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影视教育论文

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解析

2015-07-04 09: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人类文明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事实证明,存在一个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即使对于文化差异极大的人种、国家、民族和区域而言,一种共同的东西(手段或媒介),从而便有了无限沟通的力量。这种东西独立于语言,又超越了语言,却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的穿衣、吃饭、休息、工作、婚姻等地方。对此,或许应该尝试用一些我们十分熟悉的概念去定义或是解释它,至少它应该是一个庞大的集合,或更恰当一点是一个系统,为便于叙述问题的方便,姑且将这个系统命名于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有其自身如同人类一样不断演变的历程,其中有着诸多相互密切联系的小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此类推的划分很可能是永无止境的,如同原子的划分,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等等。但我敏锐地感觉到,对于我要解释的问题而言,注意密切联系的各部分的重合或交叉比研究各部分的漫长的进化史更重要,更何况符号自身的意义乃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
  研究这个符号系统的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的事实,譬如对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相差甚远的解释和理解;外贸商品的文化性因素的滞销;艺术作品的思想争锋;日用产品误导误用等。
  为便于本篇文章的阐述,暂且引入几个基本的概念及其简单的描述。
  原型:最为简单的、富有意义的基本的交流沟通的信息原点,它可以是一个宗教神话故事,或是民间传说;也可能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富有内涵的图案或是颜色,以及某些器具或其构成部分。
  认知:人在自己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的基础上,对外部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个体性的某种意义的认知。WwW.133229.COm
  意象:任何一个思维过程无不是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过程。意象此处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基于原型的、富有意义的共同认知。
  
  动画片《梁祝》简介
  
  出身富裕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的不平等,争取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梁山伯遭毒打惨死。祝英台悲痛万分。梁、祝的执著真情,感动天地!二人化成彩蝶常厮守。片中的主要人物角色表(略)。其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分别参考了萧亚轩和刘若英的原型。
  
  动画片《梁祝》简析
  
  爱情是人类的古老话题之一,在世界的每一处,都流传着一些古老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关于牛郎织女和梁祝的爱情故事最具有影响,这其中涉及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因素。随着时代变迁,演绎这些爱情故事的人物形象慢慢模糊,人们关注的已经不再是那些原始的形象,而是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了某种意象,这种意象与故事的主体或主题的关联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国别、民族、地域、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知识背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总体而言,这些因素可归属为两大类:环境的和个体的-最终意象是不是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取决于两大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强度,
  《梁祝》的解析主要可从角色设计,背景画面设计,背景音乐及角色配音几个方面展开。本文主要从故事情节中的角色设计作一下符号解析。
  《梁祝》的经典情节可划分为“草桥亭畔”“双双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联袂河伯娶亲”“相思至诚”“棒打鸳鸯”“化蝶共舞”等经典情节。整部动画片的重点在于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深刻细腻的爱情故事。情节大都走反传统演绎路线。改编得趣味而有现代感,而且将故事诠释得宛如现代偶像剧,让原剧中传统的爱情变得幽默、现代,与时代合拍。

  但是,首先相应时代背景的角色特性不典型,缺乏表现力。男尊女车,女子无才便是德,门第等级森严,父母包办婚姻,封建官僚作风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糟粕是故事的时代背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衬托出爱情故事的凄美。这正传播出关于对传统中国婚姻的认知:没有爱情的婚姻,或说的时髦一点就是婚姻是爱情的起点。可能这就是东西方“自由爱情”的最大区别。然而在故事里,除了对封建官僚的飞扬跋扈刻画得较为直白一点外,其余的时代背景皆是蜻蜓点水。这能否更深刻的表现梁祝间的爱情美?实际上,他们之间的爱情美的灵魂在于是对当时社会历史体制的一种反叛,或者从祝英台的角度来说,就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自由平等的抗争。观众正是从这一点上获取了对爱情的意义认知,进而达到了感情的沟通和共鸣:为爱情自由不惜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值得。当然,在现代社会里,要找到这种最原始纯真的爱情已经很困难了,人们在爱情和婚姻里掺进了许多的其他的东西。这或许就是直至今天,人们依然为梁祝所感动的原因。因此,动画片中的各个主要情节的角色演绎如不能深化至此,依个人之言,就有些肤浅和世俗了。
  人物的服装造型几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气息来分析,角色的服饰设计缺乏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诸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创性,让观众感觉梁祝等角色不是中国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加工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理解。
  如果把片中的所有皆设定为一个符号系统,我想应该让这些符号富有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对于主题的视觉表现清晰易辨,意义表现明确。比如说,不要将受三个走狗践踏的趴在地上的马文才看成狗,片子就变成迪斯尼动画片的片断了;把梁祝两人后山游玩时看成两只狮子,片子就变成《狮子t2》。显然,本片许多角色构思没有突破美国动画片里的一贯套路,以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了“莫名其妙的娱乐”外别无其他。
  动画片《梁祝》是期望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力呢,还是希望达到一种共识?而为这个共识的实现所采取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假如不是借《梁祝》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的广告效应来演练电脑技法,且通过诸多意义不明确或是对于主题表现而言,关联度为负值的符号,来传播美国通俗文化,而是要诠释和演绎中国的传统爱情故事,我想《梁祝》不仅要“减肥”,而且有必要进行“整容”。
  
  参考文献:
  
  [1]动画概论.贾否、路盛章著,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
  [2]历史符号学.李幼蒸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设计符号学.张宪荣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