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职业人才需求量的持续上升,让中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各个行业对职业人才的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升。这对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根本的中职教育新形势,结合实际管理情况对一些新的改革举措进行探讨。
自2005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职业教育领域也为了迎合新形势下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着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一、新形势给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让职业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持续上升,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发展高潮。新形势给职业教育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灵活化。目前职业教育使用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仍然沿用的是普通教育的学习管理模式。但是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的档案管理情况较普通教育而言更为复杂。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还要提前到企业单位进行具体工作岗位的实习。部分职业院校理论学习与岗位实习是交叉进行的。这样再单独由学校来管理学生的学籍档案,会将学生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无法有效体现。因此,应该将学生学籍档案更灵活化、全面化,对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阶段的经历进行记录。
2.课程安排文化课与专业课主次灵活调配。职业教育也有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因此,在职业教育中以文化课为主还是以专业课为主一直是热门探讨课题。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两者在教学中的地位平分秋色,应该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教学计划与学习重点进行灵活调配,从而让学生既可以提升职业技能,也让文化课成绩保持合格水平。
3.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人才职业化的趋势下,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对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训加以重视。
二、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
通过对新形势下,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要求有了更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接下来我们就主要通过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改革措施的探讨。
1.学生管理制度信息化、分管化。从入学初开始就将学生的纸质版档案进行信息化录入,这样便于学校的老师和合作单位的领导登陆学生的电子档案对内容进行编改。但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档案安全,纸质版档案依然保留,并且在职业教育学习阶段进行分档案管理。既要有学生在校学习的学籍档案,也要有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工作实践档案。在学生毕业时将这两份档案同时放入学生的档案袋中,保证学生档案的完整性。
2.文化课与专业课课时合理搭配。目前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文化课知识普遍不高,因此,在职业学习阶段不能对文化课程完全放松。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同样重要。在教育管理中,学生专业技术实训阶段,可以减少文化课的课时安排,但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的知识竞赛,刺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文化课程。而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可以适量增加文化课的学习课时,同时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测试。这样在课时上合理搭配,为学生减轻课堂学习压力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注重技能提升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职业人才与普通人才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对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但是随着技术性人才的职业提升空间扩大,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也成为重要参考标准。因此,在专业实训以及专业要求的德育课程当中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渗透,向学生传授技能的同时,也要将基本的职业素养传授给学生。
三、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反思
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不成熟,尤其是在扩大招生之后要保持原有水平已经是挑战,在此基础上要得到提升还需要专职辅导员、专业老师和学生干部多方配合才能完成。除了我们上述提到的三个主要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外,仍存在两个教学管理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
1.学生的管理工作“以生为本”。在中职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总是存在一些人为管理的漏洞。例如,学生校外犯罪活动监管失职、学生归寝出勤问题难等。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老师要严肃管理纪律,量化赏罚,并将学生表现与档案挂钩。其次,老师尤其是专职辅导员要加强业务学习,通过提升自己更好地进行“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
2.技能培训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技能培训主要以实训为主,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对技能培训教学形式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作者:张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