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综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命题,创意连连,精彩不断。然而在叫好之余,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却也有着隐隐的担忧:中考命题正离我们的教材越来越遥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对6本语文教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观点的影响,中考试题的命制者们却往往刻意回避教材,且视之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于是,一张中考卷,除了文言文阅读、古诗文填空等板块有教材的影子外,少有与教材相关的内容。即便是出现涉及教材内容的试题,也多仅关注机械背诵,成了名副其实的“考教材”。这就使得在不少初三的课堂里,教材退化成了薄薄的几张背诵资料,而大量的习题、真题却唱了主角。 笔者认为,基于教材的试题命制策略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考”与“教”的一致。 一、基于教材命制试题的现实基础 (一)教材呈现的课程目标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因此,但凡精心编写的教材都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语文课程目标。这正与“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论述相契合。因此,教材中所呈现的课程目标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依据。 (二)教材的文本素材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载体 诚然,“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相对于其他例子而言,教材无疑是“好”的例子。《课程标准》指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与试题命制者苦心孤诣选择甚至改编的材料相比,教材更具有典范性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试题命制的载体或至少成为试题材料的参照。 (三)教材的价值取向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方向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显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材在价值取向上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能够充分实现《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的要求。 二、基于教材的试题命制策略 (一)整合策略 “整合策略”主要是指利用教材中的典范性作品作为命题素材,将课内与课外材料有机组合进行评价。运用“整合策略”命制试题,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对课内典范性作品的熟知,唤醒固有的解读图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文本的互文性意义,达成深度的解读(如下题)。 【甲文】 王鼎钧《那树》节选[参见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0课第10段]。 【乙文】 树在太阳偏西时被砍倒,整棵树像这个白天,缓缓朝西斜倒下去。 树砍倒了。树倒地的声音像天塌了一样,“嘎巴巴”响。树在骨折筋断声中缓缓倾斜,天空随着树倾斜,西斜的太阳也被拉回来。树倒去的方向人纷纷跑开,狗跑开,鸡和牛跑开,蚂蚁不跑,树倒压不死蚂蚁。 树倒了。“腾!“一声巨响。树从天空带下一场大风,地上的树叶尘土升腾起来,升到树梢高的地方,惊愕地看着地上发生的事。孩子在树的倒地声里一阵惊呼。一群麻雀在旁边的树上尖叫。大人面无表情。树倒在地上,那么高的一棵树,倒在地上却不显得长。地上比它长的东西太多。孩子呼叫着围上去,抢折树梢上的枝条,那些他们经常仰天望见,从没有爬上去摸见的树梢,现在倒在尘土里。 树倒了。人们仰头望着树刚才站立的地方,空荡荡的,这棵树把这片天空占了上百年,现在腾出来了。 树倒了。狗跑过来嗅嗅树枝上的大鸟巢,空空的,有鸟的味道。树没倒的时候,狗经常仰头看一对大鸟在树梢的巢里起落。有时夜晚的月亮停在树梢鸟巢边,像一张脸,静静望着巢里的鸟蛋,望着刚出壳的小鸟。狗对着月亮的吠叫突然停住。 树倒了。砍树时树上的鸟就散了。鸟在天空听见树叫。树的叫声有一百个树那么高,那是一棵声音的大树,刺破天空,穿透大地。树倒下的地方几天后死了一只鸟,眼睛出血。一只比麻雀稍大的灰鸟。有人说,灰鸟经常晚上在大杨树上落脚,它的巢在那里。可能灰鸟晚上过来,以为树梢还在,脚一伸,落空了,一头栽下来摔死了。也可能鸟也老了,想落在老杨树上,看见树没了,鸟不想再往别的树上飞,鸟闭住眼睛,伸直腿,收起翅膀,往下落,最后落在大杨树的断根上。 (节选自刘亮程《杨树》,略有改动) 1.【甲】【乙】两文都是写树的被砍伐,有许多细节上的相似,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2.阅读相关链接,结合【甲】【乙】两文,就两文为何选用“树”作为写作对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链接一]人,从昨天活过来,昨天十分重要。(王鼎钧) [链接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刘亮程)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在材料上选择了教材《那树》和刘亮程《杨树》的节选,两文在文体、内容、写法、情旨上都有不少相似之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在学习《那树》时所掌握的图式来完成对《杨树》的解读(第1题),并通过互文式的阅读达成对两文主旨的深刻理解(第2题)。整合策略的运用,避免了“考教材”的局限,熟悉的文本又有利于唤醒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忆,进而达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的。 (二)迁移策略 “迁移策略”主要是指利用教材丰富的语用材料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丰富语用材料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2012年嘉兴中考试题的第6题“综合性学习”: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 【汉字风采】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_____▲_____句,“采”包含的情味是_____▲_____。 【汉字传承】 (略) 此题命制者选用了教材中的两句诗作为材料让考生分析其中“采”字的情味,固然体现了对教材的关注,但却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迁移。《课程标准》在论及教材编写时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换言之,教材中许多语用材料不仅本身价值独具,也可以作为学生面对生活、分析问题的基点。因此,迁移策略当更注重学生利用教材语用材料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下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略) ①请将“材料一”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_____▲_____ [材料二]作为一名抗日老英雄,96岁高龄的耿谆曾先后7次赴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中国战俘劳工的迫害,并向日本政府索赔。但在听闻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之后,老英雄耿谆不顾重病,一气呵成书写下十幅书法作品,并将这十幅书法作品在北京进行拍卖,筹集的款项将通过中国慈善总会捐赠给日本灾民。 ②请你写一句话,作为耿谆老人书法作品的内容,赠予地震后失去家园的日本民众,表达中国人民的问候。(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 [材料三]这(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 ③材料二中耿谆老人的行为与材料三中聂华苓的话矛盾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 试题③的命制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语用材料来分析实际问题,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所学教材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对固有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看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资源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达成了《课程标准》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的评价要求。 (三)化用策略 “化用策略”是指将教材中的素材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重组、运用,进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策略。此类策略在多种题型中都被命题者有意识地采用,尤以写作命题居多。例如,2010年湖南益阳中考作文命题即直接采用了《我的信念》一文中的段落,2010年重庆中考作文题则化用了《金色花》《丑小鸭》《春》等文的内容。但这类化用往往只将教材作为例子或引子,缺少对教材本身价值的关注。 《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评价”一节中指出:“不仅要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查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因此,“化用策略”在写作评价上的运用可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本身,考查学生在教材中搜集材料的能力。如以下两题: 1.课堂里,读朱自清的《背影》,字里行间,懂得“父亲”的伟大;生活中,看母亲的忙碌,举手投足,懂得母亲的慈祥。这个世界,有太多事需要我们去发现,有太多人需要我们去懂得。打开记忆之门,回忆品读过的文学作品,回忆感动过的真实经历,以“你的 ,我懂”为题写作。 2.三年的语文学习,我们记住了车站边的背影,记住了院子里的夹竹桃,记住了黄泥岗的那担酒,记住了大观园里的那首诗;三年阅读经历,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苦难,感受到了家书里的慈祥,感受到了荒岛上的艰辛,感受到了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这些语文阅读的记忆与感受,都成了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警醒着我们,感动着我们。 请以选择你在语文阅读中记忆与感受,以“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为题写作。 两道写作试题的命制均采用了化用策略,导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以唤醒考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提示语中明确了“文学作品”“语文阅读”等选材范围,将语文学习中的阅读体验作为写作的内容,既关注了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也有利于唤醒学生对固有材料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