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学生欢迎度不高,复习效率低下的现状分析了主要的原因,结合典型的教学实例提出了几种既能优化复习教学又可调动学生积极性,既能做到高效又可减负的几点做法.
高三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复习课现状是,学生欢迎度不高,复习效率低下.反思我们的课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多数元素及化合物复习课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平淡,“知识点回顾”环节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二是只注重解决学生的知识遗忘和典型例题的归纳,忽略了高考原创试题要求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下调动既有的知识存储,迅速准确切入问题关键的能力;三是师生浮于表面,没有思维的深度,使原有知识性的缺陷没有得到解决,思维品质没有得到提高,能力的缺陷没有得到弥补.
一、 删除枝叶突出主干,形成知识的内在关联网络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繁多、零碎,但根据彼此之间的联系可以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联系串成一个知识网络,建立知识间本质的联系,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例如,铜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中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讨论,而是分散到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学习.初中学习氧化铜是黑色物质,具有氧化性;高中化学必修I资料卡片介绍了简单的铜盐知识,选修五介绍了新制氢氧化铜与含醛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等性质.由于知识呈现的不系统使学生在复习时易形成“盲区”.我们在复习时可以整合同类知识,调整知识排序,形成有序,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网络.与无机物之间的的关系(主要搭建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网络关系);与有机物之间的联系(主要关注氢氧化铜与醛基作用转化为氧化亚铜,氧化铜被乙醇还原为铜单质的两种转变,以及物质转化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关系);与物质结构的联系(铜晶体的堆积方式,铜的络离子杂化轨道形式及结构的确定);与实验之间的联系(硫酸铜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的讨论,制备氢氧化铜为什么会出现黑色的沉淀?)这样的课堂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更能让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保存,较长时间不被遗忘,有利于知识准确,快速的被提取,迁移,联想.
二、 活化知识的呈现方式,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
在复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过程中多数老师采用的是结构、性质、用途三方面的单轨逐层推进,进行知识点的罗列,重复和再现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梳理,能给学生全面的知识覆盖.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结果是经常的抱怨:“这道题已经让学生做了8遍,讲了8遍了为什么还错呢?”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教学形式太过平淡,刺激不了学生深究的兴趣,二是过于全面反而增加了学生的不必要的复习负担,三是没有从原理的角度深化知识.重点解决的是学生知识的遗忘,制约了复习效果的放大.我们可以根据复习的重点、结合选修模块中有关要求及考查热点,对复习内容重组与整合从用途出发,从实验出发,从解决异常现象出发设计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串解决这些问题同样能够实现知识复习的目的,同时又能深化,升华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能激活学生深度参与的热情,效果就会更好.例如,复习硝酸时我们可从应用入手,或者从疑难实验问题入手,设计如下问题串:①浓硝酸如何保存?②铜片加入稀硫酸不反应,如果加入某白色晶体,溶液也会变蓝为什么?还可以加入哪些溶液实现上述变化?③硝酸钡溶液中通二氧化硫气体,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④总结制备硝酸铜的各种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从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性方面评价各方法.⑤绘制氮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进行展示交流.如,“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复习可以打破填表对比的惯例活化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复习效率.环节一:从促进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先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训练(给题目要求课前完成,课堂分组检测),教师进行点评.环节二:多角度的审视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展开针对性质应用的发散讨论①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CO2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②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现象是什么?为什么?③我们书写的方程中哪个可用作泡沫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用碳酸氢钠而不用碳酸钠的原因是什么?④Al3+与HCO-3 反应的原理和AlO-2与HCO-3反应的原理不同在哪里?⑤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方法都有哪些?因此在复习教学设计中,多一些逆向思维的习惯,从用途出发,从实验出发,从解决异常现象出发均能活化知识的呈现方式,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收到良好的效益.
三、尊重事实超越事实,提升思维品质
化学反应的具体事实十分繁杂,这也是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我们的复习课更多的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具体的反应,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掌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具体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超越具体事实的认识,进行深层思维的能力.例如,铜和浓硫酸的教学环节,一般教学只停留在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这个层次,但事实是溶液中有黑色的物质生成,那我们还应该有些深层的思维.①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和将浓硫酸加热到沸腾在加入铜现象一样吗?②前者试管中的黑色物质是什么?试写出化学方程.③后者试管中的白色固体是什么?为什么?再如,铜和稀硫酸混合物中加双氧水溶液变蓝同时产生无色气体分析发生了反应2H2O2=2H2O+O2↑,Cu+
H2O2+H2SO4=CuSO4+2H2O.通常教学到此为止只停留在对具体事实的认识层次,我们同样可以对其进行深化:①为什么反应不生成氢气?为什么不是H+将铜氧化而是H2O2?②如果将观察的现象用一个方程表示为什么有无数种配平结果?③为什么H2O2在该反应体系中会分解?Cu2+会不会催化它的分解?这样的深究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能对繁杂的事实有更清楚的认识,还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复习课要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创新,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度,从而实现复习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更高层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