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影视教育论文

论我眼中的记录片

2015-07-04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纪录;真实;视角;思想性
【论文摘要】: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纪录片工作者,以各自不同的策略,在执着地追求着纪录片的真实。然而,纪录片一个至今没有统一定义。我们怎样看待纪录片的一些旧的观念,怎样认真清楚它的本质。文章着重谈了作者对纪录片本质的理解,并且对现阶段中国的纪录片发展给出了建议。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正因为如此,"真实"成为纪录片经典定义中不可或缺的词汇。但纪录片真的像镜子一样"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吗?不尽然。纪录片摄像时的开机时间、镜别和角度的选择,后期制作时的剪辑加工等工作,无不渗透了制作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欲念,所以,纪录片只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格里尔逊语),只是"抓住现实地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维尔托夫语)。有人说,它不是复制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是面向现实的一条渐近线。我觉得,用"纪录"界定更好。
  我认为,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文章从纪录片的错误看法切入。着重论证纪录片的"纪录"本质。首先来看看纪录片的定义:
  
  一、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1."纪录片"概念的提出
  1916年,《北方的纳努克》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纪录片。wWw.133229.cOM1926年1月,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发表于纽约《太阳报》上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的文章里使用了"documentary"一词。后来,他对这个词的含义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纪录电影是指"对现实进行创造性处理"的影片。
  
  2.关于这个定义的讨论
  在近年来的电影理论研究领域,美国电影理论家比尔·尼克尔斯提出了"所有电影都是纪录片"的著名论断。如果这是一个完美的论断,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所有电影都是故事片"。不论从前和以后的电影理论家怎样定义纪录片,可以肯定的是: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概念,没有纪录片就没有故事片,反之亦然;记录是一种手段,可以纪实也可以纪虚;虚构是另一种手段,但是虚构不等于虚假。
  
  二、作者对"纪录"的看法
  
  它天生就是以一个记录者的姿态出现。从卢米埃尔兄弟说起,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在潮湿和昏暗中,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几部影像短片:《工厂的大门》、《拆墙》、《婴儿喝汤》、《火车到站》。人们看到女工们穿着衣裙,软边帽上插着羽毛,三五成群,边说边笑地步入厂区的入口;火车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车的到来,列车从远处驰向月台……这可以说是初期的"纪录"片······或者说,电影的不成熟阶段是纪录片的表现时代。
  1.纪录不是实录,而是尽量接近事实的纪录。实录是对自然的复制,绝对的并有些粗糙的原生态。没有包含创作者太多的思想。记者把自己当成会走动的摄影机,事实上这就是纪录片的特色:用人的眼睛"客观"地纪录着。
  2.纪录片中所展示的是个人的观点,不存在权威性,不存在特权,不代表真理。或者说,他是站在体现人文价值、以实现人文关怀为特征的文化体系中。而不是站在国家意识所带来的观察视野上的。虽然有些间或也带上了国家的色彩。
  3.在纪录过程中不要陷入一个误区--猎奇。为了使自己脱颖而出,纪录片往往采用边缘题材、通俗题材。当今纪录片通俗化成了趋势,多是为了吸引多数观众的目光,让他们觉得纪录片好看、有意思。整个纪录呈现出来的就仅仅是没多少内涵的故事本身。应该力求一个力求以自然状态呈现而有意味的故事。即主题选择上要健康向上。
  
  三、纪录片的深度是怎样体现的
  
  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中国电视》1993年第2期至第5期,连续登载了刘效礼、冷冶夫的《纪实论》,共有4章,分别提出了4个命题。电视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念。所以,纪录的背后是观念。
  纪录片的思考和深刻观念在优秀纪录片中表现得极为明显。像《微观世界》不是单纯地展现自然的生态奇观与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等,而是以"自然"为主角,讲述了一个生命故事。《鸟的迁徙》从鸟群的迁徙开始到鸟群的回归结束。
  
  1.视角--平视
  这是纪录片保守而又常使用的一个角度。平视作为平民主义的视角,作为纪录片的一种创作理念和方法,已经广为流传。作为对早期居高临下的说教的反驳,平视生活成了许多纪录片创造者努力遵循的基本准则。从艺术的角度说它可以有多重视角。但是从心态接受上它跟受众一定要是平等的对话的。从艺术的角度说纪录片完全可以拍得像电影一样有深度有内涵,但是从使用的角度说它似乎走大众路线是它的本行。

  人物纪录片《毛泽东》(刘效礼,1993)把领袖请下神坛,抛弃了早期纪录片对伟人的仰视视角,以平视视角表现毛泽东既不同于神又不同于普通人的伟人经历;《邓小平》对邓小平的表现视角则不仅是"平视",还要"走近",特别是对早期邓小平的记述更是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他在成长为革命领袖之前,也是一位普通人。
  还有其它视角的切入。学术视角,安徽电视台的《狗与神--狗在中国的社会史》(2006年),《长城》,老体裁,国际视角。还有《故宫》,导演说,关注历史中的人,将是我们这次创作的重要视点。
  
  2.介入不是简单地相加,不是肤浅地介入
  介入不仅意味着一种手段,更意味着一种认知方式。不能只是远远地观察、等待,纪录的不过是一种外表包裹下的假相,根本无法触探到事件的真相。但是对真相的揭露,纪录片呈现出的是纪录的姿态。
  那纪录片的思想跟其他文艺作品或者说是电影的思想有社么不同?纪录片的思想没有那么强的主观色彩。作者的创造但是是隐含在呈现底下的。
  纪录片的不同就在于他用纪录这样一种客观呈现表达一种"真实"。
  纪录片用客观冷静的镜头表现外部世界是其主要特长,但也有些编导将镜头深入到摄制对象的内心,从中反映出他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属己思维方式,以及面对人生突发事件的人性挣扎。正如编导张以庆说,思想是深刻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猎民族的内心世界。这个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更迭而改变着。它的思想是耐人寻味的。
  
  四、结论
  
  私以为,纪录片的实质就是"纪录"不管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还是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途径,它要的就是纪录的质感--纪录的质量和纪录的感觉。
  从纪录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几点思考
  
  1.对真实性的探讨要继续
  私以为为,其不定义性或许是其优势。只有多元化实现的时候,它才能最大程度地折射千姿百态的人生。随着dv技术在民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纪录片的拍摄队伍中来,虽然由于文化和专业的差异,他们的片子整体看来良莠不齐,但其中自有一种朴实无华的魅力,不可否认,个别片子水准极高。凤凰卫视曾经开播的《dv新世代》、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dv365》等均为此类栏目。在纪录片继续发展的同时对其本质的探讨是及其有帮助的。
  
  2.鼓励多样化表现手法的尝试
  纪录片表现的总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段,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这是纪录片的美感所在。纪录可以是多样化的。还有些导演把关注的目光直接投射到当代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上,这方面《沙与海》(康健宁)可谓是经典之作。对比手法的应用尤为突出。《英与白》(张以庆)实录了在一起生活长达14年的大熊猫"英"和饲养员"白"的一帧生活状态。通过对英和白的日常生活纪录,此片展现了人兽关系在特殊环境下的变异,其中对英的性欲求的解决过程做了客观真实的影像表现,在这个解决过程中,饲养员白以一种近乎母爱般宽容的胸怀给予了英以温情的抱慰。
  
  参考文献
  [1]尹鸿.《霸权与多元:新世纪电视文化随想》.
  [2]吕新雨.《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读书》,1999,5.
  [3]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刘涛.《从话语方式到纪录质感》.
  [5]肖文.《国产记录片,敢问路在何方?》,文艺广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