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中考命题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

2016-06-02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育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由来已久,教师、专家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不少衔接策略,但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举步维艰。文章根据课题(2014年南平市市级课题《应试思潮下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围绕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贯彻落实的障碍、中考命题变革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等阐述了中考命题变革对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推动作用。

 

  目前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衔接策略推陈出新。其中不乏一些切实可行的衔接策略,如:在初中阶段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文言文的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很好的策略却难以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在贯彻落实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

 

  一、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贯彻落实的主要障碍分析

 

  ()初、高中两套《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通过对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可知,初中课标明确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1]高中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2]。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对文言文词法、句法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方向标,既然课标明确提出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中考也不考查,那么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文言文学习中就会忽略甚至省略这些本来不应忽略的文言知识,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中考、高考两套《考试说明》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比对2015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和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一是在词法、句法方面,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知识,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则要求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是在词类理解方面,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课文中实词的含义,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不但要求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而且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二者之间需要衔接,但是中考《考试说明》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师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对于语法、虚词、课外文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消极对待,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应试思想造成的衔接障碍。

 

  在应试思想影响下,为了在中考考出好成绩,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均应紧紧围绕中考展开,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几乎成了教师的铁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中考不考查的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忽视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教授,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文言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课文的字、词解释、文言句读、句子翻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课内文言文考点,不要求学生会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比如在《伤仲永》一文中稍稍宾客其父一句中的宾客是名词作动词,属于词性活用,理解为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教师就省略对词性活用的讲解。

 

  一些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教师虽然知道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中考教学成绩,只得能,最终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命题变革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中考命题变革情况分析。

 中考命题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

  课改实践证明,以中考命题变革为切入点,能较好地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促进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开展。201511月福建省南平市提出为了使中考与高考更好地接轨,将对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微调:文言文阅读由原来的课内阅读改成课内外比较阅读。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调整,却极大地改变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为初高中文言文接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2015年与2016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比有几点变化:关于文言实词,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实词指课内文言实词,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实词指课内、课外文言实词。关于句子翻译,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句子,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的句子指课内、课外文言文的句子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更接近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更进一步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抛弃应试思想,转变教学方式,落实衔接策略。

 

  2016年南平市语文学科中考命题变革带来的必然是一系列的教学变革。首先,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讲授有关的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以前中考不考课外文言文,教师不需要教授词法、句法、虚词等文言知识,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现在中考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探究课外文言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法、句法等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阅读课外文言文。比如:中考模拟试卷中有一题课外文言翻译,句子是: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选自《战国策·魏策一》,如果学生掌握…………,这种文言句式,就可用(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对译。

 

  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前中考只考课内文言文,在不需要培养拓展、探究、迁移等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依靠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反复记忆,也能做好文言试题。但是现在这一妙招用在课外文言文上就不灵验。这就促使师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阅读更多的课外文言文,不断地培养文言语感,学会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及水平;这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抛弃应试教法,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论法、练习法等。

 

  ()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重新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中考命题变革前,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和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解读都是应试的,确切地说,就是误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考试说明》所指的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并不是教师可以不教,学生可以不学,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做考察。但是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异变为不考、不教、不学。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到的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等能力培养要求,都被师生忽略。

 

  在中考要求考察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后,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正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如果把不考解读为不教、不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将无法适应中考的文言文阅读题,特别是课外文言文阅读。

 

  ()课题组调查数据说明中考命题变革极大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我负责2014年南平市市级课题(《应试思潮下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2014年课题组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落实问题开展过专门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部分分析数据如下: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8.6%几乎不阅读的占42.9%老师要求才读的占48.5%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91.6%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62.9.%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0%

 

  20163月课题组针对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有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46%“几乎不阅读的占15%老师要求才读的占39%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13%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21%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83%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发生很大变化。①“经常主动阅读的学生由8.6%上升到46%②“几乎不阅读的学生由42.9%降到15%③“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学生由0%上升到83%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选择很少的学生由62.9.%降到21%。这些数据说明,我市中考语文科命题变革后,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加强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很大提高。文言文衔接教学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总之,要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光有衔接策略还不行,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唯有扫清衔接策略落实障碍,彻底贯彻落实衔接策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作者:周龙强 来源:考试周刊 20163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