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障碍分

2015-07-28 18: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张琼,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一
    大众传媒的发展在经过了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印刷媒体时代和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时代之后,自上世纪90年代逐步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以多媒体复合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融合各种媒介于一身,迅速成为方便人们快速、直接地了解外部世界的媒介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交流方式,更是引发了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它还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指的是职业传播者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向受众传送信息的过程;而到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则演变为职业传播者及普通网民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向普通网民传送信息。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报告》还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截至2013年12月,我国10-1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24.1%,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位居第二,并且比2012年占比略有提升,这意味着互联网的继续普及和深入。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迅捷,我们所面临的不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洪流。同时,信息接受者及再传播者也有低龄化的倾向,中学生逐渐成为网民中的生力军。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心理和身体发展都不够成熟的中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外界信息,另一方面媒体信息鱼龙混杂,他们无法理性选择媒体和信息。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和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平台,中学生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地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并且运用媒体传达自己的声音,那么他们将会沉溺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以提升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对语文教育已形成巨大冲击,因此,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闻类选修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目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新闻类文章的学习,以培养学生适应多媒体时代、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辨假新闻和抵制网络谣言的能力。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自主学习、信息搜集与处理、与人合作等)才是教育的最大目标。新课改对新闻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使学生养成阅读新闻体裁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准确、迅速地捕捉文章的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除了使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新闻、传记、应用文等)和虚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第6单元“相关资料”中引用了北京大学新闻学院陈昌凤的文章《关于在中学新闻选修课中适当加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建议》。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最初是1933年英国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的,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甄辨和抵制”。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应有的素养,使学生能够抵制各种媒介的错误影响和侵蚀,让他们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大卫·帕金翰著.宋小卫,译.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媒介素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经过六七十年的演变,它已发展成一种多含义、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概念,随着新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其定义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它是一种能力或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传统的文字识读能力(听、说、读、写)在媒介时代的扩展和补充,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获取、解读和使用的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媒介素养的核心能力。其次,使用时等同于媒介教育。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用的是“media literacy”,这也反映了两者在目前阶段的统一性,即媒介教育是以培养公民的媒介素养为目的的,多指一种教育活动。[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2.]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的张开副教授在《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卜卫教授在《当代青少年的必修课——提高媒介信息素养》一文中指出:“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方面内容。(1)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综合以上分析,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使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和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一方面培育人们成为具有健康的批判能力的媒介消费者,另一方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传播过程,做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能动的传播主体。
    二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1.面对信息过载,无法高效精准地获取信息并为己所用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广泛应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裹挟着五花八门的信息席卷而来,人们普遍感觉到,虽然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但似乎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也难以 对庞杂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解读,更难以辨识并整合有用的信息为己所用。久而久之,信息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信息过载也由此演变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首先,从信息生产环节开始,生产主体不再是特定的少数人,普通网民甚至开始逐步取代职业传播者成为信息生产的主力军,而相当一部分大中学生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把普通人变成奔走在新闻前沿的信息制造者。其次,在信息传播环节,新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这一方面会使同样的信息在多个传播渠道中重复传播,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覆盖,加剧信息传播的混乱无序。最后,在信息消费环节,普通网民的主动参与性被放大,对信息的再加工及转发和评论,导致信息过载的状况不断被放大。
    在校学生课业压力大,业余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无法高效精准地辨别信息,势必会被信息所吞噬,在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中走向麻木和无所适从。
    2.在接受信息的同时,缺乏对信息的反馈意识
    中学生是很好的信息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信息批判者和反馈者。他们所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具体表现为,许多学生虽然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取信息,但对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却无法做出更为准确的理解与评价。因此,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有选择地接触媒体并对其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做出相应的评价的能力还相对欠缺。
    3.媒体公信力降低,影响正确观念的形成
    在功利性的驱使下,很多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迎合大众口味,报道层出不穷的新闻奇事,其中不乏低级趣味、花边新闻。而信息发布者的可匿名性也使很多媒体未经过严格审核,就将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发布出来。在媒体信息严肃性不足、娱乐性有余的影响下,这种消解价值,以消费性、娱乐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给尚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在初高中学习中就已经沉溺于物质享乐,重金钱而轻理想,这与一些媒体的媚俗导向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不断更新、进步给我们生活的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变革,于是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研究被提上议程,而对应的具体教育策略施行却非常滞后。网络媒体所倡导的自主、开放、参与等理念及赋予信息传播者绝对权力的实践特点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也正是大部分中学生热衷于使用网络媒体的重要原因。相应的,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延展出新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从过去的“接受范式”向“参与范式”转变。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西方国家颇为关注,并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都能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通过政府法令,以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日本专门成立FCT媒介素养研究所;美国设置了媒介素养中心,用以追踪媒介素养教育出现的新问题与新变化;同时,英、美等国家纷纷在小学、中学或大学设立媒介素养课程,提升青少年对媒介的批判认识能力。
    我国的媒介素养问题主要存在于新媒介方面,因此需要建构一个由政府、学界、企业、学校、家庭与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以提升普通民众的媒介修养与品质。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是根本,因此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方法非常重要。虽然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没有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在新课改后的高中新闻选修课教材里,都或多或少地围绕着“新闻”这个主题,实践着媒介教育的内容,虽然没有明确地将媒介素养写入课程目标之中,但是我们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了呈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媒介素养概念和相关知识。新闻选修课程中加入媒介素养内容,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也以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实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涵盖,为媒介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能。
    如何在高中新闻选修课中更好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理念呢?笔者认为应该结合我国的语文教学实际,从经典新闻文章的学习入手。“课程标准”详细地阐述了对新闻教学的几点要求:第一,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心国内外大事及社会生活,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就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第二,阅读新闻、通讯(包括特写、报告文学等)作品,了解其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第三,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新闻、通讯的写作等。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开设的五类选修课,新闻与传记模块更是明确要求: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鉴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对传统新闻的消解现象,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重视经典新闻文章的讲授,同时也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规范、系统地强化自己的新闻传播学知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不至于被媒体信息洪流所裹挟。当然,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这三方都是构成这个新媒体环境的一分子。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也都肩负着媒介信息的传播责任,媒介素养教育的介入,应该让我们每个人都变成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媒介的奴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