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

浅析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015-10-04 14: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艺术中专舞蹈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就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人文素质教育与舞蹈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1]“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人文精神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尊重人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人文主义教育重视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强调应该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注意美育,以发展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还要注意德育,以使学生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素养。
  
  1中专舞蹈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部在1988年1月公布的《艺术院校的建设与改革方案》指出:“艺术教育建设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特有的并为人所存在的精神现象,以借助动态形象为手段,表达人文情感为目的。自古就有“言之不足,象能显之”以及“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等说法,都把舞蹈作为达情的最高层次,因为舞蹈语言与人类情感模式具有同构性质,用舞蹈来展现人类的情感生活,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www.lw881.com[2]回顾历史,就不难看出舞蹈的发展已不仅是形式上的转变更是文化上的传承。这就必然要求它的参与者具备人文情怀的表达以及传承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
  我国的中专舞蹈教育正是培养专业舞蹈艺术人才的根基,在注重专业训练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人文知识的熏陶。舞蹈是一门表演性较强的艺术,不同于体育,或是杂技。它同时具有“人体文化”和“情感符号”的共性。只有内在情感与外在肢体统一了,才能真正发挥其感染人、鼓舞人、启发人和教育人的作用。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如今在鉴赏舞蹈作品时,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舞者精湛的技术技巧下所诠释的人文内涵。例如舞蹈《孔乙己》该舞蹈的表演者是一名舞蹈学院附中的学生,他能够在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中找准特定风格化语言与特定人物性格的契合点,将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与舞蹈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并将编导的意向恰如其分地传递于肢体传达给观众,对于一个舞蹈参与者来说仅仅能够用身体机械地去表述舞蹈动作,而不注重平时对人文知识的捕捉、积累是永远展现不出作品内在的精髓。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我们的中专舞蹈教育作为专业舞蹈教育的基础阵地,担负着为国家输送优秀艺术苗子的重任。在培养目标上应特别强调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
  
  2我国中专舞蹈教育的现状
  
  2.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长期以来,中专舞蹈教育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基础,存在滞后性。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中专舞蹈教育从为演出团体培养演员的单一目标扩大到为高校输送合格生源,从以往的满足文化系统内部对人才的需要,调整为整个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要。目前,在我国的舞蹈专门人才中,除了演员还包括编导、教师、史论研究、科学研究、艺术管理等人员。[3]然而,就目前的中专舞蹈教育而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然沿着技术教育的道路发展,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技术技巧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内涵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我们的舞蹈中专学生给外人的印象总是思想品德差,文化修养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现状的产生规结为:首先,从生源来看,不少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差才选择读艺校。其次,舞蹈界(也包括文艺团体)一贯以专业能力来衡量一个舞蹈人才。第三,整个社会的态度趋于同情,从每年的高等学校招生来看,艺术类分数线往往低于文科或理工科类,而舞蹈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又是艺术类中最低的。
  2.2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平衡。我们的舞蹈学生总是有重才不重德的倾向,重情不重理的特点和重体不重脑的问题,从而形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现状的产生规结为:首先,艺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艺术类学生往往与普通中学学生不同,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喜欢引起他人注意,比较讲究个性,随意性强。再加上由于专业训练的要求,往往入校年龄较小,一般在11、12岁左右。童年期的心理特点尚未消失,逐步进入青春期,学生生理发育较快,心理发展也是矛盾重重,各项品质观念尚未定型,是教育的困难时期。其次,从课程设置的特点来看。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交织,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转变,使学生从接受程度上有了心理选择,更容易被动态事物所吸引,无兴趣听文化课程,对科学技术以及政治理论知识厌倦,排斥。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总给人一种散漫,肆无忌惮的印象。第三,艺校的整体学习氛围,只顾强化身体能力训练,对学生综合能力开发较少。
  
  3中专舞蹈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辨证统一
  
  3.1由单一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到人文知识和学科知识双重教学。在中专舞蹈教育中,必须保证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两方面协调发展。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必须建立在丰富的人文素养之上。[4]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将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相互渗透的进行教学。例如,在英语课堂中插入舞蹈专业英语术语,并在每节课中抽出5至10分钟进行现场情景模拟,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情景,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非常适合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舞蹈专业学生。

还有如果在语文课堂里老师在教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给学生们放一遍这个舞蹈,那孔乙己这个人物,《孔乙己》这篇文章会不会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呢?再如我们在上民间舞课时,教师在讲授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松垮、弓腰、上身微向前倾。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就可以通过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去分析,也可以布置成作业让学生主动去查找有关资料。从而不但能将专业和文化相互渗透,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2由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到教师用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精髓。教师在言传身授过程中引导正确审美和人生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传递知识之外其言行举止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中专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较为单纯,易受教师行为语言上的感染。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重视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人格、思想、情感等。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正处于青春期的舞蹈中专学生,思想变化大,学习生活中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作为教师,要善于建立和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和他们成为良师益友,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宽容和鼓励他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由学校单一强调专业为本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情怀的陶冶。承载人文精神的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应重视建设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孤儿院的慰问演出;邀请校内外舞蹈家举办专题讲座,有计划的开展舞蹈鉴赏活动,丰富人文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艺术、关注成功,并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心理及思想准备。
  
  4结语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社会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转变。我们可以暂且将中专舞蹈教育定位于通向高等舞蹈教育桥梁的位置,舞蹈是一技之长,若是没有人文上的理解和关怀,仅仅是一位的学习动作,这样会使中专舞蹈教育走向一个极端。所以加强人文关怀,将舞蹈真正的变成一门学问,中专教育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中专教育必须达到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来带动学生对舞蹈意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良性循环。中专舞蹈教育只有把人文精神注入学生的素质发展,才能为社会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有用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辞海委员会.现代汉语辞海[z].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