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教学的任务应当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人、世界的人。但在现在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指挥棒引导下,中国史在高一的教学放在一个几乎没有世界背景衬托,只有中国个体经历的层面上,虽然有少许笔墨提及,但难以形成一种明确的意识。因此,高中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也是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的。
关键词:教学世界 意识
笔者认为,在新课标未实行前的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缺乏一个世界史知识的铺垫,虽然初中社会课有所涉及,但还不足以形成一种强烈而明确的世界意识。中国是世界的一员,中国以何种面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等层面屹立于世界之林,还有待于青少年一代的努力,他们的素质、意识、能力无不影响着未来的中国社会。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全球化蔓延,全球性问题不断出现的时候,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加强世界意识的培养,无疑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近代社会的屈辱,更好地适应社会生存,迎接新的全球化挑战。
一、什么是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作为一个概念的全球世界的压缩,又指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罗兰﹒罗伯森),即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人类历史和国际社会,转而反顾本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二、为什么要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贯穿世界意识
新的课程改革认为,在学生各层面的发展中有一个学习目标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WWW.133229.Com①
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应当立足全球的高度,既不妄自尊大、自卑和怨怒责骂他国,也不理所当然地认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可以乘全球化的顺风船,应当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历史,并作出自己的选择。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一些意识:
(一)国家、民族和全球化的意识
国家、民族和全球化是些逐渐发展的概念,在古代西欧基督教世界中,广大的民众无民族情感而言,国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开始与封建君主们争夺国家政权的斗争,另一方面为争夺土地、资源、财富和发展优势,以及国家的生存权,民族国家向外进行殖民扩张,争霸战争使得各民族国家的势力此消彼长,民族国家比地域概念上的国家更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
进入20世纪后,“民族载体的变化,……民族国家向一体化趋势发展,如欧洲一体化,……主权概念发生了动摇”。②近代百年中国的屈辱是民族国家的屈辱,中国要现代化就得考虑主权问题。我们既不能以“天朝上国”的自欺态度拒绝世界,更不愿意它国动不动以人权来压制我们的主权。“世界近代史的重点在于世界经济的趋向一体化和民族国家的竞争”,③我们应该处理好这个关系,趋利避害。
(二)开放的意识
地理大发现使世界第一次成为一个整体,“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争夺,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的资源,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④中国曾经极力维护着封闭中的安定,终于也被殖民主义的大炮打开了大门,在掠夺和殖民中落后了百年,严重影响着现代中国。与其被强制开放,不如自觉地融入世界,开放国门,加入wto。事实证明,开放着的中国强大了、发展了,安定才能真正到来。
(三)现代化的意识
南大的钱乘旦教授认为,作为整体的一个世界在过去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现代化:农业文明的一些基本结构、形态瓦解并被抛弃是现代化的起点;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现代化的有形载体。在这些国家中,专制制度被克服,紧随政治上现代化第一步的迈出,第二步经济上的殖民扩张把一个分散的世界变成一个整体,从而提供了一个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条件之一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后现代化处于成熟和发展阶段,表现为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官僚化、民主化,社会生活世俗化,文化上商业化、大众化。非西方国家伴随着痛苦与流血强制推行或迫不得已而接受西方现代化,东方国家被西方国家无情的征服。⑤
根据这个观点,近代中国显然是在掠夺和征服中痛苦地经历着现代化。我们既然无法拒绝现代化,何不吸取近代的教训,主动汇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四)利益共生的意识
当他国发生金融危机、“9·11”、疯牛病、海啸的时候其影响犹如地震波,无不迅速地传到中国。正如1972年世界性环境问题会议所指出的:“我们已进入了人类进化的全球阶段,每个人显然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是地球这颗行星”,呼吁“以人类的利益克服狭隘的国家利益”。中国是地球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应当承担起责任,这就是一种历史使命感的培养。
当上述世界意识在学生的思考中逐渐成形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就能承担“世界人”的角色,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施
世界意识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属于历史范畴。历史学科有前因后果的史实对比容易使学生逐渐形成这一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加强中国历史事件的世界背景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引言和正文中多少涉及到一些世界史内容,但不详细,又不能在45分钟内占大块时间进行补充,因此我们可以以预习作业的方式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如就“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调查中国明朝与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同时发生,却无法改变中国的落后命运?而日本的独立和资本主义发展史给了甲午战争的发生以有力的注解。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的背景调查使学生对中国史的史实理解更深刻,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
2.抓近现代中国史主线索时给出相关的世界发展的材料
近代中国史的主线索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附庸,中国要摆脱这个地位,极力想走上民族独立和发展的道路。这个过程在百年近代史中表现为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隐含在背后的就是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背景,近代中国的抗争之路就是民族解放和近代生产力发展合而为一的道路。通过结合背景调查的过程积累,再加上教师的单元知识总结性指导,学生应当能逐步得出这样的清晰概念。
3.在中国史中发现近现代中国人的世界意识
从自诩是“天朝上国”、“不知英国在何方”的中国人“师夷长技”了,到留学出洋仿照别国的制度;从被迫开门到主动外交……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发展着的、积累着的世界意识无不提供给我们后人去继承和继续发展。引导学生把握近现代中国人思想发展,发现和发掘他们思想中世界意识的内涵,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伟人的举措无不把中国放在世界的、开放的、现代化的层面上,推动着中国的前进。这些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因为开放,世界越来越小;因为发展,全球就是个共生的集团。在中学教学中加强世界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着这个宗旨,笔者坚信: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做得不甚完善,但只要做起来,实践一定能出真知。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⑤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
③张跃发、刘养洁《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1500~1900》,时事出版社,1999年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