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T.S.艾略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2015-08-01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T.S.艾略特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在在中国文艺界广为人知,并且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原始文献的梳理,拟定出一条清晰而完整的T.S.艾略特在现代中国(1923-1948)的传播线索,以期深化我们对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学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英文诗
  英国诗人T.S.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常年定居于英国,1948年因诗歌《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艾略特的传播和影响是世界性的,对中国亦不例外。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的名字就出现在中国的一些文艺刊物上,引起了时辈的注意。之后关于他的翻译作品大量问世,截止1948年,隐然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艾略特的传播分为三类:艾略特的诗歌与论文中文译本(25篇)、外国学者关于艾略特的研究论文之中文译本(20篇)、中国学者以中英文撰写的关于艾略特的研究文章(18篇)。毫无疑问,当艾略特的作品一经介绍到中国之后,它就不能不对中国文坛产生冲击。
  一、前期:1923年8月-1936年7月
  对于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首推叶公超。他在1926年留学康桥大学时,结识大诗人艾略特,结为莫逆之交。叶公超学成归国,先后执教于多所著名学府,为学生开设《西方文学理论》及《英美当代诗人》等课程,一生致力于译介艾略特诗文,栽培许多作家和学者。“九叶诗人”之一辛笛于九十年代的一篇自述文章中写道,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在叶公超的《英美当代诗人》课上我接触到艾略特、叶芝、霍普金斯等人的诗作。
1922年10月,艾略特的《荒原》在《标准》第1期首次刊出,立即震动整个西方诗坛。稍晚于此,茅盾即化名“玄”写出了一则短文《几个消息》,发表于《文学》周报上(1923年8月27日),其中特意提到艾略特是英国一家新办杂志的主要撰稿人。这很可能是艾略特的名字为中国文艺界所知晓的最早日期。吴宓1931年在伦敦访问了同为欧文.白璧德弟子的艾略特,他的《吴宓日记》对此有记载,在1937-1938年开设的《文学与人生》中征引艾略特作为例子,对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但丁》这两篇文章以示赞许。1932年,北大英文系主任温源甯在北平万国美术研究所发表演说,题为《現代英美四大詩人》,对艾略特的《空心人》之精神意向论述颇为深刻,后翻译发表于1932年9月《青年界》第二卷第二期。
1933年2月《现代》杂志发表日本学者阿部知二的《英美新兴诗派》(高明译),介绍了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的两段文字,探讨艾略特的诗人成就。3月《新月》发表孙波的《利斯威的三本书》,认为艾略特为英国诗歌发展做了一个新的开始,树立了新的平衡。10月,《清华周刊》第40卷发表了文心翻译的John Sparrow的《晦涩与传达》,对《荒原》做了言简意赅的介绍:艾略特的重要性正在于他不屑于模仿一家或一个时期的作风,而是要造成一个古今错综的意识。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诗人曹保华翻译了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批评中的实验》等重要论文,发表于他主编的《北平晨报》。1934年9月,上海的《现代》杂志第五卷刊出《现代美国文学专号要目预告》,有四篇文章提到艾略特,其中“作家评论”中列有《诗人艾略特》一篇,作者为新月派健将孙大雨。还有邵洵美的《现代美国诗坛概观》、李长之《现代美国的文艺批评》、薛蕙的《现代美国诗坛概观》,对当代美国诗坛的主要流派作一鸟瞰式的纵览,并且详尽分析、高度评价了艾略特的《荒原》的艺术成就。
  1935年,《清华周刊》第43卷发表了章克翻译的威廉姆森的《T.S.艾略特的诗论》。介绍了艾略特的诗剧《大教堂谋杀案》和戏剧《野猫》。1936年12月周煦良译出艾略特的《诗与宣传》,在《新诗》第一卷发表,发现英国大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这首诗出名的难译难懂,经过努力,附以详尽的注释,流畅韵籍。
二、后期:1936年-1948年
艾略特在中国传播的后期阶段有以下特点:一、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课堂讲习和零星介绍而开始了对艾氏经典的完整译介和深入研究,这当中包括赵罗逐译出的《四个四重奏》并发表长篇评论文章、唐提翻译的《焚毀的诺顿》;二、对艾略特的认识逐渐深化,已有为数不少的作家开始接受艾氏之影响,或在创作上认真借鉴他的诗歌艺术技巧,或是在理论上提出中国新诗现代化构想,从而为中国文学史平添不少风致。在1946-1948年,译介活动达到一个高峰。就艾略特本人而言,他的全盛时期已然过去,但是他的诗和他的诗的理论却已造成一种新传统的基础。
  1937年,曹保华将自家翻译、发表的介绍西方诗学理论的一些论文结集为《现代诗论》,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批评的功能》、《批評中的实验》等3篇文章。曹保华在序言中艾略特称为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批评家。1940年2月,张芝联、宋淇主编的上海《西洋文学》第4期刊载了刑光祖对于艾略特的详细介绍。不仅谈起文学背景,而且深入探讨了艾略特的诗艺技巧(节奏、用典、讽刺),包括价值判断和历史定位:艾略特的诗的感动力是诗的重大意义,震撼全世界,以后的诗人都逃不掉艾略特的影响,自来开创之功,往往不在于其事业本身之价值,而在于其启发后来,使后来更多更强的人来完成他所创始的事业。
  在40年代,王佐良和袁可嘉为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不小的贡献。王佐良对艾氏其人其诗有浓厚兴趣,拟撰写《艾略特評传》,后因种种原因,仅完成序言和正文5章,连载于天津的《大公报》。而袁可嘉的自传则这样叙述他与艾略特的精神相遇:“1942年,我先后读到卞之琳《十年诗草》和冯至的《十四行诗》中对艾略特介绍,很受感动,惊喜地发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读到英美的意象派,感觉这些诗比浪漫派更深沉含蓄,更有现代味。”短短两三年,他不仅发表了《托?史?艾略特研究》这类介绍性的文章,而且自1946年起更有一系列提倡借鉴艾略特的学术论文见诸报端,最终构建起“新诗现代化”的诗学体系。
  1947年,杭约赫等人在上海创办《诗创造》杂志。推出翻译专号,系统介绍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诗人的理论。其中包括英国诗人史彭德的《T. S. 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文章认为该诗是“这次战争时期所产生的最出色地是一连串关于时间和无线的观念的默想,它们和伟大的神秘 家们的精神活动有许多相同处”;这一时期杂志还有唐提翻译的艾略特的晚期诗作《四个四重奏?焚毀的诺顿》。1948年5月,冯至任主编的大公报发表了袁可嘉的《Eliot(艾略特)》一文。1948年6月出版的《诗创造》12期又推出“诗论专号”。其中《艾略特论诗》介绍了艾略特的“儿童期以来的感觉生活”对于人的一生“带着情感重现”的独特看法,以及艾略特所说的“每个精确的情感都倾向于智力的简明陈述”的观念性见解。
三、结语:未完成的探索
关于T.S.艾略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本文的考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随着学者们的辛勤开拓,相信会有更多放轶放的文献得以重见天日,因此,本文的回顾和梳理旨在说明:T.S.艾略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冲击既深刻又巨大,而他的影响及其接受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所以,对于T.S.艾略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的梳理,就远不是问题的结束,而只是问题的开始。
参考文献:
[1]袁可嘉.西方现代诗派与九叶诗人[J].文艺研究,1983,(4).
[2]王佐良.穆旦的诗和译诗[C].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3]查良铮译.英国现代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4]吴宓.吴宓日记(第五册)[M].三联书店,1988.
[5]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景中的文学活动[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傅浩.《荒原》六种译本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