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它总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反映客观生活,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影视艺术诞生,将文学作品转变为光影艺术,立体、真实地呈现在大众视野下。《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高峰,自然成为了影视艺术所改编的对象,自1987年版《红楼梦》电视剧诞生,一经播放就已成为经典,20余年的时间里无人超越,直到2010年,新版《红楼梦》在重压之下应运而生。
任何艺术形式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思想和观念,经典文学改编为影视作品,本身就是在原著基础上的二次创作,是否尊重原著,取决于影视创作者对原著的理解。从1987版《红楼梦》电视剧到2010版《红楼梦》电视剧,二者都力图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以视觉艺术手法重现经典。旧版《红楼梦》电视剧,以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旧的封建宗法家庭必然灭亡的过程,总体来说,还是以批判封建思想为主。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则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宝玉、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另一条是贾府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的展现,两条线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联。这样,为两版电视剧打下了同而不同的基调和主题。
但是,不管两版电视剧站在何种立场上,“女性悲剧”的主题展现是相同的,这也符合曹雪芹原著思想。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就表明为“闺阁昭传”,而在第五回,十二钗的判词中,我们知道,他所撰写的闺阁女子,命运都是不幸的。新旧两版《红楼梦》电视剧,在女性命运的展现,基本与原著中的判词是相吻合的,揭示了在封建家长制家庭下,男权制造成的女性悲剧。相较原著,电视剧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探讨,更加立体、直观地展现在观众视野中。
一、家长制家庭的形成
在古老的原始时代,群居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个体家庭概念不同,只是有血缘关系的族群,真正的家庭是伴随着经济私有制而产生的。在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由于土质的肥沃、气候的温润适宜,原始人们率先完成了由游牧业向农耕业经济模式的转变,先前以群为主的社会关系不再适应现有的生产方式,“家庭在与群的对抗之中”①逐步脱离出来。或许是出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男性劳动力在农耕生产中发挥了主力作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财富的积累。“这些财富,一旦转归各个家庭私有,并且迅速增加起来,就给了以对偶婚和母权制氏族为基础的社会一个有力的打击……与亲生的母并存,它又确立了确实的亲生的父”,②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转变,个体家庭特质越来越突出。
摩尔根曾指出家庭的最初意义:“是指在家庭的父亲……权力之下从事劳役以维持家族的奴隶及仆役集团而言。”③《红楼梦》中的贾府虽然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还有这种形式的遗痕。譬如,贾府中的仆人分为“家生子”和外来的两种,像鸳鸯、司棋这样的“家生子”女婢就是奴隶制的残余形式。在中国,家的最初本义不单是奴隶与仆从的集合体,而且还是人、家畜及财产的集合体。④《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家”,“本义乃豕之居也,引申假借为人之居。”⑤也就是说,家是牲畜和人共同的居所。《红楼梦》中贾府的家畜虽然不畜养在贾府之内,但是,家族之下的农庄却也是贾府这个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红楼梦》中最高的统治者虽然不是男性,但是,贾母却以女性之身实行父亲的权力,成为最高统治者,是父亲的替身。由此,父亲也就被赋予了绝对的权威,“男性独裁制的第一结果,便是在此时发生的家长制家庭”。⑥
二、家长制家庭的特点
家长制家庭“其特质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以内,一是父的权力”⑦,《礼记,坊记》中所说的“家无二主”和“家无二尊”正是对家庭中父亲权威的写照。除了尊者的象征之外,父权又具体指哪些权力呢,简而言之就是“支配其成员和支配其财产的权力”⑧。《红楼梦》电视剧中,宝玉挨打一节,贾政因宝玉与蒋玉菡相交,再加之听信金钏之死因宝玉而起,盛怒之下竟然要“立刻打死”宝玉;贾赦因贾琏没有夺取石呆子的扇子而生怒气,贾琏因讲了一句良心话:“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而遭到贾赦的暴打;鸳鸯誓不嫁于贾赦为妾,贾赦威逼到“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逃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作为家庭中的父亲不仅有惩罚家庭成员的权力,更有随意支配违背他人意愿嫁娶的权力,至于金钱的支配权力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整日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是对金钱财产的肆意挥霍。
与父权相应而生的便是夫权。在社会中,随着财富的增加“一方面给了丈夫在家庭中比妻更有权势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增强了的地位来为他的子女的利益而改变传统的继承方式”⑨,原来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发生了改变,父亲们为了确保血缘的纯粹性,要求妻子对丈夫绝对忠贞,所以中国的历史上就出现了那些视死如归的贞节烈妇。李纨就是其中之一,李纨虽然没有以死而示贞节,但是独自抚养贾珠的唯一子嗣贾兰,却也是贞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由此,父权与夫权共同构筑了以男性权力为中心的家长制家庭,确立了男性在家庭中的主体地位。这种父子相继的继承制度,使男性以同盟的形式开启了对女性的统治,《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⑩,“从”就是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她将紧紧地依附在男性身后成为客体的存在。
家长制家庭的完成,意味着男权制对女性彻底的统治,女性不仅失去了母系社会一切的权威,甚至连生存的权利也一同纳入到了男性的掌握之中,从此,家庭深深禁锢了女性,开启了女性悲剧的命运。
注释:
①②⑥⑦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2,52,55,54,53.
③⑧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4,36.
④王治功.论家长制[J].汕头大学学报,1983(4).
⑤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
⑩仪礼[M].彭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