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895年电影诞生,恐怖电影以其所营造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氛围,不断激起大众内心悲哀及恐怖的原始情绪而成为重要的电影种类。恐怖电影在发展的道路上经历过多次跌宕起伏,但近几年来的再次流行又一次证明了它的魅力所在。恐怖电影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电影技术和电脑特技的日新月异,其背后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及宗教成因。
一、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恐怖电影发展初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
20世纪的默片时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西方恐怖电影的发展初期,美国的第一部恐怖片《化身博士》于1908年面世,《莫洛博士之岛》及《格雷的画像》随后出品。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残酷的现实使恐怖电影失去了市场。战后,德国出炉了30部作品,代表作《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带给了人们全新的恐怖体验,同时折射出了当时德国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绝望的气息。这时美国好莱坞的恐怖大师朗·钱尼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他的《钟楼怪人》及《剧院魅影》成为杰作。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使恐怖电影实现了质的飞跃,30年代经典恐怖电影都来自美国,如《吸血鬼》《畸形人》《隐形人》《科学怪人》等,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阴霾的影响,“怪兽系列”电影开始盛行,如《狼人》《科学怪人大战狼人》《猫人》等。
(二)恐怖电影主题大变身——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二战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转变,恐怖电影也进入主题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角是:连环杀手,核污染造成的变异及精神异常者等;而不再是想象中如:狼人、吸血鬼、金刚诸如此类的妖魔鬼怪。科幻是50年代恐怖片的新主题;核爆形成的怪兽和外星人成了典型形象;代表作雷·哈里豪森的《原子怪兽》是各类怪兽片的模板,日本恐怖电影《哥斯拉》就是其中之一。60年代“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一部《精神病患者》为恐怖电影开创了新方向。从此恐怖电影加上了新的元素:精神分裂和日常生活中的恐怖。恐怖电影的众多经典之作和大师之作出现在70年代,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恐怖电影的春天,如:《德州电锯杀人狂》《魔屋》《变蝇人》《隔山有眼》《活死人黎明》及十项奥斯卡提名的《驱魔人》,高票房的《闪灵》《天魔》《异形》《大白鲨》等。
(三)恐怖电影的低潮期——20世纪80年代
70年代恐怖电影带来的高额利润,使许多公司盲目进行恐怖电影的投资,出现了大量毫无主旨,毫无精神内涵,仅靠血腥和恶心镜头吸引大众的影片。恐怖电影的过度商业化引起了观众审美疲劳。因此,80年代的恐怖电影进入低潮期。
(四)恐怖电影再度崛起——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恐怖电影的再次大变身使其再次获得了人们的青睐。这一时期的恐怖电影主流在于改编恐怖文学和重现经典恐怖电影。根据恐怖小说改编的作品有《沉默的羔羊》《吸血鬼惊情四百年》《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及《七宗罪》。成功翻拍的恐怖电影例子有《德州电锯杀人狂》(2003)、《活死人黎明》(2004)、《血溅13号警署》(2005)、《鬼雾》(2005)、《隔山有眼》(2006)等。此外,“意念杀人”也成为这一阶段的恐怖电影新的主题;如《杀人蜂》(1992);《颤栗黑洞》(1995)。可以说,90年代后随着科技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恐怖电影的类型不断增多,题材不断扩大,音响和视觉效果也逐渐趋于逼真,受到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追捧。
二、宗教对西方恐怖电影的影响
宗教的博大精深使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人类活动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文学、艺术到生活都离不开它的陪伴。在西方社会中,宗教是一种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它维护着道德秩序和正义;人们赋予了它威严和神圣。西方大多数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不论程度如何,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主要包括古希腊文明与基督教文明,这两种文明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的冲突与融合造就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形态。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东方的巴勒斯坦地区,是西方社会人们信仰的主要宗教。两千余年间与西方世界不断碰撞,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之一,尤其在美国,基督教各派加起来占到80%左右,无教派人士只有16%左右。它直接影响着西方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事原则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渗透于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
宗教与艺术一直有着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许多学者认为要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及艺术,必须了解基督教文化。电影作为现代艺术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作为“第七艺术”,通过一种新形式、新手法的媒介的运用,对于宗教描述也更为生动化。宗教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宗教都有其独特且系统的一套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但是无论在哪种宗教里,我们总能找到矛盾的存在,也就是两个对立面——邪与正;善与恶;阴与阳;光明与黑暗。正是因为宗教中矛盾的存在,宗教本身的神秘感及人们对于宗教的敬畏感,为恐怖片这种特殊的类型电影提供了一个可发挥的舞台。
三、宗教文化在经典西方恐怖电影中的体现
在西方的恐怖片中,有很多影片直接沿着宗教的轨迹展开,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特征;如《驱魔人》《坠入地狱》《万能钥匙》《地狱神探》《七宗罪》等都是经典的具有宗教特色的西方恐怖片。
(一)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当数70年代最经典的体现宗教文化的恐怖片
该片获得十项奥斯卡提名;最终夺得了最佳剧本和最佳录音两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叫芮根的小女孩被魔鬼附身,然后在母亲克里斯教父卡拉斯和高级老牧师墨林的帮助下与魔鬼作斗争的故事。在驱魔过程中,有心脏病的默林神父死在仪式中,卡拉斯神父却被魔鬼附身。最后一点理智的驱使下他跳窗自杀与魔鬼一起毁灭;恢复健康的芮根和妈妈驱车离开了这个被魔鬼附身的地方,显然她们已得到上帝的庇佑。这部影片巧妙地运用
了大量《圣经》中关于驱魔和魔鬼撒旦的典故,神父对抗魔鬼的力量是这部影片的主旨;基督教的论说“相信上帝就能打败魔鬼”一直贯穿于整部作品。该片受到了全球基督教徒的广泛追捧与它迎合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有着直接联系。影片的高潮也是最为恐怖和震撼的地方应该是虔诚的教父们与魔鬼斗争的过程,对于信仰基督教的人们来说观看这部片子是对基督教故事及教义的回顾。事实上,在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史中,驱魔仪式时常为教会所操办,且有着一套十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活动安排。对于不熟悉基督教文化知识的人也可以通过这部影片来了解《圣经》中的典故及基督教的教义。
(二)《七宗罪》另一部具有宗教文化的恐怖电影经典代表作
影片是围绕着基督教的教义人类的原罪展开的。在基督教的教义中阐述了每个人生下来就有七种罪,这七种罪被称为原罪,它们是:骄傲、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这七宗罪人性中的罪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死于这七宗罪中的一种。当沙摩塞警员和他的年轻搭档米尔斯找到罪犯时,犯人要求他们一起去寻找最后两种罪行的人,也就是犯“嫉妒”和“暴怒”的人时,影片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罪犯因“嫉妒”米尔斯幸福的家庭,将他美丽妻子崔西杀害,而这位警察由于“暴怒”将其当场击毙。影片中的七项罪行、七种惩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里以及片中所有的楼房号都是七字开头,故事的结局和最后的犯罪也定在第七天晚上的七点。无处不在的“七”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一切的罪与罚都是宿命。“七”这个数字在基督教中有着神秘色彩,根据“圣经”旧约亚当是上帝用了七天的时间创造的,而夏娃是上帝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的。16世纪后,基督教更是直接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
(三)2009年的《坠入地狱》中也体现了宗教文化的特征
影片讲的是一位在银行工作,叫克里斯汀·布朗的年轻女子,她的具体工作是审核发放小额信贷。她与教授男友克莱·道尔顿生活幸福而平静。直到一天,一位吉卜赛老妇人盖诺斯来到银行,恳求克里斯汀延迟其住房贷款期限。为了给上司留个好印象也为了以后升迁;她不顾老妇人的再三恳求,依然收回了房子。受到了羞辱的老人为了报复,对克里斯汀下了诅咒,从此让她饱受“地狱”困扰之苦。诅咒她的老人也因诅咒的力量来自于邪神,作为代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克里斯汀向预言家拉姆·杰斯求助,电影的结尾给你感觉一切恐怖的事都过去了的时候,却发现克里斯汀最终还是被女巫诅咒拖入了地狱。一方面基督教的教义中指出上帝给人们选择的权利,看你是选择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而本片的女主人为了自己的贪念,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最终受到了惩罚。另一方面基督教崇尚“宽恕”,上帝说:要爱,甚至爱你的敌人,爱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宽恕他们。在诅咒别人和宽恕别人之间,老妇人选择了诅咒,她也为这个诅咒付出了代价。电影里说得很清楚,就算老太太房子被没收了,老太太还可以和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孙女一起居住。如果老太太没有诅咒女主,如果老太太接受了现实,那她仍然可以和亲人一起安度晚年,最后安详地离开。这个故事也使人想起了基督教中《新约-马可福音》对于地狱的描述:“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启示录》中形容地狱为“硫黄的火湖”,称末日审判时,上帝的选民升入天堂,得入亚伯拉罕的怀抱,而有罪的灵魂则经过妖怪利维坦的大嘴,进入地狱,在不灭的火湖里受罚,直到永远。
四、结 语
总之,宗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旷日持久的课题,它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特定的情感和体验。西方的恐怖片中有诸多宗教文化的元素和底蕴,反映了西方宗教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人们可以通过对西方恐怖片的鉴赏来了解西方的宗教、社会与文化。
[参考文献]
[1] 廖然菲.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J].文学教育,2009(08).
[2] 邵汪波.当代美国文化透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3] 史艳新.恐怖电影的魅力[J].科技信息,2007(08).
[作者简介] 肖婧(1981— ),女,广东珠海人,硕士,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本文选自《电影文学》2014年第9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