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论史料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价值体现

2015-07-18 08: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了初中历史学科的基础性,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而史料恰恰是学生掌握基本史实的来源,是学生形成正确史观的依据。所以,新课标下史料运用是初中历史教学的载体和平台,史料教学是推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依托。以下从三方面分析史料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史料运用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史料的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地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感受历史的魅力和冲突,从而产生了解和探寻历史的愿望和兴趣。新课标在第四部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以常州地区所用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书中提供的很多史料内容生动有趣,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如,七年级上册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提供了较为典型的舞蹈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船形彩陶壶等图片,作为原始实物史料的再现,生动地吸引了初一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的热情。学生以此为依据,结合查阅资料、观察制作、展示解说等活动,增强了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大胆的想象、细致的分析,学生回到了中国的史前社会,对以半坡聚落为代表的氏族成员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八年级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一课中,我补充了一段史料:“左宗棠深明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的道理,虽主谈判,但不忘备战。为了支持曾纪泽的外交努力,左宗棠率兵前往哈密,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征途中,他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队伍的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这则材料的补充,使学生了解到: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抬棺出征”,誓死收复伊犁,正是左宗棠震惊中外的豪情壮举,有力支援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将伊犁归还中国。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认识到: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传承的爱国传统。  
  这一类史料的运用,远胜于教师空洞苍白的说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极好素材,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三、论从史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近几年的常州历史中考加强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辨识、理解和应用,命题者对有一定关联的历史事件,抽取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材料以及学者的论述等史料进行重新组合,设计探究问题,纵横对比,考查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史料的支撑和运用,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充分的依托,实现了教师论从史出的教学意图,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能力。
  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效率,体现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从而实现历史学科“以史启智”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明强.捕捉史料细节,凸显历史魅力[J].中学历史教学,2013(0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