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各省成立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初不能单独拍摄影片。1995年后才获得了政府拍摄指标。资产规模较小,生存资金主要依靠政府各类资金拨付,所以拍摄影片也是时断时续、很不稳定。但即便如此,电影制作也没有放弃与这个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基调相一致的努力尝试,期间既有在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话语冲击下带来的生存压力,也有电影工作者逐渐萌发出来的市场意识,同时也渗透着电影人难以割舍的光影情结与银色之梦。在机遇与挑战、喧嚣与寂静并存的产业化跋涉道路上,力求将电影的产业功能诠释得更为出色,在制片实践中锻炼本领,使电影制片厂能够借此体制改革之契机完成产业化的转型,走向电影产业春暖花开的季节。
省级电影制片厂一方面继续承担国有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走主流路线,在影片拍摄中获取了党和政府的政策资金等诸多方面的照顾;另一方面,电影制作又在努力拓展商业片、合拍片、电视剧等产业领域,在开拓的过程中经验与教训并存,喜悦与忧愁同在。在很多时候所体现出的市场意识和产业思维还不够准确,这对长期在计划体制内生存的小型制片厂而言也是必经的历史阶段。从电影制片厂这一个案的发展状况中也能够体察到我国小型制片厂的一种普遍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包括国有电影制片厂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应立足本地实际,整合多种资源,推动电影产业的新发展。Www.133229.CoM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整合系统内各种资源,推进电影产业化、集团化、多元化发展,实现电影厂产业布局新跨越国有电影制片厂的体制改革在与时代话语的合拍中不断推进。转企改制已经成为国有厂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小型国有电影制片厂应充分借鉴吸取已改制单位的经验教训,推进电影体制改革。与大型国有电影制片单位普遍面临的离退休员工人数多、养老支出负担过重等情况不同的是,省级电影制片厂的规模小,职工数量不多,在这方面面临的压力也要小很多。在改制的过程中,要实现制片厂由计划生产型企业向市场竞争为主、行政宏观服务引导为辅的过渡。集团化改革是电影企业改制的内容之一。它突破了单体企业规模扩张和经营单一的局限,使企业在不断成长和扩张的同时又不至于风险太大,它是现代企业组织结合的一种创新形势。制片厂在集团化改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调整,避免简单的收购或合并,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投资多个项目,分散投资风险,确立以电影制作为主业、外引内联相结合、多种经营并举多功能联合体式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二、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应扶持政策,继续完成主旋律电影以及农村片、科教片、儿童片、纪录片等小片种的拍摄,并根据市场特点采取相应的发行策略与大投入高回报的商业大片相比,低成本主旋律影片及各种小片种影片的受众范围比较狭窄,往往是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思想性、艺术性高于商业性。
电影收益难以保障使得此类影片无法得到民营资本的垂青。但是它们仍然是国产电影难以割舍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讴歌主流文化、维系主流伦理道德发挥着商业电影难以替代的宣传功效,在二级市场、广大农村仍然还有忠诚的电影受众。国家也通过各种资金扶持、政策倾斜来引导制片单位拍摄此类影片,与民营公司相比,国有厂对政府电影主管部门的这种指导理念的响应程度也更为及时。与大型国有电影集团每年上亿元的收入相比,小型电影制作单位因为人员较少、投资成本很低,数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利润回报对他们而言都是不菲的收入。而每年政府对这些特殊题材影片的资金扶持对于大型厂可能是杯水车薪,但对电影制片单位而言却是很重要的融资渠道和创收。
电影制片单位除了电影摄制以外,应立足自身情况,进军新的投资项目。许多大型国有厂已经在房地产、主题公园、物业、宾馆等多个产业领域试水,但电影制片厂因为资金积累相对薄弱,遭遇“旱涝不均”甚至“久旱无雨”的情况,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规模、多元化的项目投资。它们应在对自身定位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资金放到自己特长和熟悉的领域中去,坚持谨慎投资、步步为营的策略,不断积累商业经验和资金实力,在由点的突破中带动面的发展。从一般意义上讲,电视电影、电视剧对拍摄技术和艺术标准的要求要比电影低,投资回收几率也要比电影大,所以在近些年也逐渐成为制片厂新的产业支撑点。
三、整合全国电影资源,通过成立发行联盟开辟电影播映新途径,推进数字院线建设,实现制作与发行放映环节的进一步畅通我国的大型国有电影集团都有自己的院线,它们拍摄的影片在发行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票房保证,而大多数小型国营厂则因为诸多原因所限而无法在放映环节实现突破。我国30多条院线统辖的电影院和银幕,因为占据了全国电影市场的最有力的城市地段,而构成了我国主流电影流通渠道,这近万块银幕就成了海外大片、国内大片的必争之地,影片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小型国有制片厂所拍摄影片本身的商业特点与好莱坞和国产商业大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难以进入发行商的期待视野之中。所以,电影制作单位已经自己筹划打通连接放映终端的窗口,电影制片厂与院线和电影发行公司协商,在城市选取人流量大、文化消费密度高的黄金地段,待时机成熟时建立影城。做影城乃至院线需要充足的启动资金,这对目前大多数小型制片厂而言仍然存在不小难度。而二级院线、农村院线则可以成为新的发行载体。
广大小型国有电影制片厂应在转企改制的大环境中,根据本厂实际情况,整合系统内各种资源进行集团化、产业化改造,在决策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做出创新。既要利用政府扶植政策完成非商业电影制作,又应融合多种资金、完成商业电影拍摄并制定对应营销策略推进影片发行的顺畅无阻,利用国家大力发展二级数字院线的机遇拓展影片的放映途径,积极参加数字院线建设。电影制片厂要坚持多元化投资,投资电视电影、电视剧等新产业项目,使电影制片厂由单一电影产业构架向纵向横向多元化产业格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