(暂将错误搁置一旁)的写作评价方式。这种鼓励式重复的肯定性作文评价方式比严格纠错更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二语习得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犯错误是其语言在发展,是其正在学习的标志,所以该过程中的出错具有天然合理性。在儿童习得母语中,也经常犯错误,但大人很少采用否定式的纠错方式,而是用鼓励式重复的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是在大人的惊喜和不断的肯定评价中将语言学到手的。[5]“写长法”与大人对儿童的鼓励式重复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典型的快乐式纠错。给正确的加分,对错误的不扣分,巧妙地对错误“视而不见”,这是纠错观念的大转变。笔者由此得到启发,在课堂中采用“听长法”,多倾听,多肯定,多重复学生易错但正确表达出来的内容,让学生在对比甄别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或知识盲区,达到纠错的目的。采用“听长法”,学生的自信心增加了,敢于表达了。每当表达结束,学生会有一种“我竟然能说这么多正确句子”的成就感,这是“听长法”的心理暗示。如果逢错必纠,学生就会有“我怎么老是有这么多错误”的挫败感,这是“挑错式纠错”的心理暗示。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同的,因为人是靠长处立足于世,而不是靠短处立足于世。不纠错不是鼓励犯错,而是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随语言能力的提高自行改正。
  3.其他方法纠错
  可让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记录自己或同学在发言中犯的错误,并找出原因,在错误收集中不断自省,达到掌握正确知识的目的。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合作性的活动,纠错也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可让学生向同学、教师,甚至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请教,纠正自己的输出错误。到相关专题训练时进行提醒,而不要在平常的课堂上直接纠错。对于那些学生常犯并难以自我纠正的错误,可通过教师重复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发动全班学生集体加以纠正。而有些情节复杂的则可课后单独纠错。教师还可将小错误记录下来,设置专题课,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活动,鼓励学生自查自纠,互查互纠,把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留给学生。
  四、课堂纠错要因人而宜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学习也是一种复杂的活动,诸多因素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学习者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信心。教师要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善待错误,掌握好纠错的原则。
  1.宽容扶弱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尊重他们就得从一个个不起眼的纠错开始。对待他们表达上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可以在课后个别纠错,千万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同时,教师要遵循对“错”不对“人”的原则,不要在学生语言出错时借机发挥,由语言错误牵扯到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批评。并在纠错中多运用礼貌用语,如:Would you plea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对学生的错误纠正用请求而非强迫,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如在作文批改后的作文讲解时,可以把有代表性的错误摘录出来,做成幻灯片,让学生自己来纠错,并且辅助一定量的同类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得。
  2.区别对待
  学生的情商有高有低,因而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挫折承受力强的学生喜欢当场纠正,因为他认为自己过后会忘记,而挫折承受力弱的学生则喜欢课后纠正,因为他觉得当着同学的面被老师指出错误很难为情,就会听不进老师的解释。因此,教师在纠错时要区别对待,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纠错时机,使纠错的功效达到最大化。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便于因材施教。
  过多的纠错会使学生处于自卫状态,进而使他们避免使用复杂结构并将注意力放在形式而不是意义上,不利于语言习得。但如果放任错误不管,则会使学生将错误内化,也会影响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纠正语言错误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4]108因此,教师要积累不同条件下的错误取样,提高分析力度,改进分析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不同时间的错误、不同程度的错误采取不同的纠错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一种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