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艺术教育论文

抗联题材雕塑作品及其精神内核的艺术特显

2015-07-14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雕塑作为一种具有大众审美普适性特征的视觉艺术形式,是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较其它造型艺术而言,雕塑既是立体的形象,又是可以通过触摸感知的实体,所以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唤起观赏者的艺术想象,并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抗联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抗联英雄人物和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主题性、纪念性意义在东北地区建设抗联文化和弘扬抗联精神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抗联题材雕塑的概况
  抗联题材雕塑作品的出现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由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抗联雕塑现象。就抗联题材雕塑的类型而言,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从内容上看,既有刻画抗联英雄的纪念性塑像,也有着意于叙述抗联故事的群雕;从形式上看,既有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雕塑,也有表现力极[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第一论文 网]强的意象性雕塑。在材质方面,雕塑家按照自己的艺术构思,或为金属,或为石材等,表现出艺术创作材料的多样性。在创作主体方面,既有艺术家的个体创造,也有艺术家群体合作的成果;既有知名雕塑家的创作,也有民间雕塑艺人的参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诞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例如,王熙民的《抗联游击队》即为50年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80年代则出现了贺中令的《白山魂》、中央美术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共同完成的《八女投江》等优秀作品;殷晓峰的《抗联英雄》、孙家彬的《转战于白山黑水的抗日战士》以及李象群的《杨靖宇将军像》都堪称典范之作。
  为数众多的抗联雕塑作品散布于东北地区(也包括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纪念馆、烈士陵园、主题公园、抗联英雄旧居等,成为抗联精神的象征和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抗联题材雕塑
  现藏于国家军事博物馆的《抗联游击队》是由著名雕塑家王熙民创作的。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王熙民于1957年创作完成的大型群雕作品《人民公社万岁》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艺术经典巨作”,而《抗联游击队》和《人民公社万岁》同属于王熙民早期具象雕塑的代表性作品。
  《抗联游击队》塑造的是杨靖宇、赵尚志等著名抗联英雄的群像。这件曾参加第一届全国军事展览并荣获优秀奖的作品,堪称是解放初期抗联题材雕塑作品的典范。虽然作品刻画的是真实的英雄人物形象,但在作品的情节上合理地融入了“虚构”的色彩,艺术家以艺术的真实来突出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加具有典型性的特征。在人物的塑造上,王熙民并没有采用当时惯用的“高大”图式来突出英雄们的不朽形象,而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这些英雄置于一个具体的情节中:三匹强壮的战马拉着一辆满载物资的马车,木制的车轮陷入了泥潭,身着棉衣、肩背步枪的抗联英雄们正在竭力推车,恶劣的环境反衬出英雄们坚忍的斗志。作品中看不出这些抗联英雄与其他的抗联战士有什么不同——普通的人、普通的战士,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作品栩栩如生,鲜活的形象饱含着激情,生动地展现了抗联战士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和民族气节。
  雕塑家贺中令于1984年创作的《白山魂》可以说是继王熙民《抗联游击队》之后典范之作——曾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荣获银奖。这件只有80厘米高的作品却使得贺中令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并饱含着雕塑家对抗联英烈的深厚情感。《白山魂》刻画的是抗联英雄杨靖宇的肖像。从《美术》杂志1984年第11期刊登的贺中令谈创作感想的《白山追魂》一文可以看出,这位土生土长的东北艺术家对杨靖宇有着极度的敬仰之情。在创作之前,贺中令走访了多处杨靖宇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抚松县的老抗联战士、集安县大路沟的参农、凉水河的退休老干部、靖宇殉国地纪念堂的守护人等,这些见证者都为雕塑家讲述了当年杨靖宇将军的事迹,使得贺中令更加充满创作的激情。而且,为了在雕塑艺术中更好地表现杨靖宇将军的英雄形象,贺中令依据自己的构思,在长白山一带辗转十余日,跋涉数百里寻找合适的石材,最终他选择了一块重八百多斤的火山岩。而这块火山岩的构造与质感正符合雕塑家创作构思的需要。雕塑家巧妙地以石材表面厚薄不均的白色石英来表现眉毛和胡须上的霜花,以石英下边的绛灰色表现杨靖宇满是冻疮的脸庞。厚厚的大皮帽子只是粗略地刻画出了外形,并与整块石材融为一体,突显出抗联英雄的豪迈气概与坚定精神。虽然作品刻画的只是将军的头像,并且作品的体量也不大,但是作品的完整性、艺术性与精神性的表达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完成于1988年的《八女投江》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另一件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这组矗立于牡丹江畔的群雕是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构思、四川美术学院制作完成的。作品以超大的体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以堆砌的石材作为基本材料加之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刻画出八位抗联女战士俨然鲜活的血肉之躯,也使战争的惨烈与抗联战士的爱国精神生动地表达出来,展现了八位抗联女战士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的抗日精神。特别是在情节的设计上,作者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公共艺术特质,将人物的布局合理安排,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虽然人物的造型缺少个性化的语言,但这种特质却强化了群雕的整体性表现效果。
  2004年,著名雕塑家李象群为哈尔滨道外区靖宇公园设计并制作了《杨靖宇将军像》。这座高达五米多的铜像采用了具象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运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造型语言将寒风中巍然屹立的杨靖宇将军表现得栩栩如生。虽然在人物的动态上仍显得有些程式化,但合理的意象塑造手法上却很好地表现出粗放、坚韧和大无畏的精神,这显然得益于雕塑家在设计上充分注意把握以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内在精神,加之作品的超大比例,使这种精神得以更好地表达。
 20世纪后具有代表性的抗联题材雕塑作品当属著名青年雕塑家殷晓峰2007年创作的《抗联英雄》(又名《关东魂·抗联》)。《抗联英雄》的诞生缘于2006年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殷晓峰作为吉林省唯一入选的美术家承担了这一项目。作为一位地道的东北艺术家 ,东北抗联的历史与精神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了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殷晓峰多次到东北抗日联军战斗的地方寻找杨靖宇将军及其队伍活动的遗迹,聆听杨靖宇部下的后人讲述抗联的史实。为了使作品更具表现力,雕塑家几易其稿,由最初的十个抗联英雄的形象增加到定稿时的十八个。《抗联英雄》中,由十八位抗联英雄组成的队伍一字排开,整个队伍呈现出具有极大张力的前倾的行军之势,迎面吹来的风雪并没有阻止将士们前进的行程,有的拱在战友的腋窝下,有的紧靠前边战友的后背、有的回首拉着后边的战友,丰富而鲜活的个性形象有机地化为一个整体。作品在表现抗战环境恶劣的同时,更反映出了抗联战士奋勇抗敌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不难看出,作为新一代的雕塑家,殷晓峰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表现范式,更加注重表现作品的艺术性,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合理融入了表现主义的元素,使得作品更具表现力。
  此外,老一辈雕塑家孙家彬多年来创作了以肖像为主的多件抗联题材作品,如抗联英雄杨靖宇、陈翰章的雕像等,其中以2004年创作的群雕《转战于白山黑水的抗日战士》最具代表性。这件存放于通化市靖宇陵园的群雕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将抗联战士坚强且不可侵犯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虽然只刻画了七个人物,但其中包含了女抗联战士和小抗联,人物错落分置,犹如七座巍然屹立的大山,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抗联精神尽显其中。
  三 抗联题材雕塑的精神价值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见的开放性特征。作为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联题材雕塑在抗联文化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就雕塑艺术而言,因其本身的静态性、直观性、表现性和大众审美的普适性,无疑成为弘扬抗联精神的有效途径。正如王朝文所说:“所谓形式感,它在雕塑艺术上的运用,是形体的基本形状特征被强调。它和原型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删除其中某些细节而夸张其整体感,因而构成一种非常明晰的形态。”这种形式感显然是强化雕塑作品内在精神的力量,而将伟大的抗联精神与雕塑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无疑会使受众产生崇高的审美感受。
  抗联题材雕塑是抗联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宣传和弘扬抗联的精神重要媒介。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东北抗日联军在物资短缺、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与日寇在东北密林辗转战斗了14年,缔造了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抗联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于艺术家而言,虽然我们不能以一元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艺术价值与精神,但弘扬民族精神却是他们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以东北雕塑家为主要创作群体的抗联雕塑的创作者们,在弘扬抗联精神的实践中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在保护和弘扬抗联文化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抗联精神不但关乎民族自信,更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东北一些具有抗联文化背景的地区在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充分注意到了抗联文化的建设,而以雕塑展现抗联事迹则成为抗联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结语
  抗联雕塑作为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联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由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抗联雕塑在东北地区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由于王熙民、贺中令、殷晓峰、孙家彬、李象群等著名雕塑家的参与,使得抗联雕塑在艺术水准上得以提升,并成为弘扬抗联精神的积极力量。因此,我们不但要审视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价值,更要审视东北抗联题材雕塑在新时期抗联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打造富有东北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促进边疆地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东北地区抗联题材雕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420。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贺中令:《白山追魂》,《美术》,1984年第11期。
  [3] 孟凌云:《用艺术形式塑造民族形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举行签约仪式》,《吉林日报》,2007年5月21日。
  [4] 屈菡:《用艺术留住惨痛的民族记忆》,《中国文化报》,2008年12月4日。
  [5] 张进平、陈祥云:《蔚为壮观的抗联题材美术现象》,《吉林日报》,2012年2月29日。
  [6] 陈祥云、李静萍:《对东北抗联题材美术档案建设的思考》,《兰台世界》,2012年第5期。
  [7] 陈祥云、张进平:《东北抗联题材绘画及其精神价值》,《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
  (陈祥云,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学院讲师;朱昌森,延边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