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瑞士民族的形成

2015-08-01 09: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每个民族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是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瑞士民族的形成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对该民族的形成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其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探讨,从而以期能够对瑞士民族的形成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关键词:瑞士民族 形成 原因
  什么是瑞士民族?这在许多人看来,并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它无非是对瑞士人的一种称为或是对瑞士境内各民族的一个总称。然而,民族所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人们对该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瑞士境内,有以法语为母语的法瑞;有以意大利语为母语的意瑞;有以德语为母语的德瑞;除上述三种主要民族外,还有以列托罗曼语为母语的列托罗曼人和大量的外国移民(瑞士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可见瑞士境内的民族构成是多么的纷繁复杂。由此可知所谓的瑞士民族只不过是官方民族主义者所提出,目的是为了统一称呼瑞士境内的各族人民的一个民族统称而已;同时,也是为了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减少矛盾。但是,官方民族主义者也不能任意的提出或是制造一个民族更不用说是瑞士各族人们的总称;它的提出必须要依据主客观条件且经过历史的孕育才能形成人们所接受的瑞士民族这个概念。瑞士民族这个被大家所认同的民族概念,并不是同一国家内各民族人们理所当然该拥有的名称,更不是某个人或组织、政府所能任意制造或宣传而得出的名词,它是有着深厚的主客观依据,是在瑞士上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变而成。
  一、民族构成的要素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本身包含着一系列更加具体的内容。如民族的语言和象征、民族的社会和政治运动等。
第一,民族的语言和象征。这是需要在长时间内而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是某个人群由于长时期地生活在同一地域或环境中,而逐渐建立起密不可分的经济文化联系;由此才出现了人们共同的交流工具如语言、文字也就应运而生。在共同的语言文字和人们的生活劳动之中孕育出共同的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到近代的时候不知是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还是民族造就了民族主义。总之在这一时期不同地域、语言的人群都出现了想象的民族象征;尤其是在一战后,这种民族文化发展到其顶峰。正如霍布斯鲍姆所说“没有什么比无名战士的纪念碑和墓园,更能鲜明地表现现在民族主义文化了。”?1?p9 虽然在瑞士有四种民族语言,但这四种民族语言正是其特殊民族性的表现;同时,英雄威廉·退尔的反抗侵越者的英勇形象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瑞士人。千千万万的瑞士人团结在其特殊的民族性和英雄威廉·退尔的周围。正是由于特殊的语言文化和共同的象征而产生有别于其他人群的一种特殊关系和凝聚力量。如果缺少这个前提,即便是同一国家的国民,也是不能称作为同一个民族。
  第二,民族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什么叫社会? 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英文中的本意是指a group of peopl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persistent relations, or a large social grouping sharing the same geographical or virtual territory, subject to the same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dominant cultural expectations?2? 。由此中英文意思我们可以知道社会强调的是特定的地理版图上的人们的集合体。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该词在其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如今社会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指在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而是具有了新的意义即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到了近代的时候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单独的词,它会和其他名词连用;正如我们现在说的“民族的社会”。民族是一个现代频繁出现的词语,当今学术界对其定义本就众说纷纭,如今再在前面加上个社会就更让人迷惑不解了。在此我们仅以最简单的字面理解来看待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民族的社会理解为在同一民族的人们在一起生活所形成的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而这个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对于构成一个独特的民族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同样,可以反过来理解正是由于共同的经济文化环境或生活习惯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或加强了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在人们共同生活所形成的经济文化环境中政治运动是和人密切相关。各民族内部都需要政治运动来管理内部的各个个体,或是对外各民族的交往。政治运动是可以帮助民族国家形成一个官方的民族(即如是多民族国家那就是该国家内各民族的统一的称呼);政府也可以通过政治运动来加强一个民族的认同感,以使各民族成员愿意为了各民族的利益而勇于献身甚至是牺牲生命。民族运动还可以使国内的各民族的个体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从而使人民与现代的民族国家产生基本的认同。正是由于民族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使一群人经过长期的相互沟通和密切交往,形成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是由于民族的语言、象征和民族运动及政治运动才使人们在追忆过去和象征未来的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二、瑞士民族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瑞士是由4个主要民族构成的国家,又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稳固的共同体。放眼欧洲,这种现象如果不说是独特的,至少也是罕见的。因为在欧洲大陆上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他们的人口都是绝大多数是由盎格鲁-萨克逊人、法兰西人和日耳曼人所组成;但是瑞士却是个。虽然瑞士不用民族这个概念来界定国内的各个民族,如根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3?p8(我们不去谈论这个概念的正误,因为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概念而且这个概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民族概念)根据该概念来划分,我们可以把瑞士境内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有表现共同的心理状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人们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民族即讲法语的法瑞、讲德语的德瑞、讲意大利语的意瑞讲列托—罗马语的列托-罗马人。在瑞士境内“瑞士德语区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73.6%,主要分布在瑞士的中部和东北部各州;瑞士法语区占20.1%,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各州;意大利语区占4.5%,分布在瑞士东南部的提起诺州;列托—罗马语区占0.8%分布在瑞士 东部的格劳宾登州。”?4?p11 那么这四个比例不等的民族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共同体,有着它特定的主客观条件。
  1.客观条件
  瑞士特殊的地理位置铸就了当代瑞士民族的形成。瑞士位于欧洲中部,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公国,南与意大利接壤,西同法国交界,北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毗邻。其国土主要由阿尔卑斯山区、汝拉山区和中部平原组成,所以瑞士是典型的山地国家;在过去瑞士基本上是与周围列强处于隔绝状态。瑞士不仅仅是个山地国家,同时也是欧洲几大河流的发源地如莱茵河、多瑙河等。几大河流发源于瑞士而穿流过领国最终注入大海。瑞士同时还是世界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冰雪融合而形成了众多的湖泊所以瑞士又有“千湖之国”的称呼。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都是追逐着水而生活,如中华民族的起源地就是黄河流域,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同样是追随着河流而驱赶着他们的羊群。所以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生命的存在进而农业或畜牧业的发展最终发展为城镇。在这河流与湖泊纵横交错的地方自然是古时人们首选的居住地。同时古代人们交往的最便捷的通道也是河流。瑞士的这种特殊地理环境,特别是密如蛛网的众多河流有利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它的高耸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汝拉山脉使它同周围的地区相对的隔绝状态,而其众多的河流又把内部各个地区联系起来便于长时期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以至形成其独特的心理状态。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瑞士形成一个特定的民族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环境基础。
  2.主观因素。
  从历史的起源上讲是没有所谓的最纯粹的瑞士人,现在的瑞士人实质是由瑞士周围各国的人们组成的现代瑞士人。由于瑞士特殊的、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的影响,当瑞士周围的各国在发生不稳定的情况下,人们首选瑞士作为他们逃难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就在瑞士定居下来。正是“瑞士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而是由一些不愿成为德国人的德国人,不愿成为法国人的法国人,不愿成为意大利的意大利人,以及少数操列托-罗马方言的列托-罗马人后裔组成的多民族群体。”?5?p11也许正是因为瑞士民族形成的基础是在于难民政策,所以当瑞士联邦不管在面对何种压力的情况下都坚持难民政策的原因所在。在讲到主观因素的时候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瑞士的政治制度。“瑞士的‘三大支柱’——武装中立、直接民主、联邦制度。”在这三个支柱中直接民主是最与人们息息相关;“这种‘直接民主’的形式,是瑞士中部古代日耳曼(阿里马尼)民主最高权力形式的残余。”?6?p41瑞士各民族的公民都可以通过这种直接民主的方式来表发各自的意见,在这个平等的平台上瑞士各民族发表其意见,解决其分歧,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和谐相处。瑞士的历史上尽管也存在民族冲突,但瑞士的传统文化一向强调和谐,而又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所以现代瑞士才有4种官方语言而且在州政府充分授予各州政府充分的权利让其按照各州人民的意思来治理各州的事物。瑞士民族这个总称所以能为瑞士4个民族以认同,首先因为它们具有上述主管条件。
  三、七百年的历史演进
  瑞士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体上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几百年来历史的演进;第二阶段是近代以来在面对战争威胁时所形成的自觉认同。瑞士联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老三州”的开始,在1291年瑞士中部的三个森林州即乌里、施维茨和尼瓦尔登建立“永久同盟”用以维护各州的独立自治,从而开创了瑞士的建国大业。但直到1848年瑞士才逐渐形成了松散的联邦,参加联邦的各州至今仍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利,这也就形成了瑞士联邦制政治制度特色之一。同时,也由于瑞士的“联邦制”的政治特色才使的瑞士由最初的3个森林州发展到现在的26各州,最终形成了现代瑞士的版图。在欧洲特殊的版图上,历来就没有被一个民族所独占过,也从未形成过中央集权的国家,瑞士就是这个欧洲历史发展的缩小版。从公元三世纪到七世纪,阿里马尼部族侵入瑞士高原并在阿尔卑斯山定居下来形成了现在瑞士的德语区;同时半罗马化的勃艮第人则占据萨林河西部形成了现在瑞士法语区;在这两民族的威逼之下,只有高山谷地的拉埃蒂安人还保存着罗马化习俗及列托—罗马语;直到1803年提契诺州的加入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现代瑞士的四个语言民族。但是,各州的语言并不是单一的,在德语区也有操意大利语和法语的人存在;而在法语区同样有讲意大利的人;这就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包容现象。在瑞士以上的四种语言都是官方认定的官方语言,所以瑞士的任何文件都需要用四种语言书写出来了,如果你问瑞士人这样做不是很麻烦且浪费开支吗?他们会告诉你这是很麻烦也和费钱,但是这尊重了各个民族成员不管这个成员人数多少都值得我们的尊重。这就是瑞士民族的特点平等、博爱和包容的意识。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创造了共同的历史,最终成为一个追求自由、不畏艰难的勇敢的瑞士民族。
  四、瑞士民族自觉意识的形成
  瑞士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稳定共同体,是进入近代特别是1848年后才逐渐形成。“我们所知的瑞士最终形成于1848年。在这之前,真正的“瑞士历史”并不存在。准确地说,只存在各个独立地区的历史,而这些独立地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瑞士。”?7? 尤其在经过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威胁之后,瑞士的各民族更加团结且珍惜其传统的中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德语区是狂热的中立者,而法语区则以正义和国家利益名义一致活跃地加入这场斗争,他们并不想中立。“操德语的瑞士人指责讲法语的瑞士人由于成见而牺牲中立,并使瑞士面临最大的危险。”?8?p286在一战期间由于对中立看法的不同,使得德语区和法语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鸿沟”。但这各“鸿沟”并没有使这两个民族真正的产生冲突,而是最终互相谅解严守“中立”使瑞士避开了战争的危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正是由于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得瑞士人不管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而没有出现一战时所出现的民族“鸿沟”。在面对外来侵略危险时,瑞士各民族的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战争的危险。正是在面对这些战争威胁的同时,瑞士人的民族自觉意识逐渐形成。
  五、总结
  瑞士民族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个为海内外瑞士人所公认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所能左右,也不仅因为有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彼此间存在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现实利益、共同的未来命运等所有这些把他们牢牢地联结在一起。瑞士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作为一个民族,它仍会长期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