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英语教学论文

浅论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

2015-07-04 20: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能否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通过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对认知心理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完善。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着普通高师大学英语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习得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扼杀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郝涂根,鄢洪峰2005,1)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的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大多只是讲述词和句的用法以及课文的内容。学生只是单纯的将老师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其实大部分的内容对大学生而言,是可以自己在图书馆通过工具书自己查找的。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昕”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老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换句话说,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学习。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须加以改正。WWW.133229.cOM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为我们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etivism)的先驱是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中认知学习理论研究发展而来的。美国心理学家kelly(1963)认为,由于所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等不同,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构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信息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取代。(bruce,1998)周围事物的性质和发展并不总是与个人认知相一致,所以,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进行假象、纠正假象、试图找出事物真相的连续而不停顿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习的概念,再就是学习的方法。
  2.1学习的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陈琦,刘儒德,1997:98)。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把老师教授的知识印到脑海里,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200012)学习者要主动在脑海中建构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表征,要通过自己本来的知识经验和认识论来建构出新接受到的信息。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应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新信息的理解和建构过程是多元化的,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不存在对事物理解的唯一正确的标准。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的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内容的能力。学生所获取的新知识手段通过借助学习资料,其他人(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构而成。课堂里最有价值的活动是师生们组成一个集体相互交流,共同建构。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其最终结果是教师的控制逐渐减少,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能力逐步增强。(赵金柱2007.2)
  2.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因此,在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应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去收集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假设,然后加以解决。同时,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学生应该学会把当前所学的内容和自己已知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联系起来。
  3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是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从而建构起新的知识而在这种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教学技巧应该加以利用。教师要做到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发展学生的思维,需要对教学任务,问题情境,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做出适当的设计,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适当的教学组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自觉和不自觉地继续沿袭语法——翻译教学法(the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注重语言形式或结构的教学,教师处于主角地位,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法缺少创新,较死板。(赵金柱2007,2)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有新颖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的融入课堂。主动的接受新的知识。教师应该是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提供者。但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或者书本看作知识的唯一来源,应注意拓展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利用那些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丰富知识资源。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外收听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欣赏英文歌曲等,使学生熟悉不同口音,性别,国家的读音,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增强反应能力。通过计算机处理,创造仿真的现实,在恍若现实的情景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角色,获得经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目的
  3.2利用多媒体设计恰当的教学环境和过程
  根据一定的教育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思维特点.进行适当的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是促进学生主动知识建构的关键。这种环境包括物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环境。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应该基于以下几点原则:(1)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建立在学生先前学到的知识基础上。(2)知识应是寓于真实生活等情境中,问题的设计应富有挑战性,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是教学情境的重要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本身也是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与学生协商形成一定的规则,并在规则的约束下,让学生相当程度地担当起自我管理和学习自我控制的责任。
  创造一个外语环境,改善外语学习条件,让学生处于用外语作交际的环境中很有必要。没有这种语言环境也就没有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听、说训练。多媒体集音、像、形于一体,这种优化组合能全面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地感知语言材料,通过文字、图像符号、声音信号等语言与实践联系起来,这就突破了传统听说教学的局限。多媒体技术在听说教学中的运用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原则,它能够创造出一个“外语环境”。

  3.3因材施教
  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多样,每个人对客观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教师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文化背景等等的个别差异,施以不同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为了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到:第一,促进学生积极地与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取得联系。在每节课的开始,可以通过一些对话练习,听力练习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到的单词和短语。第二,重视集体学习环境和学习合作共同体的建设。即使在班级规模小的课堂中,教师也往往很难照顾到和了解到每一个同学,因而强调应通过适当的集体学习环境建设,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来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个体化的指导教学。学生课外可以利用电脑自主的选择合适的听力或者口语练习材料。
  建构主义理论符合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入了新的内容,给大学英语课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给予了新的学习理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