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动漫在我国文化产业里以其强劲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动漫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反应。在孩子眼里是首屈一指不可替代的精神玩物,在成年人眼里是与孩子产生开心互动的媒介产品,在商人眼里则是前景无限的市场,在艺术家眼中是产生创作冲动的创作源泉。若干年前在中国几乎不会有人认为动漫能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但是在九十年代随着日美动漫产品登陆中国并迅速以骇人之势席卷整个青少年消费市场,国人惊异的看到原来这本以为幼稚的供人消遣的玩物却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早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漫的民族风格建设。动画片的民族风格,首先体现在造型的民族特色上。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艺术特征。自古以来,西方人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进行着细致入微的剖析,他们具有很强的理性精神。显然,这种精神同样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西方传统的美术创作,总是紧密地与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他们在美术创作中重比例、重空间、重透视、重解剖。在绘画中,善用光线明暗来显示对象的形象,用面来表现形体。并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创作方法。而在东方的传统思想中,人与周围世界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正是这种认识致使东方人感情表达细腻含蓄,讲究意会性。受该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自然也体现了“写意性”。当时一批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这部仅30分钟的动漫作品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中国的动漫艺术家们积极地致力于新的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制作技艺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动漫事业的一大片种木偶动画时,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钱远达,曾在20世纪50年代远赴捷克学习,师从德恩卡。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节动人。此时的艺术创作水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漫事业的一个高潮。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大闹天宫》,该作品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主角孙悟空的造型,紧紧围绕人物的“猴性”、“神性”和“人性”展开设计。在把握桃形头型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作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简练的线条本身就起到了“写意”的作用,使角色那种机灵、勇敢、乐观、率真的形象呼之若出。再加上色彩的搭配,集“猴性”、“神性”、“人性”与一体的孙悟空形象,便活灵活现于观众的眼前。对于这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的中国动漫艺术作品,国外评论《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动漫产业相对于世界动漫发展出现缓慢趋势。在美日动漫的冲击下,同时也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再加上中国动漫产业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漫创作者的流失和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动漫产业也逐渐偏离了“民族化之路”,跌入了一个令人迷茫的低谷,在崇洋心理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艺术创作者一味致力于对美、日动漫形象的模仿。然而脱离传统文化一味模仿和抄袭对创新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并且这些模仿,就其艺术性和民族性的层面来讲始终没能超越像《大闹天宫》这样的巨峰。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动画被认定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而当代艺术又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怎样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艺术作品;怎样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和探索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能被大众接纳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之路是当前艺术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创新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艺术发展的驱动力。艺术的发展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创新和积淀的过程。艺术创新不仅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思,而且是对艺术发展的探索。只有这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艺术才能得到繁荣和发展。相对于日本半个多世纪的全民手捧漫画的大环境不同,中国真正开始接触并被动漫文化感染的一代正是70后、80一代,他们被称作是卡通一代。当这些艺术创作者走出美术院校时,更多自主的表达自我愿望可能是与他们上一代艺术家最大的不同。由于在多元文化及新时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像深入人心的罗中立的艺术作品《父亲》的形象并没有让这一代后来者循规蹈矩,他们不再只是以国家、社会、民生等传统题材创作作品,摒弃了破旧、苦涩、灰暗的传统色彩,他们把甜美的孩童憧憬和乖戾少年暴力精致的呈现了出来,同时中国动漫产业也正面临一个新兴的发展开端,在社会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逐渐多元化的今天,怎样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兼具艺术性、时代性、娱乐性、人文性等雅俗共赏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是当前创作者首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进入新世纪,由于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外来文化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整个社会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凯歌声中不断前进。所有这些,为艺术创新、艺术探索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当代中国,艺术创新应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当艺术创新有了政策、政治的保障,有了宽松的学术氛围,就为艺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支持创新、保护创新,努力营造艺术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实现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感的真正统一,才能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的本民族特色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
在这个特殊的、一切都离不开创新的年代,对于70后、80卡通一代的价值认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们的创作题材过于随意,缺乏深度。有人说他们对于艺术表现的技法过于夸张甚至有些丧失了艺术表现的美感。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这一代人需要的不是纯粹的家、国、天下的理想。其实对于这一代的艺术家来说还处在艺术创作的成熟期前,他们尝试新鲜的方式,喜欢挑战传统,几年的创作是诸多因素触发的实验期。对于他们一切的创作源泉不是社会之痛,人文关怀,而都是来自自身的回眸、对青春的缅怀。卡通一代在给艺术带来一种新的表现题材时,也带来了对于动漫艺术的新审视——动漫艺术是什么,怎样去理解动漫艺术。在中国古代人们有很好的传统,人人皆识水墨。当西方的艺术走向抽象、波普、达达之后,教育断层的中国观众一时间无从下手去理解这些作品,当人们找不到契合自己欣赏的艺术范畴,于是便扎堆的去欣赏更容易接受的写实主义。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让北京的城乡结合部吸引了更多的老外和衣冠楚楚的有钱人,更多的观众是赶艺术的时髦,798的画廊仿佛是呆在那的纪念碑供游人拍照。但在众多艺术展览中,卡通一代艺术家的展览却吸引着专业人士以外更多的年轻人的眷顾。这些观众并不一定是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也许做着与艺术毫不相关的事情,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审美和价值标准,他们自信的欣赏他们认为好的作品,而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正是因为有和他们共同的成长经历,让所有的沟通和理解都在相同的符号间传递。
当喜洋洋灰太狼这样的动漫明星真正成为了明星,同时它们也成为了拍卖的明星,成为了时尚品牌的座上嘉宾,他们的缔造者正是卡通一代,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中国动漫产业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的。中国动漫要突破思维定式,挖掘市场,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良性互动。艺术水准为作品的长久生命力提供保障,但良好的市场回报也为艺术再创作提供资金。在新世纪里中国动漫有更好的发展除与国际接轨外还要结合本国本民族的特点,从民族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并加以开发和利用,形成新时期国产动漫的新语境。民族化的形成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在中国动漫事业“民族化”的道路上,需要各种人才以及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而卡通一代也正在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更多包容更多理解的文化氛围里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找寻本民族的自我表现意识的形式和愿望。动漫不再只是孩子的游戏,卡通一代已经成为一个现象,而现象也只有在持续的创造惊喜时才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标记。
参考文献:
[1]齐骥.动画文化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
[3]聂欣如.动画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