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5-11-18 09: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引言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单片机知识点多、指令不易记,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不要求大多全,而是求精细深,一门课程往往只需要抓住最主要的几个点,以实践带动学生去补充知识面,碰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提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这也对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直至就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学校的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教学方案及思路
  根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改进了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工程实践及课程设计;选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科研立项活动等。
  在此体系中增加了工程实践环节,加重了实践教学的比重,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单片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出符合实际要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增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
1、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同步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尽早对单片机建立感性认识,验证基本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得开发单片机系统的基本技能。实验教学主要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两种。其中验证性实验主要在指导教师讲解下完成规定题目的学习,而设计性实验是通过指导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开发,独立编程。通过给学生做一个简易的开发板,方便学生将开发板带回宿舍进行调试,充分利用起课余时间,达到了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了初步开发单片机系统的能力。
2、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平台
  工程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后进行,主要包括基础工程实践、专业工程实践和创新教育实践。
   (1)面向低年级学生的基础实践平台:采用在工程实践基地中以班级为单位循环轮流的方式进行。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实际应用情况及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利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串行口、Flash ROM等内部资源,扩展外部4×4矩阵式键盘、4位LED 8段数码管来完成程序的设计。在调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面向高年级的专业工程实践平台:以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为主,学生可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并进行连接、调试,完成设计。例如教师结合自身课题提出一个设计性的实践题目“GPS智能家居系统”,要求将A/D转换的数据发送经串行通讯接收数据后的显示。这一题目将串行通讯与A/D转换结合起来,具有工程意义,并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的专业侧重点不同,研究开发出单片机的应用选题若干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温度采集系统、电子时钟、数字信号发生器、智能化彩灯控制系统、公交车报站系统设计等。由学生自己选题,焊制电路板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在系统上独立调试程序,写出详细的实践报告并绘制硬件电路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对单片机软、硬件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及工程设计的概念[2]。
   (3)面向科技竞赛活动的创新教育平台:每年学院定期召开大学生科研立项, 题目定的很宽泛,只提了基本的题目要求,其它的电路硬件设计、软件调试都要靠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来定方案,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围绕这个基本功能来增加附加功能。通过这样的竞赛使学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对单片机的知识进行快速地吸收、提炼和升华。例如开发液晶显示屏来进行温度的实时显示,通过驱动电机来完成自动运料小车的设计,通过这种竞赛使学生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达到了很好的培养目的[3]。在此基础上重点选拔有能力的同学再到更高层次的竞赛活动(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完成一个逐步强化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通过着眼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受现场欢迎的有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完善课内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由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重点是改革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课内实践教学的考核包含三个环节,即实验考核、工程实践考核以及课程设计考核,各个环节相对独立。新的考核方式,明显地加重了实践能力的份量,不断强化      
理论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3部分。具体评定办法如下:平时考核成绩占40%(包括基础实验和课程设计),期末考核成绩占60%,期末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理论考核成绩占40%,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成绩占60%(包括实践报告和操作能力),真正体现“综合全面,能力优先”[4]。
四、结束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为电气信息专业同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1)以开放式工程实践基地为依托,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调试能力;以大学生科研立项、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及协作能力。
  (2)实践教学的改革,使单片机的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在同类的各种竞赛中取得可显著的成绩。在近五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在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始终保持前三名。
参考文献:
[1] 王凌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
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178-179.
[2] 唐永红.单片机实践教学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29):72-73.
[3] 陈 亮. 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9):121-123.
[4] 龙志强, 施晓红, 谢云德. “任务驱动法”在单片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 实验室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101-10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