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专访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的制约因素包括:言语功力、话题掌控、心理状态和言语环境。在专访节目中,主持人言语控制常常出现理想化、单向化、随意化的三类问题。因此,专访节目主持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言语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 专访节目 主持人 言语控制
abstractthe restraining factors of host 's spoken language control in interview program include language skill, topic control,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speech environment. in an interview program, the host’s speech control often faces three problems, which are idealization, unilateralization and arbitrariness. therefore, the host of interview program should be increa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speech control.
key words interview programhostspeech control
“主持人专访是主持人与专门的采访对象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节目形态。” ①作为典型的人际传播,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决定了采访主题的挖掘与传播效果。WWw.133229.CoM因而,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成为影响节目成败的关键。“言语交际的本质就是控制。施控者建构话语,表达意向,受控者理解话语,产生行为。反馈使施控者与受控者变换地位,从而形成双向交际活动。”②专访节目作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产物,其言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施受双方言语控制能力的运用。本文仅就专访节目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展开论述,文章针对专访节目中主持人言语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策略。
一、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的制约要素
专访节目的言语交际场由主持人与受访者构成,有一对一和一对多等多种形式。有效完成专访节目中的言语控制,主持人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制约要素。
1.语言功力
张颂教授称语言功力“就是语言的功底和能力”③“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他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需的功底,如语言积淀、语言素质、语言环境、语言机制等。他还需要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如判断力、辨析力、捕捉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等。”④吴郁教授进一步指出语言功力在逻辑分类上具有三层涵义:(1)语言心理层面;(2)语言效果层面;(3)语言类型层面。⑤ 对于主持人来讲,其语言功力必须在这三个层面上平衡发展,而非仅仅是狭义上的“语言”功力。在专访节目中,主持人对于话题的分析理解;与受访对象的交流互动;访谈现场的随机控场等等,都需要“语言功力”的综合调控。语言功力的强弱、范围的宽窄对于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至关重要,是其控制效果最根本的制约要素。
2.话题掌控
专访节目的本质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节目形态。话题是该类节目的信息核心。作为专访现场的实际组织者的主持人对于话题的掌控情况直接影响到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对话题的选择、分析、组织等工作是保证话题顺利进行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节目现场,按照前期预设对话题逐层展开,有效把握,兼顾受访者及现场观众(也包括其他场外受众)的反馈,对临时突发情况作巧妙调控,都是话题掌握的高超表现。话题掌控考验了主持人对于节目主题的认知质量。话题掌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及话语表现。良好的话题掌控可以有助于主持人轻松调试临场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其临场语言的灵巧表达。反之会极大地制约二者,导致节目话语流的失控与停滞。
3.心理状态
主持人专访节目涉及谈话对象、话题与现场观众,是对主持人语言能力、心理素质、话题把握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其中,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心理状态在节目现场的表现非常复杂。笔者择其要归纳为两个方面:(1)与专访嘉宾的交流心态。以怎样的心理状态与嘉宾展开话题交流是决定专访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平和的心态可以营造平等和谐的访问现场氛围;仰视和俯视的心理视角状态只会带来不平等的交流氛围,不利于话题的有效展开。(2)节目现场的心理状态。轻松、紧张、散漫等心理状态在现场的表现会带来不同的谈话表现。这种发自内心的状态由内而外地牵制着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控制。调试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成功主持专访至关重要。
4.言语环境
言语环境,也称语境,包括言语交际文本的上下文以及其时空情境、人物等。言语环境是主持人访谈过程的重要依托,主持人必须根据语境的诸多因素设计问题,在现场交流中也要根据语境对话题作灵活调整,还要善于根据现场观众的反馈做即兴设计,等等。言语环境贯穿专访节目始终。主持人必须牢牢把握住言语环境的众多因素并对其变化能够敏锐感知,从而做出准确灵活的言语调控。
语言功力、话题掌控、心理状态与言语环境这四者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影响,都在专访过程中对主持人的言语控制产生影响。专访节目主持人应该做好语言功力的储备积累,面对话题则应积极分析准备,从而调试出准确恰当的心理状态,时刻依托言语环境以做好每一次专访任务。
二、专访类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存在的问题
笔者归纳专访类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存在的问题,将其分为三类:
1.言语控制理想化
主持人接到专访任务,为保证访问的顺利,总会认真分析采访对象,确立采访主题,并尽可能预先设想并排除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主持人也会根据自己的预想组织话语材料(话题分解、采访大纲等甚至更为具体的语言材料)这样一旦现场出现对话体核心的偏离,主持人会积极做出调整,消除偏离因素与其他干扰,从而确保话语流回归主题。这样的语言预设,可以为主持人消除临场的应对慌乱。但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言语控制。主持人现场发出话语信息,希望受访嘉宾按照自己预设的情况反馈,这种单向控制尽管往往能够得到满足,但也有很多此类情况遭到受访嘉宾的不合作回馈。比如在《面对面》王志对易中天的专访中就有多次主持人言语控制理想化的表现,比如:
王志:我们走进这个房子里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们这里是富人住的地方。
易中天:不是。我楼下有住着出租车司机呢。这个房子刚开始的时候价位并不高。
王志:但是现在易老师在人们的心目中间,你已经属于有钱人的行列了。
易中天:什么叫有钱,多少钱叫有钱,其实比我有钱的多了去了。一个教书匠凭着自己劳动,挣了一点钱,怎么就撑破了新闻界的眼皮儿了。
王志:但是银行里存折数字的变化你晚上睡的好吗?
易中天:这有什么睡觉不好的,我根本不知道它在怎么变。
一个城市对外界是否关注、关注范围如何,受其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广州具有海洋文化的开放性,加上境外几大卫视落地珠三角开拓了广州人的视野,因此,广州居民对外地信息的接收心态更加开放。秉承这种开放的传统,广州电视台的新闻不仅专注做好本地的新闻资讯,而且报道触角伸展到全国大中城市,并开辟专门的国际新闻板块。对重大事件,还有选择地主动出击:从武汉中山舰打捞、香港回归、东南亚海啸、“嫦娥奔月”和2008年的雪灾,都不同程度地通过报道角度的广州化收到奇效。
譬如广州人务实,《广州电视新闻》对党的十七大的开幕报道就不照本宣科,而是选择改革开放、社会建设、民生、“一国两制”等广州市民关心的几个大问题分项读解,并恰如其分地插入本地新闻资料画面与会议同期声混合表现;会议期间还采用系列报道的形式,采访本地专家、联系本地案例,每天解说一个重点,将枯燥的抽象概括,转化为新鲜的、易于感知的形象表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台东南亚海啸报道。海啸刚发生的时候,虽然《广州电视新闻》一连数天大量编译国外电视报道,安排了突出的版面,但收视分析显示,香港几个电视台的独家现场报道抓住了不少广州观众的眼球。广州电视台果断出击,派出本台记者赶赴灾区现场,将镜头对准灾区的普通人,以超越地理、职业等常规新闻价值接近性的人性化体验、人文关怀为视点,大量采访灾民、讲故事、捕细节,有力地冲击了广州观众的注意力,在广州掀起了收视高潮。这次报道的成功说明,本土化首先是基于本土文化的新闻价值判断体系的构建,它既可以基于与本市的利益相关点、爱好接近点,也可以基于人性的心理动情点。
另一个与本土化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风格。“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产品质量和数量的竞争,……我们其实早已进入一个风格经济的时代。”②城市电视台基于城市文化内涵的新闻节目或频道的风格建构,不仅使其具有传播形式上的统一性,而且富有城市个性,易于识别,因和市民有着共同的文化归属感而赢得市民的喜爱。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成长颇能印证这一观点。
在确定本土化策略之前,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节目以引进为主,每天数十档节目没有统一的文化价值追求,收视率几乎都在0.1以下,在广州地区能够收看到的所有频道中位列四十位以后。③风格建构的突破来自一个粤味十足的主持人——陈杨。陈杨像平常务实的广州人一样,装扮朴素,形象普通,敢于直言又不易让人抓住把柄。他主持的《新闻日日睇》迅速地从20分钟的读报节目成长为60分钟的民生新闻栏目,推出了广州特色的年轻记者队伍——《g4出动》,在节目的包装架构方面一反媒体惯用的新闻分类方法,而以符合广州人感性特点的头条、冲突、交流、正义、灾难、发展、温情、信号、趣闻分类。结果,两年之内,节目收视率一度摸髙到8个点,稳定在6个点左右。此后,新闻频道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的旗号,以经典的广州城市风格的演绎宣传片,并打造了《活在广州》生活资讯杂志节目,报道广州生活的各个层面,反映广州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突出广州贯通中西,既传统又时尚的都市风格,节目推出仅半年多,平均收视就达到1.5~2.0。
三、做新媒体的本地资讯内容提供商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渠道的极大丰富,不仅使新闻竞争空前激烈,而且基于数字新媒体的涌现还分流了受众,造成了电视观众老龄化、低端化的趋势。据央视索福瑞2007年的分析,广州黄金时段两大新闻节目《广州电视新闻》和珠江频道《630新闻》的观众构成中,44岁以上的观众均占了50%以上,按职业分,无业人员占42%以上,中低等教育水平和月入900-2000之间的低收入人群占了主体地位。年轻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日益偏向新媒体,这是电视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数字技术在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复合利用内容资源的技术可能为电视打破传统的单一渠道,开拓新的市场打开了通道。比如利用现有播出内容资源抢占移动电视市场,办电视节目声音版的数字广播频率等,都是不增加投入而覆盖与原有受众完全不同的受众群,可以极大地扩大市场。
贴近本土的新闻资讯、实用信息可以说是实现多介质共享的首选内容。对于繁忙的信息时代都市人来说,在出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即时地了解信息无疑为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遇有突发事件或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移动数字视频传播的优势将体现得更加充分。而本地资讯的视频传播正是城市电视台的强项。
自2006年开始,移动电视已经大面积覆盖广州的公交车辆、的士、游轮和楼宇。广州广播电视部门抓住在未来多媒体运营服务市场取得一席之地的机会,由广州电视台、广州市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的国有控股公司——广州珠江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专门致力于建设和运作广州市唯一经过国家广电部门正式批准的移动数字电视媒体。渠道掌控为广州电视台的节目进入新媒体打开了通道。在进军新渠道的过程中,新闻类节目的内容逐渐调整——从最初的原原本本的新闻节目向实用资讯节目转变。珠江移动从创建伊始就强调提供交通路况、天气、政务、公用事业、物价、体育、旅游、金融、股市信息等丰富多元的资讯服务。
广州广播电视部门跻身新媒体渠道运营是基于广州极为广阔的市场,也为广州电视台新闻资讯进入新渠道提供了先天优势,但一般来说,城市移动电视往往定位为平台运营商,并不直接生产节目,因此,城市电视台变身为城市实用资讯数字视频节目的内容提供商更为现实。数字技术环境下,城市日益信息化,社会公共信息服务已成为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本土的新闻资讯则是其不可替代的主打内容。城市电视台与本市各个部门形成了长期的信息联通关系,在内容制作、采集、舆论导向和政策层面尺度的把握上都非常专业和经验丰富,在为移动电视增加播出新闻、政府公务、食品卫生安全、公共安全、城市文娱活动、重大事件播报、水、电、煤气、物价等信息内容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能够大大地提升移动电视内容的可视性,增强受众对移动电视的关注度。对于城市电视台来说,则是新闻应对受众断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的良机。
注释
髙震:《广电集团化、频道专业化背景下城市台的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研究》2002年第9期。
刘长乐2004年9月24日在“环球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
叶青,傅志群:《做广州人的新闻频道》,《当代电视》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