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调查了当地回族的风俗习惯,以民族志的形式对张秋镇穆斯林的结婚仪式进行了详细表述。通过婚前三天的细节描述,对当地穆斯林的礼节和程序进行了细致介绍和描述。因为受有关禁忌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展现出来不同的仪式程序,从而对这一地区的回族婚礼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个性做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结婚;仪式;宴席
一、婚礼前悉心的准备过程
结婚前三天就算是整个结婚仪式的开始了。第一道程序是送喜帖和喜果:送喜帖和喜果之前,亲戚朋友会根据和主家关系的亲密程度来上礼钱或者送礼物。管事人会搬一张桌子放在大门外面当账桌。我询问站在旁边的一位长辈,为什么要把桌子放在外面,人来人往的这么乱岂不是影响做记录。他告诉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公开性。原因有两点:一是让主家对管事人帮忙收礼钱做记录放心,桌子周围会坐着好几位有威信的帮忙人。二是让旁边的人看清楚帐的明细,以辨别上礼钱的人与主家亲疏远近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炫耀的因素。主事人做完详细记录之后,根据账本记录的名单写喜帖。写完之后会让主家亲戚中的小伙子去送,有时候新郎亲自去送。不论上礼钱的多少和礼物是否贵重,只要账本上有记录的人都会收到一封喜帖和一份喜果。在把喜帖递给上礼人时还要再叮嘱一句:结婚时一定过去参加宴席。一方面是提醒上礼人别忘了结婚日期以免耽误;一方面是表示客气、道谢的意思。
举行婚礼前几天的另外一道程序是接嫁妆。送嫁妆的人完全是女方这边的亲属与朋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主要是负责往车上搬运嫁妆,一种是女方的长辈,主要是代表女方的家长,要求必须是能说会道,懂得许多礼节的成年人。而男方这边负责接嫁妆的人也是这样构成的。这是一个礼俗。?
二、婚礼前一天的最后准备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是最忙碌的时候,大家相互帮忙给主家整理一下琐碎的事情。把主家的院子收拾整洁;认真检查礼单;准备明天宴席所需的饭菜,大家再相互提示有没有遗漏的事情,主家的院子里呈现出一派忙乎乎的景象。礼单上面记录着所有主家亲戚朋友的名字,明天新郎把新娘接来后要拿出来读这些名字,以便让新娘拜礼。同时还要找几个有威信的长辈,商量好明天的细小礼节,以免失了礼,给主家丢了面子。一般都在院子上面搭一个大帐篷,在院子中间布置好桌椅,明天的婚宴直接在院子里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浓郁的乡情,另外也增强了人际间的交往,甚至突破了民族的界限,回族和其他民族也友好往来,和谐相处。
三、婚礼当天的隆重仪式
(一)到新娘家接亲的仪式
结婚这一天,一大早,大家就开始准备迎接新娘的到来。要在正屋摆放礼品、糖果、瓜子、香烟之类的,用来招待送新娘的贵宾。沿途在很多拐角的地方都放着红纸,或把下水道井口都用红纸糊上,为了图吉利。老百姓认为下水道口是污秽的地方,在这么圣洁的日子,以免它玷污了这个仪式。负责接新娘的贵宾由女方的叔叔和媒人领着进了正屋,女方家倒上茶、递上烟,大家先聊会天,女方家人在院子里布置好一块地毯,要让新郎向女方家亲属拜礼。当然这个环节并不是一个严肃的环节。女方家亲属在新郎拜礼期间是可以和新郎开玩笑的,故意刁难新郎与他嬉闹,但是新郎一定要恭敬。大体是这样的:由一个人念着礼单上的名字:“三大娘的一礼,二婶子的一礼”新郎就要鞠躬拜礼。拜礼完毕之后,新郎要去新娘房间给新娘戴上戒指献上鲜花,然后合影照相。整个过程是看不到新娘的父母,根据当地风俗,新娘的父母这时候是要避开的。因为嫁女儿会让他们感到伤感,以免让这一幕扫了大家的兴。出房间时周围的人开始在他们身后撒一些糖果,一直撒到他们走进婚车。
(二)新郎家举行婚礼的仪式
婚车快到新郎家时,已经有很多人守候在门口了。新郎新娘刚一出车门,就被新郎的朋友围着“抹黑脸”(把煤灰抹到新娘新郎脸上)。新郎护着新娘赶紧往家里赶,但还是没能夺过他们的“攻击”。一阵嬉闹之后,新郎新娘跑到厨房洗了洗脸,这时阿訇和几位有威信的长辈都到了。洗完脸后,新郎新娘走到正屋一块给阿訇道:“色俩目”。接下来就是阿訇念尼卡哈,在新房里待上十几分钟后,新娘这时要拿上个衣服包裹“回门”。俗称回娘家,以前是三天回门近几年都是当天回门。新娘子回到家里待上一会儿然后换一身衣服就可以回婆家了。待新娘子回来后,要开始认婆家的亲戚了。待大家坐好后,新娘子给这些长辈一一端茶,由婆婆给介绍应该如何称呼这些长辈。介绍完后,这些长辈要掏“认亲礼”的,一般是二百块钱。待这些亲戚认完之后,就到了新娘子行拜礼的时候了。差不多和新郎在新娘家行拜礼时的场景一样,也是在一片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三)热闹而有序的婚宴
行完拜礼之后,就该开始婚宴了。有专门负责管事的人分配任务,有的负责提菜,有的负责拿馒头送餐具。帮忙的人中小伙子一般都提菜,年长些的负责指导查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事情。
婚宴分三批进行,第一批吃饭的是远道而来的贵客和新娘家的亲属。待他们入座后,宴席开始。宴席的内容是镇上特色的“清真十大碗。”宴席上的客人是男女分坐的,给宴席上的女客人送上第一碗之后就开始送馒头直接吃,而给男客人送上第一碗后是不送馒头的,因为送馒头就意味着该吃饭了,他们还没有喝喜酒所以不能送馒头。在宴席的菜上到一半左右的时候,新郎要过来向宴席的客人敬酒。这时大家都会相互推让,新郎尽可能让客人多喝几杯,以表热情,而客人这时就会说些祝福的话语。新郎要给每个桌上的每一位客人都要敬酒,所以场面甚是热闹。新郎敬酒的同时,新郎的长辈也要向客人敬酒,以此对大家都来参加婚宴表示感谢。当敬酒几轮完之后,大家也喝的差不多很满意的时候,开始送馒头。一般三十分钟左右第一轮的客人吃完后就离开了。
送走第一拨客人走后,第二批的客人又开始入座了,这些大多都是新郎家里的亲属朋友。第二批宴席进行的时候,大家就会明显的轻松一些,毕竟第一批有不少娘家客人,所以大家都要顾及礼节彼此都要恭恭敬敬。第二批客人虽然是新郎家里的朋友,但是新郎也要去敬酒的,不同的是长辈不必去敬酒了。这时候大家也喝的比较随意,没有那么拘束。
最后一批客人就是负责整个宴席的帮工,一般都是新郎家辈分比
较小的年轻人和厨师。最后一批的宴席时间明显长了很多,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忙活了一天,累的也够呛,这时都吃的比较随意,再加上是最后一批了,大家索性就放慢了节奏,一边聊天,一边好好的享受这顿佳肴,传出阵阵欢笑和嬉闹声。婚宴在祥和、热闹中慢慢拉上了帷幕。
四、总结与思考
回族的婚俗既是一种民俗文化,更是一种新家庭组成的重要仪式。回族的婚礼仪式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宣告了一个新的婚姻的成立,这个婚姻更是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此外,回族婚俗还传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内聚力。回族的民俗生活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融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元素,体现在回族的婚丧嫁娶等习俗里,这也体现了回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回回先民不断调适与本土化的结果。这也是民族主体自觉的“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1] 邱树森.《中国回族史》 上、下册.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6
[2] 马坚 . 《古兰经》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