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效果

2015-07-28 18: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 良好 学习习惯
  平时与同行们谈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颇有几分感触。一般地讲,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很注重自己的“教”,对学生的“学”,特别是学生学习习惯容易忽视。有的老师教得很好,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成绩很一般,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对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没有严格的要求及应对策略。
  一、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把预习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做好预习并做好笔记,这样有利于上课专心听讲,解决问题,同时课堂上有时间进行各种练习活动,如知识点专项训练、听读练习、对话表演练习,使语言知识迅速转化成言语技能。在上课前二、三分钟,老师在班内巡视一圈,检查预习情况,表扬预习好的同学,督促不按要求做的同学,坚持下去,同学们就会形成习惯。
  二、培养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初中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等能力。总之,初中生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过程中,都应养成自觉摘抄、作读书笔记等积累知识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读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被我们日常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初中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俗语说的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初中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四、培养学生练口的习惯
  这里所说的练口,主要指练口才、练说话。因我们面对的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学探讨、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等中,需要谈论、争辩,需要彼此间理解、认可、支持,需要用最简练、最精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口才,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练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变的本领。培养初中生练口的习惯,具体应抓三方面的工作。1、在静态语境中练基本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适宜的练口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2、把课上活,促进交谈。学生在静态语境中说话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当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更多的将是动态的交际语境。因此我们还应注重培养他们对动态语境的适应能力。语文教师必需把课上活,要为各种形式的交谈创造条件。3、样板效应,熏陶感染。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力求做学生在朗读、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榜样,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寻找高水平的样板,进行学习、欣赏、评论、效仿。如收看电视辩论节目、体育比赛实况解说等,让学生欣常高水平的“说话”。认定样板,找到差距,学生在效仿过程中自然学到真本领。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勤于复习,通过复习这个环节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此外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的思考,又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如果学习了新知识,不及时复习就会很容易遗忘。如果想要长时间保持印象,必须勤于复习。如果想要进一步地获取知识,仍然少不了复习。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则认为复习是多此一举,宁愿花时间去玩耍,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复习。复习的过程是一个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复习要定时形成规律,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牢固掌握的目的。
  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我们相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才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洪泽.新形势下高中语文学习培养什么习惯[J].语文建设,2011.01.
  [2]李勤荣.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体会[J].天津教育, 2010.08.
  [3]刘翠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高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J].考试周刊,2012.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