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笔者感到武术对练是体现武术本质特征的内容,是我国武术的精华成分。但由于武术对练的难度和对身体素质、身体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一直局限在武术运动员和部分武术专业的师生范围内。很多中等教育学校的学生对此渴望而没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因此提出以下几点来说明武术对练教材编写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等教育武术对练教材编写
一、武术对练简介
对练,是武术运动中特有的一种演练形式,即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套路动作程序进行的假设性攻防实战演练。对练的演练是以表现攻防技能为核心,其攻击目标常常是以假为真,如果方法准确,攻防合理,配合默契,意识就会逼真,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武术对练是中国武术项目之一,其套路是在各种武术单练(拳术、器械)项目的基础上由踢、打、摔、拿、击、刺、劈、撩、砍、点、蹦等技击方法组成的,并由2人或多人进行对练。
武术对练一般分为3种,即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1.武术徒手对练。双方运动员在相同拳种的单练基础上,运用各种手法、腿法、身法等,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排对练套路。例如,长拳对练多包括窜、蹦、跳跃、跌扑、滚翻等动作,演练的风格要求快速,敏捷;擒拿对练是按照逆人体关节而动的原则,利用刁、拿、锁、扣、搬、点等手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练习。
2.武术器械对练。双方可持相同器械(如各持单剑),也可持不同的器械(如一方持单刀或双刀,另一方持单枪)进行攻防练习。不同武术器械对练,其风格也不尽相同。
3.徒手与器械对练。运动员一方徒手,另一方手持器械进行攻防对练。套路的编排,多以徒手的一方争夺对方器械的形式出现。
武术对练在技术编排上一般要求做到下列4点:
1.攻防合理。对练必须根据对方的进攻方法来防守,只有对方进攻动作作出之后才可进行防守和还击,否则,会无的放矢,破坏套路结构。
2.招式准确。武术对练套路,是象征性地进攻、防守、还击,不是真杀实砍。这一点在器械对练中是非常重要的。
3.节奏一致。双方配合要默契,协调一致。如果一方快,一方慢,不仅动作紊乱,而且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在对练中,要求双方要一招一式地把进攻与防守的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
4.距离适当。双方进退的步幅要调节得当。假如双方距离太近,肢体伸展不开,动作会受影响,而距离太远,又显得松散,攻防意识不易做到真实。
二、武术对练的益处
武术对练有助于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各种武术单练套路中每个动作的技击意义,从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由于武术对练要求做到战斗气氛逼真,动作熟练,方法准确,配合协调,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機智、敏捷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速度、协调、灵敏、力量、柔韧等素质,发展时空知觉和节奏知觉以及肌肉控制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形象和运动记忆力、模仿能力,培养尊师爱友、团结互助、勤学苦练、自律守规、自信自尊、勇敢坚毅,持之以恒等民族传统美德。具体有以下两点:
1.力在皮肉筋骨,气在精神意志
从武术运动最直观的角度来说,武术动作中的屈伸、平衡等动作,使人全身的各部位器官和神经都要参与到动作中来,另外,习武练功,力在皮肉筋骨,气在精神意志。武术,首先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精神意志的锤炼,看似简单的比划,实际每一招一式都在把学生好动的天性转化为有要求、有目的的训练。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克服自我、坚韧不拔的个性。同时,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练习武术比较安全
学生时期的骨骼组织较多,弹性和柔韧性好。关节和韧带的生长属性大,运动范围大,肌肉含水分较多,肌纤维细,赋予弹性。因此练习武术,尤其是富于斗争性的武术对练对学生身体发展较好。
三、具体教学活动中武术对练的益处
如果能有武术对练教材作为辅导,将武术对练引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这对于整个武术课程及其他体育课程都将会有明显的益处,具体有:
1.通过武术对练,使学生充分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
教师首先应认真组织学生不断深入学习武术理论知识,不断加深对武术的认识,领会武术发展的精髓是始终离不开攻防技击意识,只有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攻防技击意识是武术精髓时,才能理解武术基本练习和套路并不是花拳绣腿,才能产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或间接动机。然而理论的学习毕竟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从平时武术的一些基本练习中建立起攻防意识,所以,将武术对练引入到实践课堂中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习与实战的不断结合,学生能够较好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建立攻防意识,这对于武术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2.通过武术对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对武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武术基本套路的掌握后,学生很快会失去对武术的兴趣,看到的武术组合联系无论如何比不上影视作品中的武打动作和效果,以为体育课上的武术属于花拳绣腿,是骗人的花架子。因此,适时组织武术对练,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正确认识到现在的武术动作、套路运动是来源于技击意识很强的攻防技击动作。为了便于更好的演练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基本功即套路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逐渐有别于对抗性攻防技术,它是在保留技击特点的基础上,增强了锻炼身体的效能,同时也讲究了动作的艺术观赏性。这些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习武动机,这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通过武术对练,增进了学生对动作的掌握熟练程度
掌握动作后只有在模拟实战中才能将其真正掌握。动作的灵活、身体的协调以及对攻防形势的准确判断,都是平时理论知识和基本练习无法给予的。因此,有间隔性的,有强度的武术对练,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而且这种掌握并非死板教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在武术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4.通过武术对练,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竞争精神
武术是一项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运动,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的同时,通过武术对练,很大程度上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对练虽然为二人技击,但在对练中两人共同鼓励,共同进步的过程加强了团体合作意识。同时对练的技击性必然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怕输、不怕苦,只为了最后的胜利。这两种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更是大有益处。
四、现行武术教材中的缺陷
武术本身的素材很多,但我们缺乏一套适合学生的,供老师参考的较系统、循序渐进的单元教材。教师有时想教武术,但选教材时又总感觉到有的太深太难,有的太浅没意思。太多的体育教师缺乏选择武术教材的观念,“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还有缺乏武术教材的层次观,哪些是必学的,哪些是选学的,哪些又是介绍性的,若没有这种层次观是很难上好武术课的。武术教材中关于武术对练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整理编写出一套适合中等教育学生的武术对练教材是当务之急。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武术对练在武术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现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缺乏和不够重视,使得武术学习一直难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尽快编写一本详细、系统、全面的武术对练教材对于体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