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议论文写作的读者意识

2015-07-28 18: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任富强,浙江省慈溪市慈中书院(315300)。

    叶圣陶、夏丏尊先生在《国文百八课》中说:“凡是文章都以读者为对象,都有读者的预想。”朱自清先生也表示过类似的意思:“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
    这种“读者的预想”“假想的读者”,实际上指出了写作的“读者意识”。我们动笔作文,即使面对同样的题目(材料),只要写给不同的读者,就会对作文的思想内容、结构风格、措辞语气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议论文而言,就意味着动笔之际要考虑“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读者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读者对题目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论点的态度和立场”等诸方面因素。
    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作为写作者,在选择内容、引用事例、分析道理、安排结构、运用语气等方面需要考虑自己与读者的关系,诸如在远近亲疏、尊卑虚实等方面,都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谨慎适宜,把握尺度,力求取得明理、得体的效果。
    读者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读者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话题)熟悉的程度如何,会影响我们写作时的内容选择。如果不考虑读者的背景知识、文化涵养乃至年龄差异,就可能造成说理的盲目性;读者不具备的知识、不熟悉的东西不解说,而读者很熟悉的东西一再重复,就会削减说理的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理效果。
    读者对题目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论点的态度和立场。一般说来,理想的议论文写作题目(材料、话题)都是可争议的,存在一定的议论空间。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来说,这样的题目可以“两边对驳”,论者可以持对立的见解展开讨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说服读者,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读者的立场。而要做到这点,写作者就得对读者进行分类。依据对题目或材料的意见差异,读者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与作者的观点相同或者类似的。我们拿到题目首先要考虑的是,哪些读者会与自己持差不多的看法。就写作的社会交际性而论,申述自己与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观点,深入阐述持论的理由,可以使读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楚明白;从高考应考作文的角度看,可以使自己的议论文超过一般文章的泛泛之论,在同类文章中超群出众,出类拔萃。
    另一类是与作者持反对态度和对立立场的读者。这类读者或许是由于不了解事实真相,或许是了解事实,但对这些事实做了不同角度甚至偏颇的解读;也有的可能是由于文化立场、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事实做了不论是非、不论利弊甚至只论“亲疏”的认定。对这些读者,也就是持“敌论”者,我们要分析具体原因,选择相应的也是最佳的说理方式,如提供相应材料,指出分歧所在,进行深入剖析。而且我们在充分考量“敌论”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第三类是中立者,其立场相对容易改变,动笔前我们先要充分考虑他们取中立立场、犹豫不决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和说服。
    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读者意识”。
    这是一则上海市徐汇区警方出示的“淘宝体”通缉令,主要内容为:
    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亲,告别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吧。
    这则“淘宝体”通缉令,曾经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追捧。如果我们让学生就此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可能会四平八稳地谈:一方面肯定这种活泼的沟通方式,有利于改变政府严肃的形象;亲民、活泼、时尚,这种表达方式呈现了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给公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方面,“淘宝体”这类网络词汇对传统的随意性颠覆,助推了公文写作娱乐化现象,而官方用语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会削减司法的严肃性,使庄重的执法不恰当地带上娱乐色彩,给政府形象带来不够严肃、不够庄重、颇为搞笑的负面影响。应该说,学生如能这样说理,总体上看还是辩证、公允、全面的。
    笔者引入“读者意识”,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预想具体说理的对象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提问:“如果你对‘淘宝体’通缉令持肯定的态度,现在需要对自己的爷爷奶奶谈看法,你会从什么角度进行说理?”笔者估计,不论从说理内容还是从语气方面,学生一般不会采用上述的说法来说理。而是要考虑自己与爷爷奶奶的亲密关系,措辞语气方面会温婉亲切,用词也不会太过时尚;还要考虑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极有可能不具备、不熟悉“淘宝体”的相关知识,需要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淘宝体”,什么是“淘宝体”通缉令,然后侧重讲讲淘宝体的好处。之所以要侧重地谈好处,主要是因为他们接受新事物会困难些。其实这就是在发表观点时关注了接受对象的特殊性。这些考虑既包含了作者对与读者亲疏远近关系的确认和考量,也包含了对读者对题目熟悉和了解程度的估摸和把握。
    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读者意识的训练非常必要。比如组织一次班级讨论会,就公安部门可不可以用“淘宝体”的问题,每人撰写一篇发言稿进行深入讨论。要求学生撰写发言稿之前,认真考虑这样两个问题:在讨论会上,会有什么样的听众,如何应对反对者的观点?那些跟你观点相同或相近的意见,要不要考虑,怎么考虑?这样,学生就不会笼统地既谈优点,又谈缺点,而是要有选择地去谈。
    一、针对反对者如何说理
    笔者分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思考:
    1.明确观点。赞成并肯定“淘宝体”用于通缉令。
    2.预想反对意见和原因。要写作一篇参与讨论的发言稿用来说服反对者,就需要你预想和分析反对者所持主张的大致内容和反对的原因。比如反对者认为:“淘宝体”通缉令是“戏说”,不够庄严,理由是不同文体有不同功能,公检法等部门姓“公”,其用语必须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剖析基本事实,做具体详尽的分析。比如,敌论强调“淘宝体”通缉令是“戏说”,不够庄严。如何来反驳?先要厘清什么是“戏说”,哪些地方可以证明是&ldqu o;戏说”。“大优惠”是不是“戏说”,是不是真的在开玩笑?应结合材料分析,“‘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它表达的意思仍然是拘捕、囚禁,在执法上并没有丝毫“游戏”、丝毫“马虎”。用“淘宝体”这种方式,只是说话的方式、手段变化了,目的没有变。而发这一“公文”的目的是沟通,是说理的实效,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手段可以多样。
    4.深入分析,辩驳反对者持论的原因。我们承认不同文体确有不同的表达功能,通缉令等严肃庄重的文体,能够准确表述与公安部门工作内容相关的信息。但是这样一则通缉令,是不是真就损害了公安部门的庄严形象?“淘宝体”只是可以选择的手段之一,并非意味着所有的公安公文都得采用这样的方式。到底运用到怎样的程度才构成对庄严形象的损害,还值得审慎研究。从法律层面来看,对通缉对象称为“亲”合法吗?其实,他们未被抓获、未被审判之前,仍然是犯罪嫌疑人,仍然是“公民”,即使是罪犯,仍然是“国民”,仍然要改造、挽救他们。
    再说,公检法等部门姓“公”,就意味着铁板一块,只能以威严的形象示人吗?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对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公权部门长期以来都是僵化古板的形象,庄严有余,活泼不够,这样亲和的做法,更有利于树立公安部门新的形象,也更适应时代发展的方向。
    5.正面阐释,强化自己的观点。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用“淘宝体”。以“淘宝体”为代表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富有幽默感的特点。由于网民群体主要是年轻人,适度运用“淘宝体”通缉令,貌似不够规范,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其实因其用语新奇,表述生动,更具有广泛的传播效果。
    这样,作为写作者,针对与自己所持相反的观点,通过先分析题目所涉材料本身的涵义,以求对方对基本事实有更加具体的了解,避免“贴标签”现象;再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淘宝体”用于通缉令的若干理由。这样说理,也许最终未能直接说服对方或改变其主张,但在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充分考虑到对方的主张和理由,至少可以通过反驳它们来加强自己的主张和理由,使说理更理性更周全,换言之,即使并未软化对立一方,也会起到强化自己一方的作用。
    二、针对赞同者如何说理
    对于一部分(或讨论参与者)赞成“淘宝体”通缉令的读者,还要不要继续发表自己的肯定意见呢?仍然需要。只是对差不多的观点,不宜只是重复他们的意思,需要补充一些自己的理由,进一步剖析事理——超越友论。比如,赞成者认为“淘宝体”的表达方式更具有亲和力,吸引年轻人,能提高通缉令的传播效果。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主张,更加深入地阐述理由,使赞同者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楚透彻:我们认为这样表达有亲和力,那么亲和力是如何产生的?难道就是那一个“亲”字吗?实际上,还可以细致分析相关语言事实:“日日逃、分分慌、秒秒惊的痛苦”一句,从“日日”到“分分”,再到“秒秒”,时长越来越短,表明了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处在焦虑煎熬之中,而且越来越焦急,越来越惊恐;从“逃”到“慌”再到“惊”,由外而内,表明了难以摆脱的漂泊不安、胆战心惊、痛苦惶恐的困境。这些文字的背后,有着一份对逃亡者处境的真诚理解。至于“吧”“哦”等语气词中的劝慰色彩,实则为一种宝贵的平等、尊重的态度。这些语句切合潜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的处境与心境,更能唤醒其人性,促使其回归,显示了人文关怀的力量。以上思考,既顾及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考虑到事情发展的过程,使表达更具个性、思想更为深刻。对那些赞同的读者或讨论者来说,强调基本立场,并申述支持这个立场的具体理据,既可以加深认识,也可以鼓舞士气。这样,你发表的观点就变得更有意义了,也更为给力了。
    三、对那些持中立态度者,当然也要预想他们犹豫不决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进行充分阐述
    不过,说到底,对上面持反对意见者和赞同者的说理,很大程度上也为争取中立态度者做出了努力。
    众所周知,议论文写作中,对说理结构的把握和事理的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利器的,形式逻辑的论证是以它本身的说理结构(包括分析方式)为追求的。我们今天讨论的“读者意识”,超越了议论文的形式逻辑层面。议论文写作中,如果要使我们的议论更有针对性,更加严密周详,也更加具有说服力,尤其是写作说服性和争论性的文章,除了需要遵守形式逻辑规范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谁是说理的具体读者,那些读者会持什么样观点,会提出怎样的疑问,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保留意见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展开说理。这样,写作议论文不是靠巧言诡辩获胜,也不是靠不证而明的“宣传”获胜,而是通过与持相同或不同意见的读者进行理性的交流,使真理获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